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众所周知,孙悟空是天产石猴。

东胜神洲有一个傲来国,傲来国靠近大海,而在大海之中有花果山,花果山的山顶,有一块神奇的石头,这石头许多年了,吸收了天真地秀,日精月华,内育仙胞。

不知道哪一天,石头内仙胞崩裂,出来一个石卵,这石卵遇风就化作一个石猴儿。此石猴,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孙悟空!

悟空出世之后,干了什么事呢?他最先做的事——如果算是事的话,就是“拜四方”。

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便就学爬学走,拜了四方。

“拜了四方”,就简单的四个字,在一些人解读西游的文章中,变得无比玄妙、高深。

有人说,悟空生下来就知道礼貌,他知道自己是天地生成的猴儿,所以要感谢天地。因此,这个“拜四方”,就是拜谢天地,因为天地就在四方嘛。又或者,悟空是在拜谢四方神明,因为四方都有神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有人说,孕育悟空的那块石头,是女娲的补天石,没有女娲,就没有孙悟空。所以,悟空“拜四方”其实就是在感谢女娲。当然,悟空还在感谢道家,因为是道家培养了孙悟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甚至还有人说,悟空生下来就拜四方,是为了感谢太上老君;因为孕育悟空的那块石头,就有九窍八孔,是按照九宫八卦而设。八卦是谁?不就是三清之一,道家之祖太上老君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诸如此类的说法,实在是太多了,还有人说悟空是在拜谢玉帝,或者是在拜谢如来佛祖,拜谢阎王或者其他大神仙等等。

这些说法,统一起来就一句话:悟空的“拜四方”,是在感谢大神仙。到底是哪位神仙,大家意见不一致,从天地到女娲,从三清到佛祖,从玉帝到盘古,各不一样。

看到这里,我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强行把西游记解读得那么“深刻”“残酷”“黑暗”“恐怖”。因为即便是书中最简单的一句话,有些人也一定要强行解读出深度来,仿佛只有这样,才能彰显出西游是名著,才能彰显出自己的与众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出正确答案之前,先来简单反驳一下上述观点。

比如所谓的“悟空拜四方,是在感谢女娲”;说出这个观点的人,一定没有看过原著,哪怕连第一回都没看过。他肯定是看了营销号、阴谋论的短视频,才会这么认为。

因为但凡看过原著的读者,哪怕只看第一回,也会知道,孕育了孙悟空的那块石头,跟女娲,或者女娲的补天石,没有任何关系。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

整本西游记中,唯一提到女娲的地方,就是银角大王介绍紫金红葫芦时提到的。

(那魔,即银角大王)从头说出道:“我这葫芦是混沌初分,天开地辟,有一位太上老祖,解化女娲之名,炼石补天,普救阎浮世界。补到乾宫夬地,见一座昆仑山脚下,有一缕仙藤,上结着这个紫金红葫芦,却便是老君留下到如今者。”

而即便这里,也只是提到了女娲,提到了女娲炼石补天,也没有说孕育悟空的那块仙石,是女娲的补天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从上面引用的话也可以知道,孕育了悟空的那块仙石,是开辟以来就有的。何谓“开辟”?就是开天辟地。显然,天地刚形成,孕育悟空的仙石,就存在了。而补天石,那得等天裂开之后,女娲才炼出来。

也就是说,在孕育悟空的仙石出现时,压根还没有女娲的补天石呢!说悟空出身的石头,是女娲补天石,相当于把孕育悟空的时间推后了。

还有说,悟空“拜四方”是感谢天地或者玉帝、老君、佛祖等神仙的,无一例外,都是过度解读,毫无逻辑的分析。

难道就因为悟空目运金光,直冲斗府,惊动玉帝,就和老君、玉帝扯上了关系?

那悟空还生在大地上呢,怎么和土地神没有关系?悟空还出生于花果山呢,怎么和山神没关系?悟空所在国家是傲来国,怎么和傲来国国王没关系?悟空所出生的地方,还靠近大海呢,怎么和海中龙王没关系?怎么和海上菩萨没有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请记住一个设定:是作者创造出了孙悟空,孙悟空是天地生成,一切细节,都是为了衬托出孙悟空的不凡。

那块仙石,从开辟以来就有;仙石三丈六尺五寸高,是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圆,是按政历二十四气。上有九窍八孔,是按九宫八卦。水帘洞的“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都是天地形成。

为什么形成得这么巧?就因为孙悟空是天地生成的,所以才会这么巧妙,无巧不成书。非要把孙悟空和某人联系起来,反而会把悟空“从神坛上拉下来”,也拉低了作者的格局,破坏了书中设定。

有些读者被阴谋论影响,先入为主,总是想当然地认为,悟空是老君(又或者佛祖、玉帝)打造出来的。我就想问问:难道书中的老君,比天地还大?比作者的设定还大?要真是这样,悟空还敢把老君摔个“倒栽葱”?还是说,老君陪着悟空演戏?书中有这样的证据吗?

西游又不是悬疑小说,侦探小说,搞什么“文字谜语”“揭秘真相”?想深度解读,去解读书中的佛法、道家内丹术,所有神话人物的来源、形象演变啊!

回到这个问题来:悟空生下来,为何拜四方呢?

没有那么高深,答案很简单。“拜四方”,是孙悟空在学走路呢!书中不是说了吗?“便就学爬学走,拜了四方”,孙悟空不就是在“学爬学走”吗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为什么孙悟空学爬学走,被称作“拜四方”呢?

因为养过牛马羊鹿的人都知道,这些小动物出生后,第一件事,就是要学会走路。这是它们的保命技能,不会走路,就没法在遇到敌人后马上逃跑。所以,生下来不会走路,就会被淘汰。

然而,刚出生的牛犊、羊羔或者马驹,毕竟还很弱,不能马上就站起来走路跑路,所以它们也要适应。他们一开始会挣扎着站起来,但站不稳,马上就会倒下,跪下;慢慢地,它们继续站起来,继续倒下、跪下……

在这个过程中,小动物身子弱,不断倒下来,跪下来,站起来,身子不断调整,方向也在不断变化,往往会转几圈。如此反复,快的话几分钟,慢的话最多半小时之后,小动物就可以稳当站着,并慢慢走路,跑路了。

因为总是跪下,像是下拜;又因为会转圈下拜,各个方向都有;所以农村人把小动物这种学走路的现象,称之为“拜四方”。

直到现在,一些农村地方的人,仍然会说“牛犊拜四方”“小马驹会拜四方”等。在一些注释详细的西游记中,对拜四方也有解释。

出自李天飞注《西游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人对此也有注意,而且他们认为,这是动物在拜谢天地报恩,认为小动物只有拜了四方,才能站起来。至今,一些地方的人仍然会这么说。

其实动物是在拜谢感恩吗?当然不是,不过是生物本能,自然现象而已。人们是为了讲述道理,才把感恩、礼仪放到这一行为上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