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引言:吃了熊心豹子胆 了,雅诗兰黛贵还有贵的道理了?从2020年7月至今,短短4年时间,涨价如此频繁的美妆巨头雅诗兰黛,陆续涨价8次,这算下来,平均一年两次。

而且从2022年开始,春节后涨价或逢7月,雅诗兰黛自营品牌以及旗下部分品牌纷纷进入涨价的“热潮”,一年两涨。

今年也不例外,这涨价还成一个固定日子了?胆子真肥,但还是有很多真贵妇排队送钱,也有很多“伪富婆”买不起了。

雅诗兰黛集团创建于1946年,一开始是靠自有品牌“雅诗兰黛”先致富。

而当时的雅诗兰黛老板娘对自己家的面霜产品,定位就是“比其他牌子贵”给自家新品定了个“比当时市面上任何一款面霜都贵”,售价115美元。

而且广告语还直截了当:115美元意味着什么?答案毫无疑问,意味着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EsteeLauder雅诗兰黛,还有LaMer海蓝之谜、M.A.C魅可、JoMalone祖玛珑、Origins悦木之源、芭比波朗、Clinique倩碧、LabSeries朗仕、Dr.Jart+蒂佳婷等都是雅诗兰黛家的牌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又双叕涨价了,中产贵妇钱包受不了了

图源:市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市界公开的信息显示,雅诗兰黛集体7月1日即将涨价的美妆品牌,有EsteeLauder雅诗兰黛,还有LaMer海蓝之谜、M.A.C魅可、JoMalone祖玛珑、Origins悦木之源、芭比波朗等部分产品都陆续涨了,涨价的幅度普遍在10%内。

雅诗兰黛(上海)商贸有限公司下发调价通知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先是雅诗兰黛的自有品牌涨价,雅诗兰黛粉底液:原450元,将上调至470元;

然后是其他子品牌也小幅度涨价:

如,海蓝之谜修护精粹水150ML装:原1460元,将上调至1520元;鎏金焕颜夜间修护霜50毫升:原6300元,将上调至6700元。

芭比波朗清透舒盈洁肤油400毫升:原760元,将上调至790元;祖玛珑香水馥郁系列50毫升:原1180元,将上调至1240元。

这不得不让人怀疑,这是变相的为“618”营销呢?这波操作属实有点野了,别人都是靠降价走量让消费者买单,雅诗兰黛倒好,6月不买,7月就涨了,直接就是“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雅诗兰黛姿态再高,却不值这个价了,这几年的财报就可以看出,其实,富婆们不怎么买单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业绩下滑,利润不足,靠涨价“续命”

根据雅诗兰黛集团历年财报数据分析得出:

雅诗兰黛2023财年财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全财年营收为159.1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158.52亿元),同比下跌10.3%,净利润10.06亿美元,同比暴跌大跌近58%。

其中,护肤品业务营收为82.02亿美元,同比下降17%;净利润为12.04亿美元,同比下降56%。

2024财年的财报数据也是不美观,直到实施“涨价”以及“裁员”之后才有所好转。

雅诗兰黛2024财年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9月30日前三个月内,营收为35.2亿美元,同比下降10%;净利润仅3100万美元。

2024年2月5日,根据雅诗兰黛2024财年二季度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前三个月内,净营收为42.79亿美元,同比下降7%;净利润为3.13亿美元,同比下降18.39%。

看到钱稍微有点难赚了,雅诗兰黛方面也宣布了一个重组计划,为期2年半。

这里面就涵盖了裁员3%-5%,虽然比例小,但人数在1800至3000人左右,可以说相当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裁了这么多人,能产生重组费用5至7亿美元,营业利润增加11亿至14亿美元。

说好听是重组,其实是开源节流,通过降低人力成本使账面好看些,这些降本“变相”成为利润,真的是一个字,绝!

但巧的是,雅诗兰黛集团表示在中国市场不会实施这些计划。

但是,今年2月宣布的部分产品,国内市场也涨价倒是一视同仁,所以这“两板斧”下来,三季度的账面非常美观了,比预期还好,看来预期也是挺悲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雅诗兰黛集团2024财年三季度财报数据分析得出,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前三个月,三季度营收为39.4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85.3亿元),同比增长5%,净利润为3.35亿美元,同比暴涨116.13%。

原材料再涨价也跟不上涨价的幅度,主要原因还是太卷了,有点卖不动了!

