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2024年(平安杯)深圳市福田区校园体育联赛暨中小学生智力运动会国际象棋锦标赛在福田区新沙小学举行。福田区多所中小学及幼儿园共400名小棋手参赛。

本次比赛由福田区教育局、福田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福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福田区智力运动协会协办,旨在为福田学子创造一个国际象棋交流平台,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磨炼棋艺的舞台,推动福田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深圳打造智力运动之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赛设小学男子组(甲、乙、丙3组)、小学女子组(甲、乙2组)、中学男子组、中学女子组、幼儿组以及亲子组。赛事采用瑞士制,共分为7轮进行。最终,福田区外国语学校(景秀)、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深圳学校(集团)黄埔学校、深圳中学梅香学校团体成绩分别位列中学组前三;福田区荔园小学(荔园教育集团)、香港中文大学(附属)彩田学校、福田区外国语小学分别夺得团体成绩第一、二、三名;皇岗第一幼儿园、荔园教育集团百花校区附属幼儿园、东海实验幼儿园分别获得幼儿组团体成绩第一、二、三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午8时30分,拍下棋钟,第一轮比赛打响。小棋手端坐在棋桌前,目光如炬,紧紧锁定着棋盘上的每一个细微变化。随着比赛的深入,小棋手的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在方寸天地中寻求对局胜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下午4时30分,伴随着最后一轮对局鸣金收兵,各组名次尘埃落定。小棋手或心满意足、脚步轻快走出赛场,或眉头紧皱、思考棋局为何落败。在这场智力盛宴中,瞬息万变、难以预测的棋局走向给予了小棋手独特的参赛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受采访时,东海实验小学三(1)班学生程天泽的眼中闪烁着对国际象棋的热爱和执着。幼儿园中班,学校每天中午都会安排一节国际象棋课,正是这短短的四十五分钟,点燃了程天泽对国际象棋的好奇与向往。“从那时起,我就‘要求’父母带我去上国际象棋兴趣班,在没有对手的日子里,我还发明了一种‘新玩法’——与自己对弈。”程天泽表示,此次比赛汇聚了福田区不同学校的优秀棋手,能够与这么多水平相近的同学交流,这让他既激动又开心,“这不仅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参赛选手程天泽

比赛日恰逢父亲节,荔园小学(荔园教育集团)玮鹏校区二(3)班学生洪若木的父亲选择陪伴孩子来到赛场,共同度过一个意义非凡的节日。“幼儿园大班时,孩子第一次接触到国际象棋便被深深吸引。他的好奇与渴望,让我意识到这是孩子成长的一个契机。”洪先生为了满足孩子对国际象棋的渴望,开始自学国际象棋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洪若木在国际象棋上的天赋逐渐展露。

洪先生意识到,孩子需要更专业的指导和更广阔的舞台。于是,他带着孩子走进了专业的国际象棋俱乐部,开始系统性学习。“自从孩子接触国际象棋后,无论是专注力、思维思考能力还是计算能力,都有了显著的提升。我带他来参加这个比赛,是想让他有机会与其他优秀的棋手交流,了解他们在棋局中的策略和思考方式。我相信,这不仅能让他开阔视野,更能够激发他的潜能,收获更多的心得和感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参赛选手洪若木与其父亲

福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教育员李晓东表示,“以棋(牌)育人,以棋(牌)启智”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教育理念的体现。下棋不仅是竞技活动,更是培养品德、启迪智慧的方式,棋盘上的每一步棋,都是对孩子们耐心、策略和决断力的考验。“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能够享受到游戏带来的乐趣,更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如何面对挑战,如何解决问题。”李晓东强调了国际象棋对学生专注力与定力的培养,他认为,通过下棋,孩子们能够明白专注做事的重要性,这种专注力将在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

体育,为学生健康成长打亮底色。近年来,福田区校园体育热持续“升温”,多所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国际象棋运动,涌现出13所全国国际象棋特色学校,校园智力运动事业取得了一定成果,形成了常态化校园体育竞赛机制,营造出了浓厚的校园体育赛事氛围。

深圳晚报记者 陈仪衡 郑志鹏 实习生 成泽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