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

2024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修订印发《“十四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程和托育建设实施方案》。

2024年4月,《陕西省托育服务条例》列入2024年度立法计划。

据陕西省统计公报,截至2023年底,全省0-3岁婴幼儿共计87.3万人,其中2023年出生27万人,2022年出生29.1万人,2021年出生31.2万人。

据省卫生健康委统计,截至2024年4月,全省共有提供托育服务的机构1911个,托位总数13.16万个,每千人口托位数达到3.3个,托育服务机构保育人员为1.46万人。

6月15日起,2024年全国托育服务宣传月正式启动。围绕托育服务工作,在助力托育事业发展上,工会在行动。自2022年起,省总工会女职委就托育服务工作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工作,重点带动和支持有条件的用人单位为本单位职工成立托育机构、提供托育服务,鼓励幼儿园利用现有场地和师资再开设托育班。目前,省总工会正在筹备陕西托育职业技能竞赛。

层层联动 政策保驾护航

“把孩子放在托育中心,家长最关注的就是安全、饮食、便利等问题,现在国家重视、单位办托,既在家附近,老师也专业,家长很放心。”看到宝宝高兴地扑进老师的怀抱,90后妈妈南楠放心地赶去上班。

发展托育服务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是完善生育支持配套政策的关键举措。2023年,在全国用人单位托育服务工作现场推进会上,针对2019年以来全国托育服务发展历程、国内现状和存在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司长杨文庄提出了支持用人单位办托、坚持用人单位办托的公益性和福利性,落实场地和税费减免、建立与产假制度相衔接的0-3岁全过程婴幼儿照护服务等十方面指导性意见。

2019年省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将托育服务列入“十四五”发展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省发展改革委、省卫生健康委等19部门联合制定《贯彻落实养老托育服务业纾困扶持若干政策措施实施方案》,在公共政策、资金投入上重点向托育机构倾斜,还开展婴幼儿照护示范城市和示范城区建设活动,西安市被国家命名为全国首批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

据省总工会女工部部长尹凌介绍,从2018年起,省总工会女职委致力于帮助女职工解决生育后顾之忧,多措并举创新推动工会爱心托管服务建设。2019年,制定下发《关于开展职工子女托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开展包括0-3岁托育在内托管工作的总体要求、实施原则和工作目标。

近年来,省总工会女职委更是将托育工作作为关爱职工、服务企业的大事来抓,与教育、卫健、消防、食药监等相关部门协调沟通,统筹资源、齐抓共管,共筑安全屏障。

点面结合 精准破解难题

“前期投入高,场地租金高,人员工资和培训费用不菲……”省总工会女职委通过调研了解到托育覆盖面不足、长期托育服务资金困难、托育服务人才短缺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面对难题,镇安县妇幼保健院工会积极发挥职能,在县总工会的支持下,每年投入40万元经费用于托育服务补助等。

“医院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支持,尽量降低运营成本,医院本着惠泽于民的初衷,我们的托育费用相比当地民办托育服务收费标准便宜一半左右,托育的覆盖面也从内部职工扩散至外部人员。”镇安县妇幼保健院党总支书记熊英俭说。

在了解到用人单位的困难后,省总工会第一时间争取党政支持,为用人单位托育机构发展争取最优惠的政策补贴。对评选为“全国爱心托育用人单位”的,在全国总工会下拨专项补助资金的基础上,省总工会进行不低于1:1的资金配套。同时鼓励市(区)总工会结合实际,安排适当资金对示范性托育用人单位给予奖励补助。

此外,省总工会女职委按照全总《关于进一步规范职工子女托育、托管服务工会经费使用管理的通知》要求,还加强与工会财务、经审等部门沟通,落实基层工会开展托育服务的经费从工会经费中列支。

目前,在省总工会和省卫健委的共同推动下,总结用人单位托育服务经验,打造出“3+N”模式,即企业独立办托、园区联合办托、医育结合模式,鼓励用人单位因地制宜探索更多模式,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多样化托育形式,最大限度满足职工群众对托育服务的需求,让职工告别“一心两用”。

示范带动 竞赛引领发展

6月13日8时左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六研究院航天托育中心已经开始热闹起来,孩子们或搭积木,或读绘本,玩得不亦乐乎。

“中心依托于省级示范园航天幼儿园,拥有成熟的园所管理模式、专业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目前,托管45名0-3岁的幼儿。”托育中心负责人王永芳介绍,幼儿园的课程设置遵循“教养融合、以养为主”的婴幼儿教养特点,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健康快乐成长。

近日,陕西推荐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六研究院、镇安县妇幼保健院、西安统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榆林市星元医院4家单位被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评为“2023年全国爱心托育用人单位”。此前,陕西西咸乡村振兴集团有限公司被评为“2022年全国爱心托育用人称号”。

2022年以来,省总工会联合省卫健委以推荐申报全国爱心托育用人单位为契机,发动各方力量共同推动用人单位托育工作,推动指导各级工会组织开展托育服务,创新托管托育模式,提升职工生活品质。

近年来,由全省各级工会组织主办的榆能化公司爱心托管班、陕电教育集团长岭幼儿园爱心托管班、陕煤集团府谷能源新元公司爱心托管班等0-3岁托育机构,在推进女职工产假结束至子女上幼儿园期间婴幼儿照护无缝衔接中正在发挥积极作用。

通过示范带动,省总工会每年都会发掘、培育一批有条件提供托育服务的用人单位,鼓励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带头在单位内部开办托育机构。同时,持续深化爱心托管班、母婴关爱室的创建及优化工作,形成全链条服务,进一步解决职工后顾之忧。

“工会积极参与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切实帮助职工减轻生育、养育负担,为‘职场父母’解忧,让‘上班带娃’两不误,是一项帮助职工解决最直接、最现实、最忧虑问题的惠工工作,也是一项助力托育服务事业的惠民工作。”省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主任、省妇女联合会兼职副主席叶璐表示。

下一步,省总工会将联合省卫健委以举办陕西省托育职业技能竞赛为契机,聚焦托育服务人才培养,以赛促学、以赛促建,充分发挥优秀托育服务人员的引领示范作用,全面提升托育服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服务水平,为托育行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逐步实现“小托育”托起职工“大幸福”。

(陕西工人报记者牟影影)

来源:中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