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离开革命根据地进行万里长征大转移,就像一个人离开家,人生地不熟,不要说别的,就连吃饭都成了大问题。此刻,大家纷纷后悔没有珍惜当初的拥有,一旦失去,才晓得当初拥有的珍贵。要知道,以前在根据地时,可以一天三顿饭,现在是三天一顿饭。能否保障还很难说。战争打起来,枪弹不长眼,吃饭还摆不到第一位。因为这是三万名红军的吃饭,不是一个人的吃饭。困难可想而知。

蒋介石曾预言说:“朱、毛红军,不要说我们的前堵后追,就是连吃饭他们也解决不了!”

可是百思不解的蒋军,抓住了我们一个红军战士,解剖开肚子,里面尽是草根、野菜、树皮、棉花,还有皮带。他们惊叹朱、毛红军的坚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和朱德

1935年,贺子珍分娩后,因为红军清贫如洗,基本没有什么照顾。毛泽东从随身衣物中搜索出9块银元,交给警卫员陈昌奉,让他给妻子买点吃的,补养补养身子。贺子珍知道后,向陈昌奉要回了9块银元。她知道长征的路还很长,她知道万人之上的毛泽东对于红军、对于中国是多么地重要。真正需要补养的还是自己的丈夫毛泽东。她认为她还能坚持。

毛泽东知道了,与她商量说:“那就买条鲤鱼吧,做碗汤咱们一块吃?”贺子珍勉强同意了。

这是贺子珍长征路上最好的一次晚餐。

之后,她把省下来的不足9块银元,根据当时的伙食情况,每到一地,隔三差五地买些补养的食品,供毛泽东晚上代餐。毛泽东每每问起来,钱从何来?贺子珍回答是那9块银元。后来,毛泽东就不信了,给贺子珍算了一笔账,这要大大超出9块银元。贺子珍这时才不得不说出实情来:“是我把娘给我的那副金镯给当了。”

“真的?”毛泽东感动得眼闪泪光:“那金镯是你们父辈的荣耀!这样,我们晚辈便有对不起列宗列祖之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贺子珍、毛泽东

毛泽东说到这里,稍一停顿,又道:“那也不要紧,我们要还给他们一个新中国!”

“我就盼望这一天呢!”贺子珍由衷地笑了。

部队打下云南后,一天解放了一个山寨,缴获了一批云南火腿,每人分得一份。贺子珍由于刚刚分娩,身体比较虚弱,连里出于照顾,给了她双份。贺子珍坚持不要照顾,只要了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她说:“我们这个连队伤病员很多,需要照顾的人也很多,我不能破坏了这个规矩。”

毛泽东知道了这件事以后,高兴地表扬了贺子珍:“你做得对!因为你是毛泽东的妻子,更要比大家的觉悟高。我那一份送给你吧,因为你是我的妻子。”

贺子珍却说:“我不会要的。我是你的妻子不假,还有一层你没有说出来,你又是我的战友!”

就这样,贺子珍坚持不让照顾,实践着自己入党时的诺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贺子珍

部队进入少数民族地区,由于语言障碍,筹粮比较困难。此后,每隔一两天才分一次粮。开始是每人一碗,后来是半碗,小半碗……终于没的可分了,于是部队就只好用皮带、野菜来充饥。

就在断粮的前几天,每逢开“饭”的时候,董必武,这位休养连的指导员,总是把留出的一小匙面拌着野菜吃。看着他黄瘦的面孔,看着他那就要空了的粮袋子,贺子珍实在咽不下去啊!但他总是拍拍贺子珍的肩膀笑着说:“吃吧,待遇平等!”

饥饿、疲惫的长长队列,默默无声地在草地上蹒跚着。谁的心里都盼望着到达包座,但包座还有多远?不知道!

风更大了,风雪撒着欢在草原上横冲直撞,弄得人们睁不开眼,透不过气。只见那些男同志照样抬着担架,弓着身子顶着风,用力地走着。他们鞋里灌满了雪水,有的脚趾还露在外面,头发蓬乱着。但是每个人却都那么坚强地迈着步子。

忽然,一个十五六岁的警卫员小王,跑到贺子珍跟前说:“贺大姐,大孟晕倒了。”

贺子珍和警卫员小王跑过去,一个20多岁的女同志蓬散着头发倒在地上,直愣愣地瞪着眼,脸如同白纸,一点血色也没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泽东与贺子珍

贺子珍扶起她,问道:“大孟!怎么啦?”

大孟摇摇头:“没什么,肚子饿……”她没有再往下说。

“快把我的干粮拿来!”贺子珍对警卫员小王说。

“大姐,你怎么办……”

“到宿营地再想办法!”

不一会儿,警卫员小王拿来一袋炒面给了大孟。大孟又把干粮推了回来:“这、这……我……不能……”她哭起来了。

“大孟,你不要这样!”

大孟不忍心:“贺姐,你不也是刚生了孩子吗?”

贺子珍安慰道:“现在是少数民族地区,困难多,大家咬咬牙,一块克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董必武

恰在这时,董必武走了过来,看到这感人的一幕,说:“大孟,不要再推让了!子珍就是这样一个人,她给你你不要,她会不高兴的。”

听了董必武的一席话,大孟含泪吃下了贺子珍送来的炒面。直到解放后,大孟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还提到这段感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