不得不靠涨价来增长销售额,佩服这些国际大牌,很懂国内中产以及有钱人的消费心理,把护肤品整的和奢侈品包包一样,只要涨价就相当于产品“保值”,买了不吃亏不上当,不失中产的体面。

不过跟LVMH不同,护肤品是快消品,奢侈品包包至少可以闲置十年二十年,变成中古包还有一定的价值。

雅诗兰黛,难道一直靠着涨价的策略,就不怕将来再玩一次涨价,贵妇们不买单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营收利润起伏大,却还“烧钱”投资收购其他品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雅诗兰黛初次尝到甜头还是2020年7月的第一次涨价。

根据雅诗兰黛2020年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当年一季度营收逐渐下滑,没赚到钱,净利润同比亏损了600万美元,其实这也还好。但到了第二季度,合着一季度,两季度一共亏损了4.62亿美元,这问题就大了。

也不知道是哪个人才,深谙有钱人的消费心理,应对雅诗兰黛亏损的账面,竟然想出了“涨价”这个冒险的法子。

于是雅诗兰黛开始涨价了,离谱的是,2020年三季度营收环比增长46.5%,净利润5.23亿美元,把前两个季度的亏损捞回来,还小赚一笔。

雅诗兰黛一看,不费吹灰之力,仅靠涨价就能提升业绩,还能盈利,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后面连着几年都这样,如果业绩下滑,就靠涨价“续命”,涨价已经成为了惯用的手段。

靠涨价出圈,雅诗兰黛怎么敢的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以为它没钱了是吗?但是它又疯狂砸广告,如电视剧《繁花》,甚至还请周杰伦为品牌大使,以及频繁投资收购。

眼看同行业也在各种投资收购,如2022年欧莱雅收购Skinbetter Science,今年1月Puig收购Dr.Barbara Sturm大部分股权,资生堂也在瞄准一些新锐品牌准备收购。

雅诗兰黛当然也不甘示弱,出门在外面子都是自己给的。

5月31日,雅诗兰黛集团也官宣斥巨资1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3.16亿元),已完全收购The Ordinary母公司DECIEM Beauty Group Inc.,这场收购前后可是持续了7年,可见这位美妆大佬也是很执着了。

被雅诗兰黛收购的品牌,指定不久也许就涨价了,就拿Tom Ford香水来说,有消费者表示,去年买的时候还是1350元,但今年已经是1950元了!

果然被收购了身价也水涨船高了,Tom Ford是2022年11月被雅诗兰黛花了2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97亿元)。

雅诗兰黛甚至还有自己的孵化投资部门New Incubation Ventures,其在2023年先后投资香水品牌Vyrao、美妆品牌CODE MINT纨素之肤以及香氛品牌Melt season,在今年4月还投资美妆品牌KiKi World。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硬刚国际大牌,国货美妆崛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雅诗兰黛的涨价也在国际美妆巨头们集体涨价中没那么“显眼包”,但是不是就意味着国内美妆行业整体下滑呢?其实不然,国货美妆品牌反倒意外崛起。

不只是在传统电商渠道,国货美妆品牌更是在抖音平台上销售额爆发式增长,如韩束、珀莱雅、自然堂、可复美、方里这些,有种和欧莱雅、赫莲娜、雅诗兰黛等国际大牌硬钢的感觉。

图源:美妆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2023年中国化妆品年鉴》数据分析得出,2023年国内美妆市场规模高达7972亿元,其,国货美妆品牌年营收同比增长9.96%,占据市场份额比例达到50.4%,这还是第一次超过了外资美妆品牌。

国产美妆品牌不光说价格打下来了,而是研发技术也上去了,产品力逐渐增强,大牌平替也是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各行各业外资品牌正赶上中国市场给外资品牌提供肥沃投资土壤的好时候,其中就包括了外资美妆品牌,诸如资生堂、强生、玉兰油、美宝莲、欧莱雅等。

这些是最早一批就进入国内市场的美妆品牌,靠着资金优势以及技术,重点是会营销,先赚了第一桶金,前期也主导了国内美妆市场。

而国货美妆品牌则是相反的境地,被贴上了“低端”“廉价”“没有技术含量”的标签,难以在一众品牌角逐站中突出重围。

但是现在,不是大牌买不起,而是国货更有性价比,可以说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不过美妆国货品牌想要赶超国际美妆巨头,在品牌力、产品力这两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

只有不断升级研发技术,提高性价比,保证产品的质量,不仅有平价产品,也要有高端产品,才能与外资品牌长期抗衡,不要浪费了直播带货新兴电商渠道和社交媒体的兴起优势。

很多人都说直播带货影响了实体店,其实若是没有线上电商新业态崛起,对国货品牌来说更是不公平,至少,在店面位置上,没名气的牌子,怎么能开在一线商超里呢?

雅诗兰黛这一次又涨价,你觉得国内中产女性、贵妇们会买单吗?请留下你的看法留言评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