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讲课的时候,一个学生忽然问我:“老师,炊烟是什么?”

我一愣,一阵悲凉慢慢涌上心头,现在的孩子,连炊烟都没见过了。

我忽然有很多话要说,于是,我给他们讲起了屋瓦,屋檐,柴火,炊烟……

几十年前,屋顶上是有瓦片的。乌黑的瓦片,鱼鳞般一块块叠在屋顶上。屋脊的最上面,也整齐地堆放着一排瓦片,这是用来备用的。屋脊的两边,瓦片则叠出一条条雨槽。

每当下雨的时候,雨水顺着雨槽流淌下来,先是一串串珠子,然后是一条条水线。我喜欢坐在门口,透过从屋檐垂下的雨帘,静静看着沉浸在雨水滋润中的田野。“吱呀”一声,燕子钻进了雨帘,回到了屋檐下的泥土搭的窝。

在晴日,袅袅炊烟升起,就是要孩子们归家的信号。屋顶是瓦片的房子一般都不用修烟囱,炊烟会从瓦片间自然散发出来。

那时候,人们都很穷,房子都很矮,却把屋檐建得很宽。有些建在官道上的房子,屋檐甚至伸出墙面三四米,只是为了给路人遮风挡雨。

现在的房子越建越高,屋檐却越来越短。跟多大楼甚至完全没有了屋檐,只是用玻璃面墙建城了一个外表光鲜的堡垒。

在贫穷的时候,人们很友善,有钱了反而防着别人。

每次回农村,看着现在新建的平房清一色的水泥屋顶,我有一种说不出的失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无比怀念农村的老房子,黛青色的屋顶,黄泥土坯砖的墙面。

春天,春风吹落一树的花瓣,飘落在乌瓦上,点缀出无限的希望。

夏日,雨水吻着暗青色的屋檐,如纤手抚摸着琴键,叮叮当当奏响着一屋子的清凉。

秋分,西风挂着落叶扫过瓦面,在瓦蓝的天空中不留一丝痕迹,犹如岁月消失,只留下一片澄澈。

我最喜欢冬天的屋顶。

下雪了,先是沙沙沙,雪豆子敲击着瓦面,接着寂静无声。我知道,这是漫天的雪花如飞絮飘落了。蜷缩着被窝里,心里开始期盼明天一望无垠的雪景,耳朵似乎还听到大雪压断竹子的脆响。

早上起来,大地覆盖着皑皑白雪,天地一片苍茫。屋顶也覆盖着一层厚厚的雪,犹如童话里的世界。

那时候,我特别喜欢看下雪后的屋顶。

炊烟带着热量,冉冉升上了屋顶。灶台正对着的那一块屋顶,积雪最先融化。中饭过后,有些屋顶有一块席子大的区域积雪薄了很多,雪水开始在屋檐滴落。再过一两天,积雪仍然覆盖着屋顶,但那一块区域,乌瓦却显露出来,炊烟的热量已经把这一块的雪全部融化了。

这时候的我,心里会很失落,我知道,雪很快会全部消融了。

我已经三十年没有再见过这样的场景。

屋顶的雪终究会融化,可它终究还会再来,而我们生命中的美好呢,还会再来吗?

水泥的屋顶,煤气做饭,现在的农村已经没有炊烟。

那么,我们的乡愁呢,还有寄托的地方吗?

敬请关注,感谢每一个遇见的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