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人都知道季羡林先生。

提到他,身上的头衔很多,

北大校长、国学大师、学界泰斗,

会八个国家语言,

尤其精通吐火罗文,

全世界会这个语言的只有几个人。

可是,季羡林先生的日记,

比他本人还火。

他在《清华园日记》写到:

前两天下了点雨,
天气好极了。
今天看了一部旧小说,
《石点头》,短篇的,
描写并不怎样秽亵,
但不知为什么,
总容易引起我的性欲。
我今生没有别的希望,
我只希望,
能多同几个女人、
各地方的女人接触。

他在日记中的文字都很率性,

还有这些:

九月十一日
我的稿子还没登出,妈的。
九月二十三日,
早晨只是上班,
坐得腚都痛了。
十二月二十一日
说实话,
看女人打篮球……
是在看大腿。
附中女同学大腿倍儿黑,
只看半场而返。
三月十三日
没作什么有意义的事——
妈的,这些混蛋教授,
不但不知道自己泄气,
还整天考不是你考,就是我考,
考他娘的什么东西?

这一些都是他年轻时候写的东西。

很年轻气盛,也很有争议。

01

02

他晚年把自己的日记出版的时候,

有人建议他把这些东西都删掉,

但是老爷子直接拒绝了。

名人也是人,

年轻的时候,

难免也会有一些幼稚的想法,

为什么就一定要包装成完美的呢?

他觉得自己不需要。

这一点,我真的很佩服他。

大师就是大师,

他不屑于给自己的脸上贴金。

其实我们好好想一想,

谁的人生又何尝是完美的呢?

谁在年轻的时候没有过这样的想法呢?

可是,年轻时候的自己,

难道不是人生中的一部分么?

不追求完美,敢于面对真实的东西。

就凭这一点,

季羡林先生就要把历史上许多文人骚客,

甩出好几条街。

0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一次,王菲和张学友一起,

作为特邀颁奖嘉宾,

在台北参加金马奖。

上台后王菲忘记了颁奖词,

张学友准备帮她救场,

王菲说:“我想想”。

王菲说完这句话,

全场几千观众、

还有台下坐着的无数大佬,

都变得鸦雀无声,

他们都在等王菲想出来颁奖词。

可是,过了好久,

王菲风轻云淡地笑着说:

“搞忘了,我们颁奖吧。”

全场人大笑。

这么重要的场合,

全世界的眼光都关注到这里,

王菲却忘词了。

她忘词之后还能做到,

气定神闲,举重若轻。

我想全世界能够做到这样的,

就只有王菲了吧。

0306

0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一次在日本的演唱会上,

王菲鞋子不合适,

结果她直接没穿鞋就唱了。
王菲是一个我行我素的人,

不会被那些条条框框给限制。

很多时候我们谈论起王菲,

总是有很多词在她的身上,

“为自己而活”

“不因外界的评价而影响”

“能够真正放下”

可是我觉得最核心的部分就是,

王菲拒绝追求完美。

许多人骂王菲:

这么大岁数了还吃回头草,

离了两次婚,

还追求所谓的爱情,

真是不体面!

王菲怼他们:

没有按照你们的想法去追求,

所谓的体面真是抱歉了,

但我怎么过是我自己的事情。

还有人骂王菲:

都两个孩子的妈妈了,

还和谢霆锋在外面瞎搞,

你是一个合格的母亲吗?

怎么不回家带孩子?

王菲怼他们:

合不合格是你说了算吗?

我为什么要追求,

你眼中的“完美妈妈”?

