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教育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战略高度,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专门部署,体现了坚持人民至上发展教育的价值追求。《文化艺术报》“高质量发展看教育”栏目开设以来,展示了全省各地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过程中涌现的一系列先进经验和生动事例。近期,本报联合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推出西安市“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系列采访,展现名师风采,大力弘扬和传承教育家精神,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武阳(左)和学生

“你的光照亮了我,我愿意追随于你,如同影子追逐光芒。”这句话仿佛成了西安市曲江第四幼儿园保教干事武阳内心深处的写照。从事幼教11年,武阳将孩子们视作生命中的那束光芒。而她,甘愿成为孩子们的追光者,挖掘并珍视每个孩子的独特之处。

武阳与孩子们的故事始于2013年,那时她满怀热情踏入了幼教领域。十多年来,她担任过小、中、大各年龄段的班主任及教研组长,获得了曲江新区教师技能大赛二等奖、教学能手二等奖、优秀班主任等诸多荣誉;她所带的班级曾多次获得区级、“名校+”优秀班集体等荣誉。其创新的教育方式更是多次在市级优秀游戏案例大赛中摘得桂冠。

用爱心与耐心去诠释教育

教育的真谛在于用爱去感化每一个孩子,她记得那些初入幼儿园哭泣的孩子,她用无尽的耐心和温柔抚慰着他们,见证了他们的每一次成长。

幼师工作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爱心。大班的天天是个不愿午休的孩子,他的举动常常影响到其他小朋友。武阳没有直接批评他,而是选择了理解和陪伴。她发现天天对折纸充满兴趣,便拿了张彩纸,坐在他的床边,轻轻地折了起来。以此为切入点,武阳与天天共享了午休时光,共同折出了精美的花篮。通过这样的互动,天天学会了在午休期间保持安静、尊重他人,实现了自我管理上的飞跃。

俊泽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孩子。从小班开始,他就常常一个人摆弄着喜爱的玩具,很少参与集体活动。上中班后,在与孩子爸爸的沟通中,武阳了解到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喜欢看军事栏目,对于军舰、大炮、坦克、各类枪支都非常感兴趣。为了让孩子尽快融入集体活动,武阳通过提问孩子擅长的军事知识,让孩子像小老师一样,给小朋友们讲了一节生动的“枪支课”。之后的活动里,俊泽胆子大了起来,主动参与到了班级的游戏中,和男孩子们拼搭战斗器械、组织大家玩简单的游戏……孩子学会了参与,学会了合作,感受到了与同伴一起玩的乐趣。

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

作为班主任,武阳老师深知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她倡导勤沟通、勤反思,鼓励老师们携手共进,形成和谐的工作氛围。教育的路上并非一帆风顺,随着学前教育大环境的改革、理念的逐步变化,武阳意识到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只凭一些简单的技能技巧是远远不够的。要跟上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就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适应形势发展对幼儿教师的要求。

于是,武阳借助线上线下各类平台,观看专家讲座,参与培训,参与教科研活动,结合自己工作的实际,不断地提升能力,重新看待幼师与孩子们的关系。

在班级各类活动的设计中,武阳注重游戏化,哪怕是简单的饮水、进餐,利用音乐、歌曲的情景,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完成要做的事情,同时给予孩子最大限度的自主性。“儿童是游戏与生活的主人,而我不再是走在最前头的领头羊,而是逐渐退居后方观察孩子、提供适宜帮助的支持者,看着他们前行的背影说:‘你真的很棒!’”

有一次,孩子们想搭建一辆房车,武阳第一时间认可了他们的想法,并发现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教育契机。于是,在她的引导下,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开始了搭建。过程中也遇到了问题,武阳会提供适当的材料,鼓励孩子们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必要的时候,她与孩子们一起复盘、讨论,不断思考着如何能够更好地支持孩子的游戏。最终,房车搭建成了。看着孩子们推着房车跑起来,听着孩子们兴奋的喝彩声,武阳突然意识到:“或许孩子们也是老师,为我们照亮了另一个精彩的世界。”

用“诚心”收获肯定

家长工作是体现教师职业形象的窗口,只有把微笑服务、真情服务落实到每一位家长的心坎上,才能满足家长需要,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

在家校共育方面,武阳将“细微处见真情”融入日常工作中。真正的教育不是立竿见影的,是一段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过程,长长的路要慢慢地走。在近十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武阳始终与家长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为了达到家园共育,武阳把平时观察到的孩子生活中的细节告诉家长,不定期地进行家访、电话,接送时面对面交流。

她也曾遇到过不理解、不配合的家长,但通过组织各类“家长开放日”“亲子主题游戏”“体验式家长会”等活动,让家长参与到班级活动中来,更好地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模式和孩子在园情况。她的耐心倾听、真诚回应让家长逐渐与老师“同心”。

“有人把老师比作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而我想把自己比作‘追光者’。”在采访中,武阳说:“或许多年后,我只是孩子们回忆里一个模糊的身影。但有幸与孩子们站在人生的起跑线上,看着他们成长,教着他们处理生活中的小事,与他们一起分享喜怒哀乐,收获他们最纯粹的爱,我想这才是幼师工作最大的魅力。”

文化艺术报全媒体记者 梁飞燕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

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关注我们

责 编 | 高思佳

审 核 | 张建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