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在封建社会之中,女性的地位是十分低下的。

当时还没有实行一夫一妻制,在世人看来,男人有个三妻四妾是一件十分平常的事情。

不要说那些金屋藏娇、后宫佳丽三千的王侯将相,就连平常的一些大户人家,都可以娶7、8个老婆。

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历史上曾经诞生过许多“好色”的帝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洪秀全剧照

这些人为了能够与那些“红颜”嬉乐,荒废朝政,整日在后宫之中过着纸醉金迷的日子。从而导致国家动荡、严重破坏了社会的稳定性,为王朝或政权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而在清朝晚期,太平天国的领袖洪秀全,也正是其中的一员。

在掌握了权力以后,洪秀全逐渐沉迷在美色之中,对于“妃子”的挑选,除了美色以外,他还提出了诸多的要求。

其中有一条,即便是现在看来,都让人瞠目结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太平天国起义剧照

嘉庆十九年十二月初十(农历),也就是1814年1月1日,洪秀全出生在广东花县福源水村的一个客家农户家庭之中。

虽然洪秀全的家庭是村中的农户,但是却因为祖上曾经出过大官,所以是一个耕读世家。

在他小的时候,就接触到了许多书籍,也让其有了读书的机会。

洪秀全天资聪颖,7岁的时候就已经熟读四书五经,成为了附近几个村中有名的天才少年。

这让他有了长大以后通过科举来做官的梦想。

道光七年(1827年),13岁的洪秀全第一次到花县参加县试,结果取得了不错的好成绩。这让他信心大涨。

于是决定,继续前往州府参加府试。

结果,到了广州以后,在府试之中洪秀全却考得十分不理想。这给他的一番豪情浇了一盆冷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洪秀全剧照

不过他也并没有就此放弃,毕竟在那个年代,想要一举中第那简直是痴心妄想。

在回到家以后,由于家里的生活条件比较差,所以洪秀全就开始一边种地,一边读书,在此期间,除了四书五经之外,他还阅读了许多关于中国历史的书籍。

这也让他对封建政治制度的发展有了初步的见解。

由于每次考试之间间隔时间比较长,所以在此期间,也需要找一些活来养活自己。

于是洪秀全就在村子里做了一个私塾老师。在教授学生的同时,自己也可以复习功课,以备接下来的考试。

洪秀全是村子里学业最为优秀的,周边的父老乡亲都十分看好他,指望他能够考取功名、光宗耀祖。

结果,事与愿违,到了25岁的时候,洪秀全满怀期望第三次去参加州府考试,结果却仍然是名落孙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一而再,再而三地打击,将洪秀全心中的一腔志愿全部击碎了,回到家以后他就大病了一场,差点因此丧命。

在某天病重陷入昏迷的时候,洪秀全梦到了一位老道人。

老人告诉他,上天派他下来是为了斩妖除魔,要他履行自己的义务。

结果令人惊异的是,做了这梦以后没多久,洪秀全就从重病之中痊愈了。

不过从那以后,洪秀全性格大变,变得沉默寡言,有时还会做出一些极为怪异的行为。

当时正是鸦片战争前夕,许多西方传教士来到我国传播教义,广东作为当时唯一的通商口岸,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洋人都汇聚在这里,这也让此地成为了海外宗教发展的一个好地方。

机缘巧合之下,洪秀全接触到了基督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在从圣经那里了解了基督教的教义以后,洪秀全觉得,“上帝”一说,与他梦中所窥见的那些事十分相像,于是就准备以基督教的基础,再创立一个宗教,由自己来设立教义,随后发展徒众,完成梦中老人交给自己的“大业”。

刚开始洪秀全在广州传教,但是没能获得成功,于是他又联系上自己的好友冯云山,一同去一些较为偏僻的地方,将那些地方的孔子牌位撤下,创立“拜上帝教”,吸引了当地的许多无知民众前来朝拜。

之后,洪秀全又写下了《原道救世歌》等布道诗文,抨击满清政府统治下的种种黑暗现象,呼吁按照基督教的教义建立起“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新世界。

也正是从这时开始,洪秀全利用基督教的教义开始了“起义”的苗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洪秀全剧照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春天,那个时候洪秀全所创立的宗教已经在广东等地颇具名声。

但是他却对做官仍不死心,于是再一次参加了院试,结果仍然以失败告终。

这彻底打消了洪秀全心中最后的一丝顾虑。

于是,回去以后,他开始着手发展自己的势力,决心对腐朽的清王朝发起挑战。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10月,洪秀全来到广西桂平与冯云山会合,随后在当地创立了“拜上帝会”,然后吸纳了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等2000人为会员,并陆续制订拜上帝会的规条及仪式。

随着“拜上帝会”的发展势头越来越猛,规模也越来越大,其与当地政府的矛盾逐渐显现,双方的冲突时有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道光三十年(1850年),“拜上帝会”的规模人数已经达到了数万人之多,在准备就绪以后,洪秀全联合诸位部属决心反清。

咸丰元年(1851年)十二月初十(1月11日),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就任天王,定国号太平天国。

