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7月,原融安县公安局副局长刘伯顺即将升任局长,赶上这种好事,饶是平日严肃的刘伯顺,也不免喜笑颜开的。

在正式升职通知下达前,组织干事覃衡来找他做背景调查,两人许久未见,一时相谈甚欢,聊到兴起时,覃衡随口问道:

“刘队,还没听你说过是哪里人?”

本来一脸轻松的刘伯顺突然紧张起来,支支吾吾道:

“就……湖南荷叶乡茅山村,小地方,你肯定没听说过。”

覃衡不疑有他,又跟他聊了两句关于家乡的事,一时感慨颇多,但刘伯顺却不想继续这个话题,每每左顾而言其他。

覃衡这才觉得奇怪,心里默默记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时刘伯顺还没有意识到,正是他的无心之举,暴露了他隐瞒多年的特殊身份。

那么,刘伯顺的“特殊身份”是如何瞒天过海的?覃衡又将如何抓住这个契机揭穿刘伯顺?

让我们先来揭开刘伯顺身份转变的谜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年少走上不归路

刘伯顺本名刘楚东,原是地主家出身,家境殷实,从小养尊处优,不沾辛劳。

这样的家庭没能将他养成知书达礼的翩翩公子,反而养成了游手好闲、沾花拈草的大少爷。

在他8岁时,母亲因病去世,刘家就缺了位上下打点的当家主母。

恰好,刘父在街边遇到了带着一双儿女乞讨的蒋氏,刘父见她颇有几分姿色,于是一高兴,娶回家做了续弦。

蒋氏带进刘家的儿子,就是改变刘伯顺人生的第一个人——张光标。

张光标与妹妹随母亲进入刘家后,并没有过上优渥的少爷日子,反而深受刘伯顺排挤,常常被安排干些下人干的粗活累活。

因为并非亲生,刘父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张光标的妹妹还没等成年,就因身子骨虚弱去世了,而张光标忍到16岁,就迫不及待离开刘家自寻出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出刘家,他就去投奔了自己的叔叔张云卿。

张云卿不是什么善茬,他是在邵阳一带烧杀抢掠的惯匪,手下超过1000人,连政府都头疼不已。

因此,跟着他混的张光标没多久就学会了打家劫舍,等有了几分能力后,就带着一众人独占山头,自立门户。

独立后,张光标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缺人手,尤其是缺那些会点文化,能识几个大字儿的人手。

瞌睡来了送枕头,一向瞧不起他的刘伯顺竟在此时递了投名状。

原来,刘伯顺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舒坦日子,长大后不仅无一技傍身,还自恃清高、好高骛远。

刘父给他找的工作,他不是嫌累,就是嫌赚钱慢,总之哪哪瞧不上。

恰好听说继弟在当土匪,这两年混得十分风光,刘伯顺转念一想,动起了歪心思:

“他都能做山大王,我为何做不得?”

于是乎,刘伯顺前去投奔张光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光标本来不太待见他,但眼下确实缺人,只能“欢欢喜喜”地迎他做二当家。

两人在一块儿,当真是臭味相投,胆子也越来越大,不仅敢杀平头百姓,还敢杀地方官员,土匪没当几年,手下就积攒了26条人命。

当地人谈及既是害怕,又是痛恨,但时逢乱世,上头没精力剿匪,只能放任二人作威作福。

好在恶有恶报,新中国成立后,中央立即开始剿匪运动,许多作恶一方的匪帮接连落网。

远在广西的张光标也没能逃过一劫,在1950年被警方逮捕,当场击毙。

刘伯顺比他幸运许多,在听到剿匪风声后立即躲了起来,带着妻子沿雪峰山一路逃命。

等追兵渐远、风头过去后,刘伯顺还想重操旧业,但刚聚集几个人,就被当地警方发现,无奈之下,又过上了逃亡的日子。

逃到融安县后,刘伯顺觉得这种提心吊胆的日子过不下去了,得想个一劳永逸的办法。

苦思数日后,刘伯顺还真想到了出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让一个人彻底消失,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死”。

于是,刘伯顺叫来妻子,语重心长道:

“你回老家去,到那边就说我已经死了,闹得大些,让人都知道,这样就没人再追我了。”

妻子当时就红了眼眶,这样一来,两人必然不能再见面,与天人永隔也没有区别。

刘伯顺心里也有不忍,但这是最好的办法,只能耐心宽慰妻子,在他的劝说下,妻子还是答应了。

于是,刘伯顺成功“死”在他乡,而事情正如他所料,得知他的死讯后,警方陆续收回法网。

那么,逃出生天的刘伯顺又是如何进入公安机关的呢?

这就要谈及改变他人生的第二个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洗心革面 改邪归正

刘伯顺留在融安县后改头换面,当起了卖货郎,每日沿街叫卖,本本分分过日子。

时间久了,他在融安县也交到了一些朋友,其中一人便是自己的同乡向延炳。

两人都是远离亲人,在异乡谋生计的苦命人,所以共同语言格外多,不过多时就成了知己好友。

向延炳见刘伯顺每日走街串巷,着实辛苦,而自己恰好认识部队里的人,就张罗着给他介绍工作:

“武工队缺一名炊事员,你干是不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伯顺一听,十分心动,但自己身份敏感,躲着部队都来不及,怎么能上赶着送死,只能推脱道:“算了算了,我怕是做不来。”

向延炳一听,不乐意了:“这有什么不能做的,也就炒个菜、做个饭,简单得很,不比你现在做的活儿强。”

在他的劝说下,刘伯顺动摇了,心想:只是个炊事员,不用抛头露面,应该不会暴露。

于是一拍大腿,答应下来。

就这样,刘伯顺成了武工队里的一名炊事员。

在部队,他老实本分、沉默寡言,如愿以偿当上了没什么存在感的普通人。

本以为这样安安稳稳过一辈子也挺好,但紧接着发生的事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0年12月15日,武工队全体出勤剿匪,只留下5名女文艺兵和负责做饭的刘伯顺。

谁成想,狡猾的土匪反其道而行,转头前往军营偷袭,躲在暗处的刘伯顺眼看着5名女兵就要被土匪掳走糟践,内心举棋不定:救还是不救?