她的态度是:

你们尽管提意见,反正我不听。

0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啊,骂王菲的人都是很传统、

执念很深的人,

他们痛恨王菲没有按照,

他们的期望去追求,

传统观念中的”完美”妈妈、

“完美”妻子的角色。

他们接受不了一个40多岁的女人,

离了两次婚有过两个孩子,

竟然没有视此为羞耻,

没有萎靡不振,

反而还大方恋爱,

活得潇洒自在,

这超过了他们的传统认知。

被骂了多少遍不是个好妈妈,

被骂了多少遍不是好女人,

被骂了多少遍唱歌走音,

被骂了多少遍人生不完美。

但王菲不解释,

依然跟女儿们亲密,

依然做着自己喜欢的东西,

依然爱着自己爱的人。

碎了就碎了,

破烂就破烂,

去他妈的完美,

我活出自己真实人生不好吗?

0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完美的人生是什么样的?

是结一次婚,

生个小孩,相夫教子,

当好一个贤妻良母?

那按照这个标准,

徐静蕾算不上完美。

和黄立行在一起这么多年,

竟然结婚证都不扯,

也不生孩子,

竟然把自己的卵子拿去冷冻。

可是徐静蕾要什么完美?

你不是说他玉女、优雅,知性美吗?

可是她偏不,

叼着一根烟,

把电影发布会取消,

直接在剧场打起麻将。

你不是说和前任分手后,

要保持距离,

要老死不相往来吗?

可她偏不,

直接给王朔买了一套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不是说女人应该低调,

不应该抛头露面吗?

可她偏不,

拿起一个对讲机就当起了导演,

号令整个片场的人,

并且连续拍了7部电影,

每一部票房都不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参加圆桌派节目,她霸气地说:

别人怎么看,

我确实没有从这个角度去想过,

爱怎么看怎么看,

我根本不关心他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在微博上面的签名是:

为什么我们要被教育,

做一个“讨人喜欢的姑娘”,

而不是“一个被自己喜欢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7

讨人喜欢是什么样?

是完美,

是按照别人的期望那样去生活。

而被自己喜欢是什么样的?

是不完美,但是真实,内心很愉悦。

可是我为什么要讨好他人,

而失去了自己的快乐?

08

其实,我们大部分的中国人,

都活得很压抑,

活在无数个条条框框里面。

你要有一个好的学历,

你要有一份体面的工作,

你要有车有房,

你要兼顾事业与家庭,

你要有一个美满的婚姻,

你要有一个懂事的孩子…..

从小到大,我们都被设计着,

按照一个模板在走,

读书的时候要怎么怎么样、

结婚的时候要怎么怎么样,

有了孩子之后要怎么怎么样。

可我们忘了,

这样的人生真的开心吗?

许多的人,

不是在给上一代人活着,

就是给下一代人活着,

甚至是给别人活着,

就是没有给自己活过。

09

曾经,我也活在别人的期望里面。

我害怕让别人失望,

不懂得如何去拒绝别人,

在意别人的评价和感受,

甚至不敢坦露自己的情绪。

渐渐地,我不知道自己是在为什么而活着,

那个真实的自己被压抑到看不见。

所以,我变成了一个郁郁寡欢的人,

很难很难再开心起来。

直到后来,

我用了很长很长的时间才走出来。

我不再压抑自己的情绪,

我不再害怕别人的异样眼光,

我不再去苛求自己变得完美。

我学会了在“破碎”中和自己相处,

而那种和真实自我去碰撞的感觉,

真的美妙极了。

那个时候我才明白:

那一处处的不完美,

才是真实的我,

才组成了独一无二的我,

如果我处处变成别人期望的完美,

那么真正的“我”就死了。

10

我不鼓励大家都要按照王菲、

徐静蕾那样的方式去生活,

毕竟每个人所拥有的资本、

每个人去和这个世界谈判的筹码,

是不一样的。

但是希望我们,

至少能够做到真实,

至少能够接受不完美。

三毛曾经说过一句话:

“我们不肯探索自己本身的价值,

我们过分看重他人,

在自己生命里的参与,

过分在意别人的评价。

于是,孤独不再美好,

失去了他人,

我们惶惑不安。

我奉为人生圭臬。

11

愿你,真真切切感到自己的存在,

存在于世界的美好之中,

存在于善待自己,善待他人。

为自己,勇敢活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