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乌兹别克斯坦宣布同中国、吉尔吉斯斯坦签署中吉乌铁路项目协定,这是该项目筹备27年后首次实质性推动。不过,就在中吉乌铁路项目签订后仅1周,乌兹别克斯坦却宣布从韩国购买高铁,并没有选择中国高铁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乌兹别克斯坦铁路公司对外发表声明称,宣布以韩国总统尹锡悦访问为契机,与韩国高铁制造商现代洛特姆公司,签署《韩乌高铁供货合同》,项目合同折合人民币约14.2亿元(2700亿韩元),这是韩国高铁首次对外提供高铁列车。

按照计划,乌兹别克斯坦将采购韩国6列时速250公里的高铁列车,每个列车有7节车厢,一共42节。韩国届时将为乌方提供2年内小保养,9个月内大保养的维护保修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实际上,对于乌兹别克斯坦来说,想要发展高速铁路,其实最合适的是应该采购技术成熟、标准领先的中国高铁技术。因为选择与中国合作,不仅可以利用强大的基建能力来帮助本国铁路网发展,而且还能通过与中吉乌铁路对接,发挥物流地位优势,提升物流效率,这是两全其美的举措。

然而,乌兹别克斯坦没有选择更合适的中国高铁,反而选择韩国高铁,其中的原因,主要更像是一种利益上的交换。乌方通过花14亿采购韩方车辆,换来的是韩国签署了17份在乌大规模基础和矿产投资的文件、备忘录,这对于寻求提振经济的米尔济约耶夫政府来说,是一种明显合适的举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虽然韩国高铁首次实现了出口零突破,但由于韩国领土面积小、地理环境单一,测试范围有限,韩国高铁能不能适应乌兹别克斯坦的地理和气候环境,相关维修配套能力能不能跟得上,都是一个问题,不排除像日本与越南高铁合作那样最终烂尾可能。

而乌兹别克在签署中吉乌铁路后,却选择从韩国买高铁的举动,也显示出中亚国家试图与中俄合作外,与第三方乃至西方社会合作的尝试。当然也不排除是为了达成中吉乌铁路,而同俄罗斯妥协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