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有一天我们也会被写进历史书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年疫情,经历过,就忘不掉,我们大家也算是有过命的交情了。

本来以为,这些会封存在我们每个过来人的脑海里,没想到,我们早已变成了历史书里的一角。

虽然只有短短的128字,却能书写许多人波澜壮阔的一生,让家长们五味杂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翻开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98页,我们会不约而同的盯着左下角久久回不过来神。

第一句话:“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不是一下就把大家带回到那个冬天了,其实,新冠最早发现是在2019年的12月,当时,很多人还没有对此重视起来,还以为就是普通的生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随着2020年的到来,这种疾病在大范围的爆发,传播速度令人望尘莫及,我们称之为“新冠”。

第二句话:“我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开展抗击疫情人民战争、总体战、狙击战,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年,因为武汉的疫情发现相对较早,较为严重,所以他们是在第一时间进行了封城的措施。

原本热闹辉煌的城市,好像一下按下了暂停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后,武汉火神山医院也在最快的速度拔地而起,仅仅10天,让人们再一次见证了什么叫“中国速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自五湖四海的医生、护士、志愿者们奋战在抗疫第一线,为武汉这座急需力量的城市,源源不断输送着资源。

我们在根源上保证它以最慢的速度传播的同时,又在以最快的速度寻找解决它的办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只要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事实证明,没有什么困难能够打倒“龙的传人”。

第三句话:“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疫情的传播,越来越多的城市发现了病例,越来越多的地方打响了抗疫的第一战。

几乎没有人群能躲开疫情的波及,不仅企业关门,学校关门,就连村庄,城市小区,以及边边角角,都能看到消毒、检测核酸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论大人小孩,也都活在了口罩之下,一米的距离之外,时时刻刻都在为了为了保护自身和家人的生命健康,做着诸多的努力。

随着从根源上切断传播,随着疫苗的研发成功,随着抗疫的突破,随着我们一阳二阳,一次次的重生,我们人类越来越强,新冠也就随之越来越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年,整整3年,我们突然不用每天排队做核酸检测,不用时刻关注着健康码、行程码是否是绿色,也不用把彼此的距离疏远,终于可以脱下口罩,坦诚的进行一次拥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好像是胜利了,新冠变的没有那么可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我们为了这一天也付出难以想象的代价……

代价1、天人永隔

新冠3年,我们全国因它死亡的人数据不完全统计有10万人左右,那时看着每天各地多发现的病例与死亡人数的增长,心里都十分的煎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他们不是一个冰冷的数字,而是一个又一个有温度、活生生的人。

10万也不仅仅是10万,在这些人背后,可是有10万,乃至更多个家庭,他们因为亲人的离世,伤心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些甚至因为疫情的缘故,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都没能陪在身边,从此就天人永隔。

代价2、经济损失惨重

疫情,我国有许许多多的企业、工厂、比如零售餐饮、旅游、化工、工程建设等等行业都受到了重创,止步不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不完全统计,这前前后后加起来,三年疫情对我国的经济损失,高达10万亿元,这绝对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而这种亏空,也不可能在一时半会而补回来,而要在复产复工后,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慢慢复苏经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代价3、百姓们后遗症居多

很多人虽然在疫情中存活了下来,但是伴随而来的也有很多后遗症。

首先,是身体健康方面的。

很多人明显感觉身体素质变差了,一咳嗽就是好几个月好不了,诸如此类的后遗症频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是心理健康方面的。

有些经历过疫情创伤的人们,就算疫情过去,在心理方面也会留有焦虑、抑郁的情绪。

还会时不时的恐慌,以至于患上抑郁症和睡眠障碍,影响平日的生产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就是那三年,几乎没有收入,很多人都是在吃老本。

许多人的钱包越来越空,越来越没有安全感。

所以,疫情后就激发了大家赚钱的欲望,却没有加剧大家花钱的欲望,很多人选择把钱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之,3年疫情,能说出许许多多故事,有感动、有心酸、有恐惧、有难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仅是家长们五味杂陈,相信只要是我们经历过的人都能对此记忆尤深,有万般言语与感触在心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不管怎样,它终将过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再回首时,那时的一切恍如隔世,我们不要忘记,但还是要努力向前,要始终相信有更好的明天在等着我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我们这些人也被写进历史课本里,大家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