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的夏天很难提起精神做饭,尤其是吃完后还得洗碗。有的朋友认为中午时间短,吃完饭后收到厨房的碗就堆叠或泡在水里,稍不注意可能就会长霉。还有放在厨房的食物比其他季节更容易腐败,如果不注意吃下去也会影响健康。今天贺苏就和大家聊一聊夏天的食物:

1.温度越接近人体体温,细菌越容易滋生

夏天的厨房温度要明显高于其他地方,毕竟这里有火,且一般人不会在这里安装空调。通常为了避免油烟窜到其他房间,厨房还要关上门。这就导致了厨房里的食物一直处于高温的状态。我们知道其实细菌和人一样,共同生活在地球环境里,最适宜生长的温度就是25-35℃,恰好厨房又有水源及食物,完全符合细菌滋生的条件,隔几天不去管细菌就会越来越多。

如果吃完饭后没有及时洗碗,碗里留有的丰富油脂等为细菌的滋生、繁殖都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与营养,像常见的如变形杆菌、沙氏门菌等易导致肠道疾病的微生物,就很容易在泡碗环境中滋生。

所以实在没有时间洗碗,也要把碗里的食物残渣冲掉或者用厨房湿巾擦掉,这样就算后续洗碗也会方便许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放冰箱的食物时间长了也会坏

前段时间端午节,小舅妈送来粽子放在爸妈家冰箱里,正巧那段时间连续在外面吃饭,等想起吃粽子时已经长霉了。原来粽子被放在冷藏,所以只是延缓了变质时间,并非彻底阻止变质。因为嗜冷菌可在0℃~20℃中生长,最宜温度是10℃~15℃,低温只能阻挡部分细菌,无法阻止嗜冷菌。且如果从冰箱拿出来的东西加热不彻底,就有可能将致病细菌带入体内,后者释放毒素或以其他方式导致人体腹泻。

天气炎热,最好的办法就是少买点一次吃完,尽量不要囤积食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热食物也能立即放冷藏,自然晾凉或许不好

说一个可能违反大众常识的事情,就是热食物并不需要自然晾凉,而是尽快放入冷藏。这是由于食物暴露在高温空气中时,细菌也在同步生长繁殖,如果室温偏高,晾凉的时间会变长,细菌繁殖的速度也会加快,相比而言更有风险。

有人说热食物放冰箱会把冰箱弄坏,会把周围食物带热,这就太小看现在的冰箱功能了,只要热食物不是贴着冰箱内壁或者紧挨着其他食物,这些影响几乎没有。而且一般大家都会把食物密封后再放入冰箱,热食物也一样,不会出现串味、蒸汽损害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夏天是一个万物生长的季节,细菌也是如此,做好食物防腐,才能健康。我是食品营养学贺苏,今天你洗碗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