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德国哲学家弗洛姆曾说,父亲是孩子的导师之一,他指给孩子通向世界的路。

这个周日是父亲节,很多人感谢父亲,然而节日不过是人们日常情感的载体。所谓父亲节,感激的绝不仅仅只在于养育之情——父亲节的精神,具有超越种族和时代的普世意义。

因为,一位父亲之于孩子的意义,向内,父亲的首要天职,是家庭责任——是与孩子共同成长,是通过日复一日的朝夕相伴,影响孩子的性格养成与价值认知;

向外,对孩子来说,父亲更是外部世界的象征,影响的是一个孩子如何看待与理解这个世界。改善社会是父亲的最高使命,古今中外伟大的父亲,不仅教孩子正直、善良,而且始终抱着强烈的公共精神,努力为后人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一个好父亲不仅是家庭的稀缺品,更是一个社会的稀缺品。当我们讨论什么是“好父亲”的时候,其实又何尝不是在思考什么是好的社会。今天,店长分享三则真实发生的爸爸与孩子的故事:

①跑道

学校举行运动会,孩子问爸爸:为什么跑道上的人都逆时针跑?

爸爸说:因为跑道是椭圆形的,人在跑弯道时,会产生离心力,要抵消这个力,外边腿要比里面腿用力大,一般人都是右腿比左腿有力,逆时针转弯时,右腿正好在外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孩子问:那这对左撇子是不是不公平。

爸爸说:任何规定都不可能对所有人公平,规定只能根据多数人的情况来制定,如果左撇子按反方向跑,那大家就会撞到一块。

爸爸又说:其实,这样的规定,对左撇子也更有好处。

孩子问:为什么?

爸爸说:因为左撇子的左腿本来就很有力,经常逆时针跑,会锻炼他们的右腿。但是,这需要我们做到两件事,一是心平气和地接受规定,二是眼光要看得更远。

一段简单的对话,把生活的常识,社会的规则,人的心态目光,都告诉了孩子。这些道理,大人都不一定懂。

②避雷针

孩子和爸爸去爬山,孩子问爸爸:山顶的塔尖有一根尖尖的针,是什么?

爸爸说:那是避雷针。它的一端连着金属丝,接到地下,把雷电引到地下,可以保护塔身不遭雷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孩子问:是像保险丝那样,牺牲自己,保护别人吗?

爸爸说:不是的。保险丝是用自己的弱点,保护别人,它只能保护一次,自己的生命就结束了。避雷针是用自己导电好的长处去保护别人,所以,避雷针可以长久地保护别人。

爸爸接着说:所以,人和人之间相互帮助,也要讲方法。比如你看到有人落水,你能跳下去救人吗?

孩子回答说:不能,因为我不会游泳,但我的长处是可以去找树枝、喊大人。

又一段简单的对话,爸爸把物理知识、为人处事的道理,都告诉了孩子,而且孩子还能听得懂、不厌烦。

③早恋

孩子进入中学,看到校园里有同学成双结对,对爸爸说:某某也恋爱了。

爸爸说:某某体格健壮,心智成熟,成绩好,也会体贴,他早恋,容易获得女生好感,是对一个人优秀的肯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孩子说:你是不是也早恋过?

爸爸说:没有。但高中毕业时也有女生向我表白。这位女生很优秀,她知道什么是恋爱正确的时间,知道在什么时间不去打扰别人。因为在一些时间里,恋爱也是一种打扰和麻烦。

爸爸接着说:恋爱是一种复杂的情感关系,大人都处理不好,何况孩子。中学的恋爱就像59分,有点苦涩,有点遗憾,有点压抑,而恋爱,应该是一种极致的生命体验,我们要尽量去争取100分,不能看到别人恋爱了,就随随便便谈一场,这样的恋爱不是真正的恋爱,也是对自己,对另一方的不负责。

孩子点头:我懂了。

还是一段父子的对话,把父母最担心、孩子最疑惑的早恋问题解答了,而且不是否定批评,而是每句话都有对人生、对爱情美好而积极的憧憬,在告诉孩子早恋的时间是一种错误时,又树立了孩子正确的恋爱观。这样的爸爸,在全中国,也找不到几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上这三则故事,都是真实发生的。故事的主角是清华学霸级爸爸和他的孩子,他把与孩子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的成长对话,都记录了下来,写在了这三本《爸爸与小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