救,自己就不能再做普通人。

不救,这5名女兵恐怕难逃毒手。

在这关键时刻,刘伯顺心中突然涌出一个疯狂的想法:

与其畏畏缩缩躲一辈子,不如堂堂正正站起来。

在这个念头的驱使下,他一下跳了出来,和几名土匪打在一起。

凭借多年“行走江湖”的经验,刘伯顺一对多竟也没落下风,瞅准时机,他一把夺过土匪手中的枪,转头“砰砰”两声,直接将土匪击毙。

惊魂未定的5名女兵被眼前一幕惊呆了,她们都没想到平日默不作声的炊事员竟然有这种身手。

没等她们回过神来道谢,刘伯顺反而先一步开口:“这件事儿,求你们别告诉别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几名女兵面面相觑,不明白他为何如此要求,询问他时,他却支支吾吾说不上理由。

于是,女兵们就以为他是想当无名英雄,但她们可不想让恩人无名,所以一致决定将这件事报上去。

刘伯顺的英勇事迹传开后,果然在部队引起轰动,大家纷纷赞扬他深藏不露、见义勇为,队长得知后,更是直接将他从炊事班转到行动队,参与剿匪行动。

早在决定救女兵时,刘伯顺就想到了这个结果,他也接受了组织的安排,自此走上“赎罪”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法理与情理的交战

开始剿匪后,刘伯顺异常英勇,每次都要冲到最前线。

一次,武工队遇见一伙匪帮,据点设置在悬崖峭壁上,易守难攻,队伍里牺牲了好几名战士,都没能攻进去。

焦灼之下,刘伯顺自告奋勇,提枪上阵,猫腰潜伏到土匪据点附近,在土匪更换子弹的瞬间跳出来开枪,成功将其击毙。

没了机枪手,武工队瞬间占据上风,很快就将所有土匪捉拿归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伯顺不仅敢冲锋陷阵,还敢孤军深入。

他时常凭借自己对匪帮的了解,将自己打扮成土匪,深入匪帮内部打探情况,有了刘伯顺的情报,武工队的行动效率大大提升。

刘伯顺为剿匪可谓鞠躬尽瘁,但即便如此,他还是时常在睡梦中惊醒,梦见那些被自己害死的人,梦见自己身份暴露,和他们一样死不瞑目。

但仿佛上天垂怜,多年来,他不仅没有被揭穿身份,反而凭借悍不畏死的精神屡获奇功,很快就从一员基层民兵升任致融安县公安局副局长。

之后经过经过考察,组织最终决定升任他为局长。

到了这个层面,一切都不能马虎行事,必须得进行背景调查,确保身份清白。

于是便发生了开头一幕。

本来背调只是一个流程,极少有人会在这个步骤出现问题,所以,刘伯顺紧张的表现就显得格外突兀。

保险起见,覃衡回去后向湖南寄去一封函件,询问刘伯顺家乡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边很快回了信,但展信一看,覃衡大吃一惊,因为信上说,湖南根本没有刘伯顺说的那个地方。

事关重大,覃衡赶紧将这件事报了上去,组织得知后也十分惊讶,刘伯顺为什么隐瞒出生地?

察觉不对后,组织立马派人暗中调查,一来二去,刘伯顺曾当过土匪的事情很快浮出水面,他与张光标犯下的200多起案件和杀害的26个人也被查了出来。

曾被称为“剿匪英雄”的刘伯顺自己就是土匪?

这一结论震惊了所有人,但事实摆在眼前,警方也不得不相信自己过命的同僚其实是最大的敌人。

1953年11月,针对刘伯顺开展的抓捕行动正式收网。

这段时间,刘伯顺也不是没有察觉到异常,但还没等他有所反应,警察就冲进了他的大门。

曾给他给无数人戴过的手铐,如今却戴在了自己手上。

被捕后,刘伯顺心如死灰,但又深深感到解脱,纠缠自己多年的噩梦终于要结束了。

在审讯室内,他对当年的罪行供认不讳,可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伯顺认罪后,法院却犯了难。

他当年确实恶行累累,无论如何也无法揭过,仅仅杀害的那26个人,就足矣判其死罪。

但这么多年来,他也协助警方清剿多地匪患,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和家庭,如此功劳也不能全然不顾。

经过慎重裁决,法院最终决定将“死刑”改为“无期徒刑”。

能免于一死是刘伯顺万万没想到的,得知选判结果后,他几乎要落下泪来,从未觉得像此刻一样幸运过。

入狱后,刘伯顺洗心革面、积极改造,服刑25年后就被释放出狱。

66岁的他走出监狱的那一刻,才真正算站了起来。

这即是法理的胜利,也是情理的胜利,作恶之人终将受到审判,行善之人也将得到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