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支付宝对于内容的渴求,似乎一直都没有停止过。

无论是业已搁浅的圈子,还是后来的蚂蚁财富号,抑或是现在拿出10亿现金扶持创作者,无一不是这样一种渴求的外在体现。

6月12日,支付宝在内容开放日宣布投入10亿元现金、百亿流量加码扶持内容创作者,还将引入价值1亿元资源为创作者提供商业变现机会。

据支付宝透露,目前,其月活创作者规模涨上涨10倍,内容日均消费用户量涨8倍,人均消费时长增长2倍;泛财商成为了增速最快的内容垂类,并计划上线全新财商频道。

显而易见的是,支付宝再度以如此强劲的姿态杀入到内容新生态领域,除了看到了内容生态的完善给自身业务的发展带来的良性驱动之外,更多地折射出来的是,支付宝在流量新争夺战下的新动作。

当视频号不断地为微信注入新的活力,当抖音、快手等内容平台不断地展现出内容的丰富带来的强大增长后劲,支付宝或许不再仅仅只是甘心做一个支付工具,而是更多地开始寻找内容与支付场景的融合,以此在存量时代继续保持自身的市场地位。

支付宝,不甘于做支付宝,将会是未来一段时间其发展的基调。

提及支付宝,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它在支付领域里的市场地位,以及它与微信支付之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所掀起的红包大战。

可以说,支付宝与微信支付之间的红包大战,真正将人们的生活带入到了移动支付时代,并且奠定了两者在移动支付领域的市场地位。

须知,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之间的红包大战,是在资本和流量依然丰沛的大背景下进行的。

这个时候,两者之间的红包大战,更多地是通过补贴C端消费者的方式培养他们的支付习惯,以此来奠定自身在移动支付市场上的地位。

因此,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之间的红包大战,带有相当浓烈的互联网式的竞争痕迹。

如果对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之间的红包大战进行总结和定义的话,完全可以将其看成是互联网竞争模式的极致体现。

同几乎所有的互联网模式相同,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之间大战的结果,便是彻底奠定了两者在移动支付市场的地位,真正成为了移动支付的头部。

不得不说,这样一种以烧钱和补贴为主导的发展模式,的确可以让支付宝快速地建立自身的市场地位。

然而,当C端用户的支付习惯形成,特别是当移动支付市场的流量开始迫近天花板,仅仅只是依靠烧钱和补贴,仅仅只是依靠互联网模式,必然是无法获得长久的发展的。

于是,我们看到了支付宝开始探索增强用户黏性的方式和方法。

支付宝圈子的上线,正是这样一种现象的直接体现。

不得不说,支付宝以社交为纽带来思考激活用户的方式和方法,的确是一个不错的想法。

然而,如果仅仅只是停留在社交本身,仅仅只是停留在流量本身,而没有思考社交与支付宝场景之间的结合,那么,这样的尝试,注定是一场必败的尝试。

后来,支付宝圈子的折戟沉沙,正是这样一种现象的直接体现。

可见,仅仅只是一味地强调黏性,穷尽一切办法来激活C端用户,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只有真正找到适合支付宝的内容,并且真正以内容来增强用户的黏性,激活用户,才是真正保证支付宝可以在存量时代继续保持自身市场地位的关键。

于是,我们看到了蚂蚁财富号的上线;于是,我们看到了支付宝此次以如此大手笔来支持内容创作者。

可以说,支付宝的这样一种做法,正是其寻找新的留住用户,激活用户方式的新尝试。

支付宝之所以会选择在这样一个时间档口,如此大手笔地加码内容生态的建设,其实,更多地是看到了内容生态的完善对于维持自身市场地位的良性驱动作用。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微信的焕新上看出一丝端倪。

我们都知道,当视频号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特别是它在激活微信用户上展现出来越来越多的作用,微信,其实已经开始了一场全面的焕新。

