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说到熊猫,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作为我国的国宝,它黑白相间、毛茸茸的可爱形象引来了很多人的喜爱,即便是外国人也不例外。

每年都会有许多国家排着队申请“领养”一只回去,我国也很少拒绝,但只有一个国家是例外——印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此前的14年里,印度先后向我国租凭熊猫40次,却全部遭到拒绝。

面对这种情况,印度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自己“生产”熊猫,而结果所有看到印度“熊猫”的人,都忍不住捧腹大笑。

那么,我国为何拒绝将熊猫租凭给印度?印度自己“生产”出的熊猫又是什么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请理性观看

国宝熊猫

熊猫,一级国家保护动物,独属于我国的国宝,体型肥硕、丰腴富态、头圆尾短,性格上憨厚可爱、老实温顺,十分讨人喜爱。

不过它虽然看起来行为懒散惬意,但却已经有着800万年的历史,是长期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中的胜利者。

传闻在黄帝蚩尤相争时,蚩尤所骑的为“食铁兽”便是如今的熊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熊猫”这个名字的由来,则是因为一场误会:

在1939年熊猫的故乡四川介绍它时,名字其实叫“猫熊”,但由于用的是横书,而当时人们还习惯从右到左,因此就叫成了“熊猫”。

随着这么叫的人越来越多,这个名字也就定了下来,而除此之外,熊猫还有华熊、竹熊、银熊等别名,分别来自它的国家、食物、毛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像熊猫这么可爱的动物,不只是在我国深受人们喜爱,即便在外国也是如是:

在20世纪30年代,第一只活的,被取名为“苏琳”的大熊猫抵达美国时,欣喜若狂的美国人举办了盛大的欢迎仪式,甚至为这位特殊的“客人”安排了最为豪华的套房。

而在二战期间,德国频繁轰炸英国时,伦敦名叫“明”的大熊猫因为面孔空袭淡定自若,还被伦敦人民称为二战中的英雄,就连报纸专门腾出空间来报道“明”的生活状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等到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能和世界各国建立良好关系,大熊猫就被“任命”为了“外交官”,展开了“熊猫外交”。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和七十年代,我国先后向苏联、朝鲜、美国、法国等国赠送大熊猫。

只不过随着大熊猫数量逐步减少,再加上全球涌起了一阵保护濒危动物的号召浪潮,于是在1982年我国停止了赠送大熊猫的行为,并在2007年正式宣布不再向外国政府赠送大熊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此后的熊猫的“外国之旅”并没有断绝,仍然开展了很多商业性租凭和巡展,但由于这不符合熊猫的身体周期,会对其健康造成影响,因此此后更改为了“合作研究”的方式:

中国对申请熊猫的国家环境、保护进行评估,通过后就可以领养一段时间的熊猫,期间熊猫如果产崽,则在三岁前需要归还中国。

而对于这些客人们,世界各国可以说欢迎至极,甚至到了“疯狂”的程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欧洲的荷兰,为了迎接大熊猫,不仅是飞机护航、警车开道,更是提前斥资5100万修建了一栋占地9000平方米的豪华宫殿,甚至修建了专门存储竹子的冷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即便和我们不对眼的日本,对于熊猫那照顾的也可以说无微不至,不仅配备了空调和暖气,更是安排了日本最优秀的饲养员和兽医照顾。

日本人民的态度也非常热情,在熊猫抵达的第一天排队超过了两公里,场面热闹的像是一位国际巨星在开歌唱会,在一年内观看熊猫的人数就达到了920万,打破了最高纪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熊猫并不是只“申请”就可以领到的,我们之前提到对申请国家的评估可并不只是走一个流程,反而非常严格:

就比如荷兰,它其实并不是第一次申请就成功了,而是在申请了足足8次,并斥巨资修建了“熊猫宫殿”后,才用真挚打动我国,成功“领”到了熊猫。

不过荷兰其实还算是好的,相比之下,印度可是在14年间申请了整整40次,但却全部遭到了我国的拒绝,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拒绝印度

很多人发现,成功从中国借走熊猫的国家,大多是美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一个个都是富得流油,难不成中国是“嫌贫爱富”,不愿借给贫穷的发展中国家吗?