从这一年开始,持续了整整1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彻底爆发了。

这场运动刹那间席卷了大半个中国,让整个南方都陷入到了无边无际的战火之中。

而随着起义的进行,太平军的势力也越来越大,之后,洪秀全又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力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太平天国起义军剧照

这得到了许多被封建枷锁所压迫的农民的支持,纷纷前来投靠。没过多久,太平军的人数就已经达到了几十万人,兵锋所向,势不可挡。

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攻克江宁(也就是现在的南京),随后洪秀全将此地定都,改称之为天京。

然而,在进入南京以后,看着江南的灯红酒绿,风景美不胜收,洪秀全的心态也开始悄然起了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在太平军进入到南京城以后,整个南方的大半土地,都尽归于太平天国的囊中。

这个时候,太平天国的势力,发展到了最顶峰的阶段。

不过,可能是因为自幼遭苦受难,过惯了穷苦日子,导致洪秀全对于欲望的克制力十分微薄。

虽然在战场上频频得手,洪秀全却忘了,自己还没有得到整个天下,但他这时就已经开始在“天京”享受帝王般的荣华富贵了。

由于自己十分看重美色,从小就痴迷书中描写的“红宫佳丽三千”的景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洪秀全先是将原来的清朝“两江总督府”进行修改,召集江南大量的能工巧匠,用上好的木材和石料修建“天王府”。

这座“天王府”修建得极为奢华,放眼望去,方圆十余里,院墙有数丈之高,内外两重。林苑都经过了精雕细琢,天王府里面摆满了奇珍异宝。

在“天王府”修建成功以后,洪秀全对这座“皇宫”十分满意,随即就开始命人在天京城内大肆为自己来“选妃”。

众所周知,虽然在白居易的《长恨歌》之中描述了后宫佳丽三千,但是,这只不过是文学上的一种夸张修饰手法,现实情况之中,一般的帝王后宫远远达不到这个数量。

皇后加上妃嫔能超过百人就已经是十分了不得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洪秀全剧照

然而,洪秀全却对诗里的说法深信不疑,于是,他派人在整个江南广招妃子,很快就召集到了两千多人,全部纳入到“天王府”之中。

由于“天王府”之中没有太监,所以这些被召来的姑娘,还需要经过筛选,以此来确定谁能做妃子,谁又只能做“宫女”。

在选妃的过程中,洪秀全还定下了一些标准和要求。

第一条,就是“妃子”只能从出生于大户人家的小姐之中进行挑选。

猛然一看,这让人感到有些奇怪,毕竟洪秀全自己就是出生于农民,为何却只纳大户人家的姑娘为妃子呢?

其中缘由也很简单。正是因为洪秀全出身比较低,所以对出身比自己高的女人,有一种很强的向往之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再加上农村女人需要经常下地干活,风吹日晒之下,皮肤会变得十分粗糙、黝黑,而大户人家的姑娘,娇生惯养,细皮嫩肉、皮肤白嫩。

再有一点,就是在封建社会,大户人家都是有着自己的势力,如果能够通过“联姻”的方式,让他们与自己绑到一起,那对于自身实力的提升和地位的稳固也是大有帮助。

所以,洪秀全想要选择这些人家的姑娘来当自己的妃子并不奇怪。

第二条要求,则有些让人感到恶心了。

那就是,洪秀全要求这些女子必须是“完璧之身”。他要保证自己的妃子在入洞房之前都为自己保留贞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当时的洪秀全已经是年过四十。在那个平均年龄只有三十多岁的时期,洪秀全可以说已经是一个“老人”。

但是,那个年代的女子却出嫁很早,有些甚至15、6岁的时候就已经嫁了人。

过了二十岁还没有嫁人的姑娘很有可能会被别人嘲笑。

也就是说,想要找到还存有“贞洁”的女子,就要从20岁以下的小姑娘之中寻找。

在这些心智尚未成熟的女子被选做妃子以后,还要经过特殊的检查,来查看究竟是否是“完璧之身”。有时,洪秀全甚至会亲自动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要知道,对于古代女子来说,自己的身体是最为宝贵的东西,经过这样一折腾,如果没有被选上,再想要嫁人那可就是难上加难。

洪秀全的这个要求可谓是十分让人难以接受。

后来,经过一系列筛选以后,洪秀全一共挑选了88位年轻貌美的姑娘来当作自己的妃子,其余所有人都充当宫女来为自己和这些妃子服务。

从此以后,洪秀全在“天王府”和这些来自江南各地的美人终日嬉戏,沉迷其中、难以自拔。

历史上有多少能人都是折于难以自持的欲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太平天国起义军剧照

洪秀全在天京城中纸醉金迷,荒废政事。导致太平军派系恒生,下面的人勾心斗角。

后来,洪秀全更是听信谗言,杀害杨秀清、逼走石达开,发动了“天京事变”,导致太平天国从内部瓦解,实力大打折扣。

这也让清军抓住了机会,一举将其击败。

面对战场上接二连三的失败,洪秀全心智大崩,再次患上了重病,从此一病不起。

同治三年(1864年)6月1日,洪秀全在天京病逝,享年51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洪秀全剧照

其逝世后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而他的儿子和一众部下,也一一被清政府抓获,将他们处以极刑。

这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运动,就这样以惨败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