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能否实现通航呢?古代,黄河是北方的经济血脉,舟楫云集。但是到了近代后,由于铁路交通兴起,黄河的航运也就衰落了下去。另外,由于黄河水量不断减少,淤积逐渐严重,黄河下游也失去了航运的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河无法通航,这对于北方经济来说是一个阻碍。水运是最便宜的运输方式,因此大部分企业都会选择在水运发达的城市建立生产基地,以降低生产的成本,这也是沿海、沿江地区经济更加活跃的重要原因。如果黄河能够通航,那么黄河沿岸的济南、郑州、西安、包头、兰州、银川等城市就能够联系在一起,经济活力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实际上,黄河下游的通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首先,在黄土高原大规模植树造林,涵养水源,减少泥沙量的输入。并在黄河中游修建水电站,调节黄河的水位和泥沙。第二,可以用挖泥船在黄河上清理河道,让“地上河”变成“地下河”,这样就解决了黄河航道不深的问题;第三,通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给黄河补充大量的水源,让黄河长期保持水量充沛,可以为通航提供保障。

而黄河的兰州段到河套平原一带是可以通航的,而且水量也比较充沛。但问题是黄河在经过陕晋大峡谷,因为海拔落差很大,因此水势非常凶猛,无法通航。加上陕晋大峡谷有壶口瀑布的存在,这也使得黄河上游无法通航到下游,更无法通江达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怎么样才能实现黄河上游的出海呢?有一个方案是在渭河和黄河兰州段之间修建一条运河,这样甘肃、宁夏的船只就可以通过运河进入关中平原,然后东出潼关。但这个方案只能解决甘肃和宁夏的航运问题,内蒙古的船只想要走这条线路,那也太绕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时候,就不得不提到另外一个设想的水利工程了——朔天运河。朔,指山西北部的朔方,天指天津。其大概得设想就是在陕晋大峡谷的北段修建一个大型的水电站,提高水位。接着打通大峡谷到桑干河之间的山系,让黄河之水涌入桑干河,一路进入永定河,路过北京,在天津汇入海河入渤海。

早在西汉时期,山东一位叫做延年的人就向汉武帝提出了从河套平原开凿运河,让黄河从北方入海的建议。西汉时期黄河多次泛滥成灾,国家只能不断修建河堤来防洪。但黄河会不断淤积,河床不断提高,河堤也就不断崩溃。因此延年认为应该从朔方郡一带凿大山,让黄河东流入海。如此,黄河就不会在下游泛滥成灾了。汉武帝看了延年的建议后,认为这个计划十分高深。但考虑到现在的黄河河道是大禹开凿的,因而不想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永定河水系图

我想,汉武帝不是不想改变黄河的河道,只是认为没有凿开一座大山的生产力水平。

到20世纪,由于北京、山西、河北和天津都十分缺水,于是就有了调黄河水补给山西和京津冀的想法。早在1917年,山西的多位水利学者就现场踏勘“引黄入汾”的线路,并完成了《山西黄水入汾预测报告》。

1958年,在成都会议上,陶鲁笳提出了从黄河引200个流量的水到北京,引100个流量的水到汾水。这个报告得到而来毛主席的肯定,他说“我们不能只骂黄河百害,要改造它,利用它。其实黄河很有用,是一条天生的引水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快,山西和内蒙古就确定了将万家寨作为未来建设大坝引水的地点。1959年,引黄小组成立了,似乎这个工程马上就要开工了。然而,很快就是三年的经济困难(1959—1961年),引黄计划被搁置。三年经济经济困难好不容易结束,又是十年的大动荡(1966—1976年),整个国家的经济秩序一片混乱,谁还管引黄工程呢?

直到1977年,引黄领导组才再次成立。此后,山西方面都十分重视引黄工程,直到1993年,万家寨引黄工程才正式动工。1998年,万家寨水电站建成,开始发电。2003年,一期工程简称,黄河之水被正式引向了太原。2011年,二期工程建成,黄河之水被引入了大同、朔州。2017年开始,万家寨水利工程开始将水调入桑干河,然后顺流而下,为永定河提供水源补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万家寨水利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黄河东引的目的,但远远没有达到运河的程度。按照水利学者郭开的设想,应该在改造永定河和桑干河,使之可以通航。如此,山西和内蒙古的煤炭就能够从经过永定河直接到达天津港,实现出海。如此,就大大降低了北煤南运的成本,有利于山西和内蒙古的经济发展。

然而,想要桑干河通航也是很有难度的。首先就是海拔高低差问题。黄河在河套平原一带的海拔为1000米左右,而天津入海就是0米。这条河流从山西到河北有1000米的落差,这是不好通航的。但这个在现代也不是大问题,完全可以在沿途修建水闸和升船机来实现船只的爬升和降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个问题是黄河和桑干河的水源不足。永定河的年径流量只有20亿立方米,在没有黄河水补给之前已经出现了26年断流的现象。而黄河的年径流量也只有500多亿立方米,能够给永定河补给的水量是非常有限的。万家寨水利工程建成后,黄河给永定河每年的补给量也只有2亿立方米,这点水主要是保证永定河不断流,通航那是不可能的。

如果想想真正获得水源,那就必须要给黄河补充水源。南水北调工程的中线和东线工程只能给黄河下游补充水源,无法涉及黄河上游。而南水北调的西线应该是比较理想的设想。毛主席曾说“大渡河和它(黄河)只隔一座山,打个洞就能把长江的水引入黄河,一下便自流两千多里,到了缺水的西北、华北,这叫引江济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照设想,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每年能够给黄河补给170亿立方米的水资源,但这些水会被沿途的甘肃、宁夏、陕西、山西等省份瓜分,能够补给到永定河的依然是微乎其微的。试想,如果能够将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的水引一部分到黄河,每年给黄河上游补给几百亿立方米的水量,那给永定河的补给量也会非常可观,甚至能够让永定河通航。到那时候,宁夏、内蒙古和山西的船只都能够走永定河到天津出海,这绝对是一个奇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