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港龙中国地产,诞生于常州钟楼,2007年在常州成立,2012年开始走出常州,向长三角其他城市开始扩张,版图延伸至常熟、盐城、嘉兴等城市。

2018年,港龙地产进军上海,并将版图延伸至河南和贵州,开始了全国化路线。

2019年7月,港龙地产将总部搬入上海,8月,港龙地产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准备上市。

2020年7月,港龙地产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

01

地产行业就是如此,公司规模小的时候,很注重公司的口碑和品质。

当达到一定规模之际,公司就耐不住寂寞,就纷纷发力,力图打造一个全国化、规模化的上市企业。

港龙地产也不例外,从2007年成立,到2012年走出常州,沉淀了5年时间。到2018年正式外拓,准备了6年。

港龙地产为谋求上市及上市之后,港龙的步伐越来越快,俨然一匹“黑马”,欲与天公试比高。

为了达到这样的规模及上市,港龙地产对标了中梁地产,毕竟中梁地产从一家小房企,短短几年就成为了千亿俱乐部一员。

因此,港龙地产高薪挖猎了多名中梁及其他高周转房企背景的高管入职:

1、姜炜:港龙地产执行总裁,原中梁地产皖赣区域集团总裁;

2、丁春生:港龙地产副总裁、安徽区域公司总裁,原中梁地产北方区域集团执行总裁;

3、毛勇:港龙地产助理总裁、西南区域公司总裁,原中梁地产西部区域集团川蓉区域公司董事长;

4、李毅峰:港龙地产副总裁、大湾区公司总经理,原阳光城江苏区域总裁及泰禾集团上海区域总经理。

当然,上述人才仅是一部分,集团各大中心都不同程度引入了高周转房企的人员。

高管入职之后,就需要他们给公司带来业绩,同时完成老板的规模化目标,于是各区域开始不计成本的拿地

例如:

1、2020年8月,港龙地产首进成都,举牌179次后,港龙地产以11.74亿元摘得双流区住宅用地,成交楼面价为11620元/m²,溢价率为22.32%,这一成交楼面价排在双流区地价记录第五位。

2、2020年8月,经过97轮出价,港龙(中国)地产以4.61亿元拿下义乌市廿三里街道项目,楼面价10673.13元/m2,溢价率31.7 %

3、2020年10月,港龙地产历时7小时、砸锤397轮、从天亮厮杀到天黑,斥资6.8亿斩获如皋烫金地块,成交楼面价5073元/㎡,溢价率77%

4、2021年3月,港龙地产经过287轮激烈竞价,以8.783亿元摘泰州市靖储2021挂2号地块,楼面价6255元/㎡,溢价率98.6%

可以说,当初的港龙地产为了扩张,为了拿地,真是不要命。

集团执行总裁、投资副总裁,不把控?

只能说,区域高价拿地+集团完美配合,成就了如今衰败的港龙地产。

02

经理人最擅长的就是打江山。

至于守江山的事情,是老板自己的事情。

高薪把经理人挖来,经理人岂能不有所作为?

老板要规模、要速度,经理人短时间内就可以创造一个超乎你想象的业绩。

例如,当时的丁春生是2020 年3月入职港龙地产,随后成立了港龙地产安徽大区,1年不到的时间内,落地8个项目,投资额65亿,新增货值175亿,完成合肥、芜湖、宣黄等地区的布局。

再如,李毅峰是2020年初入职港龙地产,随后南下组建了粤港澳大湾区公区域公司,年底,港龙中国以底价38.3亿元成交广州市增城区石滩镇商住地港龙皇朝·龙湾壹号,这个项目很有意思,有兴趣的可以去研究一下),成交楼板价为6499元/平。之后又成立了城市更新集团,2021年1月,港龙中国地产联合奥园集团、科学城集团“瓜分”了位于广州黄埔龙湖街旺村旧改项目,项目拆迁安置总投资额约达15.7亿元。

一句话,只要老板舍得投钱,就没有经理人办不了的事情。

这样的大规模拿地及扩张,也使得港龙地产在2020年底的负债率达到90%。

据说,港龙地产在华南这边的项目上亏了很多钱(其中的细节比较复杂),吕老板是相当的震怒,或许也是李毅峰离开港龙的原因吧。

从2021年开始,港龙中国开始走下坡路,而且越来越严重。

03

从员工数量来说:

2020年,港龙地产的员工数量为1465人;2021年,港龙地产的员工数量为1180名,减少了285人。

2022年,港龙地产的员工数量为744人;2023年,港龙地产的员工数量为402人,减少了342人。

换句话说,港龙地产从2020年的1465人,到2023年的402人,2年时间减少了1063人,减幅73%。

此外,港龙地产的财务高管换了很多任了:

1、裘开兵:港龙地产副总裁,分管财务工作;

2、张鸿光:港龙地产副总裁,分管财务工作;

3、罗俊:港龙地产首席财务官;

4、张博:港龙地产首席财务官;

5、林雨田:港龙地产首席财务官;

其他条线的高层管理者离职也很多:

1、王国震:港龙地产副总裁,分管设计工作;

2、王志成:港龙地产副总裁,分管人力行政工作;

3、丁春生:港龙地产副总裁,安徽区域总裁;

4、李毅峰:港龙地产副总裁,大湾区公司总经理;

5、文建国:港龙地产助理总裁,分管投资工作;

6、朱涛:港龙地产副总裁兼运营中心总经理;

7、朱桧:港龙地产副总裁,分管营销工作;

8、鲁阳:港龙地产副总裁,分管营销工作;

9、何涛:港龙地产营销管理中心总经理;

10、石扬:港龙地产营销管理中心总经理;

11、姜久君:港龙地产综合管理中心总经理;

可以说,当初港龙地产发了大力气挖来的很多经理人,都陆陆续续的离职了。

现在的港龙地产,又回到了扩张之前的境地。

以前港龙地产扩张的时候叫区域公司,现在全部都叫事业部了。

毕竟都没有项目了,还叫啥区域呢?

比如西南区域公司,成都的项目已经交付完毕,团队都已经撤离,只剩下一些收尾的工作。

据港龙地产内部人士透露,港龙地产高峰时期项目数量80+,现在估计不到20个了。

04

截止2024年6月15日止,港龙的股票价格为0.209港元(发行价3.93港元,市值62.72亿港元),总市值3.39亿。

从辉煌、高光,到一地鸡毛,也就两三年的时间。

港龙地产之所以搞成现在的局面,个人觉得有几点:老板盲目的追求规模,不惜血本的拿地,超高的年利率(年利率13.5%的美元票据),某些经理人不作为等。

高周转房企,不仅对公司不负责,对于员工、业主也是不负责的一种体现。

港龙上市之前,市场就有文章《负债率287%…赴港上市恐怕都救不了这家房企!》出现,果然,人民的眼睛是雪亮。

高周转的房企,只是在一定时期内风光,最后的结局都将被时代的洪流所淹没。

只有稳扎稳打、实实在在做品质的房企,才能继续屹立于房企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