事实当然并非如此,因为对于那些发展中国家来说,他们还真养不起熊猫这么一个大宝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熊猫租凭本身就需要钱,一年便是百万美元起步,租凭也是十年起租,这本身就是一大笔钱,在一些经济落后的国家,这甚至比参观熊猫带来的收益还要高。

而他的食物竹子,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都并不拥有,也需要从中国等国购买再空运回去,这无疑又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除此之外,申请的国家还需要专门派人员前往中国学习该如何正确的照顾熊猫,在早些年出国的熊猫,便因为那些国家不了解、没经验,而大多早早死于肠胃消化系统的病变和生理紊乱性的疾病,非常可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综合起来的开支,很多国家都是支付不起或者说不愿意支付的,因此我们也不可能将稀有的熊猫不负责的送到他们国家去。

印度虽然总体GDP很高,足以支撑起这笔收入,但印度的基建却是全球出了名的差,动物园更是非常落后,相比之下,为何要将熊猫送到印度受苦而不是荷兰享福呢?毕竟熊猫数量非常稀少,远没有到给所有国家的地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熊猫习惯的生活温度是20℃,印度则大部分地区保持在30℃,甚至有些地区在40-50℃,印度的基建又无法保证空调、暖气的供电不出错,万一断电就会对熊猫的生命造成威胁,要知道印度连航母都能多次起火,实在让人不放心。

这也是为什么在这么多年来,中国一直拒绝印度申请熊猫的原因,主要还是为了熊猫的安全考虑,并非是针对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印度一度保证会照顾好熊猫,并邀请中国进行实地检查,但真正在实地检查后,我国也只是更坚定了不借的想法。

就连我国民间的声音也大多不愿意将熊猫借给印度,毕竟三哥不靠谱是谁都知道的,再说三哥和蜥蜴的故事现在也是人人皆知,实在是不敢想我们可爱的熊猫过去会不会遭遇危险。

不过虽然我国不借,但印度也有着属于自己的办法来搞到“熊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印度“熊猫”

印度作为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虽然肯定不是人人都喜欢熊猫,但就是只有十分之一,那也是一亿多人,堪称恐怖。

因此,在我国拒绝借给印度后,喜爱熊猫的印度民众失望无比,按耐不住自己心中的渴望,俗话说“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印度也决定来自己“制造”熊猫。

我们都知道,熊猫最大的特点就是黑白相间,那反过来黑白相间就是熊猫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这样,许多印度人开始那这黑白颜料在各种动物身上涂涂抹抹,小至狗狗,大至大象,都没能逃过这番命运,甚至就连鳄鱼都没能逃过。

这番场景别说我们了,就连印度国内许多人和媒体都是一头雾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虽然这行为有些可笑,但至少初衷是印度民众对于熊猫的喜爱,在无法见到真熊猫的情况下的一种弥补,这点值得我们肯定。

但同样,这种喜欢熊猫就对其他动物涂颜料的行为,也让人们不满和担心,万一把熊猫借给他们,哪天他们变心了,会不会也给熊猫涂颜料?

因此,如果真的喜欢熊猫,还是希望印度能展现出对于动物的认真负责,等到真正有能力为熊猫建立一个安全、合格的“家”后,相信我国必然会同意借出熊猫,促进两国的友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结

熊猫是我国的国宝,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而我国也乐意将熊猫的可爱展现给全世界人民,只不过前提是需要有能力为其提供一个合适的家。

印度之所以遭到我国的拒绝,则是因为其国内的温度气候,并不是符合熊猫所需的生存环境,再加上印度的基建能力并不满足,无法保证熊猫的身体健康。

而印度民众人为“制造”熊猫的行为,其实是一种对熊猫喜爱的展现,因此我们也无需嘲笑,而是要以一种包容的心态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