作为衍生于微信的微信支付,自然受到了以视频号为代表的内容新生态的加入良性影响,无论是它带来的用户新增量,抑或是存量用户的活跃度,都因此获益。

说到底,微信生态下的内容体系的不断丰富和完善,特别是以视频号、公众号为代表一系列内容新样式的衍生和出现,开始展现出留存用户、激活用户上的强大能量。

如果我们将红包大战看成是微信支付确立自身在移动支付市场地位的杀手锏的话,那么,以视频号、公众号为代表的内容新形态,或许才是微信保持自身在存量时代市场地位的杀手锏。

有了它们,微信支付不仅保持了强大的用户基础,同样还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激活用户的功能和作用。

对于支付宝来讲,自然是看到了这一点。

虽然支付宝在探索社交的路上折戟沉沙,但是,它在建构自身内容的尝试上,似乎一直都没有停止过。

此次支付宝投入10亿元再度布局内容新生态,正是这样一种现象的直接体现。

可以预见的是,当支付宝开始不断地建构自身在内容生态上的高墙,特别是不断地沿着微信的道路前进,两者在存量时代又将踏入到同一条河流里。

未来,移动支付市场的竞争,将不再仅仅只是以往互联网时代以烧钱和补贴为主导的流量争夺战,而是开始进入到以建构自身的内容生态、场景生态为主导的存量争夺战。

移动支付,一直以来都被看成是互联网行业的终章。

支付大战,一直以来都被看成是互联网行业的终战。

透过支付宝大手笔加码内容生态打造和建设,我们不仅仅只是看到它和微信支付之间的明争暗斗,更多地需要看到互联网玩家们的新动向。

当资本和流量的红利开始见顶,特别是当以烧钱和补贴为主导的发展模式走到了尽头,仅仅只是以大水漫灌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开始走到了尽头。

越来越多的玩家们开始将目光聚焦在自身,越来越多的玩家们开始寻找丰富和完善自身生态的方式和方法。

内容形态的丰富和完善,无疑是一个最重要的切入点。

这一点,我们已经从抖音、快手、B站为代表的玩家们的崛起上,看出一丝端倪;

这一点,我们已经从视频号给微信带来的强劲的增长后劲上,看出一丝端倪。

对于任何一个想要在存量时代有所作为的玩家们来讲,只有不断地完善自身的内容形态,只有不断地丰富自身的内容体系,只有不断地提供用户真正需要的产品,才能在新周期里获得新的发展。

此次支付宝杀入到内容领域,正是这样一种现象的直接体现。

以此为开端,以阿里、腾讯、拼多多、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玩家们,将会开启一场全新的战局,在这样一个全新的战局里,内容依然是一个前沿阵地。

从这样一个角度来看,支付宝点燃了新的战火。

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玩家们加入到内容生态的打造和建设,以及以内容为突破口来寻找新的发展的新征途上。

如果我们将支付看成是互联网的终局的话,那么,支付市场的竞争态势,更多地决定着未来互联网玩家们的竞争新方向。

支付宝以如此大手笔地加入到内容战场,更多地折射出来的是,阿里对于存量时代的竞争新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透过它,我们看到的是,存量时代的流量的争夺日益白热化;

我们看到的是,互联网玩家们对于自身的不断丰富与完善;

我们看到的是,内容之于互联网玩家们的愈发重要的功能和意义。

当支付宝如此强势地杀入到内容赛道,必然将会点燃全新的战火。

它不仅仅将会引发微信方面的动作,对于京东、拼多多、美团等一众的互联网玩家们都会是一种「刺激」。

由此,存量时代的流量争夺战的大幕将会开启。

结语

当支付宝强势加码内容,或许是看到了内容之于自身的重要意义,或许是看到了微信借助视频号焕新带来的正向影响。

如果我们将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之间的红包大战,看成是增量时代的流量争夺白热化体现的话,那么,支付宝和微信不断地开始加码内容,则是存量时代的流量争夺白热化的体现。

支付宝与微信支付,大战再起,不同的是,这一次是在内容赛道上。

从这样一个角度来看,支付宝,其实是在抄微信的作业。

以此为开端,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玩家投身其中。

互联网市场的竞争格局,似乎早就已经改变,似乎又从来就没有变过。

—完—

作者:孟永辉,资深撰稿人,专栏作家,行业观察家,知名KOL,数字经济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