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题目,我也跟大家一样感到惋惜,凭什么只能炒房才能救经济,又凭什么不能科技振兴呐!难道政策制定者就没有办法了吗!

惋惜归惋惜,现实就是现实。不仅仅你跟我在惋惜,也包括当初提出牢牢坚持房住不炒定位的政策制定者在惋惜。

昨天,我发表了题目为《各地,已经开启全面支持炒房的政策接力赛!》的文章,解读了当前救楼市已经从支持刚性需求转为支持炒房需求。

文中我写到:

当前救楼市的强刺激没有收到强效果,原因就是刺激的对象错了,确切的说就是目前支持政策都是刺激的没有钱的人或者不敢买房的人,而真正有钱的群体或者想买房的人却没有任何刺激政策。

只有让炒房客真的冲进楼市,把房价下跌趋势稳住,我相信大批观望追涨的群体,就会源源不断冲进楼市,包括打死都不相信楼市能起死回生的群体,都会成为一批接一批的解放军。这一幕,在八年前已经上演过相同一幕。

如果把救市叫做上战场,把降低首付比例叫做发枪发武器,把降低贷款利率叫做发子弹发弹药,那么支持首套跟二套就是让没扛过枪没开过炮的人冲到了最前线,最终成为了逃兵引发大溃败。

这些没扛过枪没开过炮的人在楼市中有一个好听名义叫做刚性需求,因为没扛过枪没开过炮所以上了前线也是观望追涨杀跌,看见别人冲了自己才会冲,看见别人跑了自己就是逃兵。很简单,追涨杀跌的原因就是怕死,也就是害怕房价下跌。

所以,要想救楼市真正取得决定性胜利,只能依靠扛过枪打过仗的敢死队,也就是炒房客。只要给炒房客点阳光,炒房客立刻阳光灿烂。

在中国,最不缺的就是炒房客,十四亿中国人就是十四亿名潜在的炒房客,只要房价一抬头,炒房客立刻整齐划一连夜排队的盛况就会在华夏大地此起彼伏。

如果说此前的政策制定者提出房住不炒定位时确实还想抑制炒房只支持刚性和改善需求的话,但是后来不得不放弃房住不炒定位转为支持房住又炒。

从房住不炒转为房住又炒,标志着房子的投资属性被重新确立。

来看看最近的两次决策层会议是怎么说的。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30日召开会议,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图,政治局会议对房地产提法

会议对房地产业提出,继续坚持因城施策,压实地方政府、房地产企业、金融机构各方责任,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要结合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新变化、人民群众对优质住房的新期待,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抓紧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促进房地产高质量发展。

6月7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听取关于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和下一步工作考虑的汇报。会议指出,房地产业发展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经济运行和金融稳定大局。要充分认识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新变化,顺应人民群众对优质住房的新期待,着力推动已出台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继续研究储备新的去库存、稳市场政策措施。对于存量房产、土地的消化、盘活等工作既要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又要稳妥把握、扎实推进。要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完善“市场+保障”住房供应体系,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国常会会议公告

我们看到,不管是政治局会议提出的“结合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新变化、人民群众对优质住房的新期待,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还是国常会提出的“存量房产、土地的消化、盘活等工作既要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又要稳妥把握、扎实推进。”都是解放了过去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思想,拓宽了房子是用来住的也是用来炒的思路。

从房住不炒转变为房住又炒,是对房子投资属性的彻底认可,或者说是对房子的流通价值的平反昭雪。

炒房客,就是以获得房子流通价值为目的群体。

既然,房子的流通价值获得了认可,炒房客也就合理合法,所以不应该打击,还应该得到支持。于是才有了政治局会议的及时纠偏,以及国常会会议的解放思想、拓宽思路。

而政治局会议和国常会会议都提出的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核心,就是完善“市场+保障”的住房供应体系,就是让市场的归市场,让保障的归保障,对应到商品房的限购措施,就是把商品房身上的市流通属性交给市场自由调节,把商品房身上的民生保障权力纳入封闭系统不能在市场流通。

很显然,那些把市场跟保障混淆的政策就是拍脑袋的短期调控,最终让商品房不商品,让保障房不保障。

其中,最大的毒瘤就是把民生保障权力跟商品房挂钩,带来了这些跟商品房挂钩的民生保障权力居然成为商品在市场让公开叫卖,公开炒作,公开垄断。

比如炒学区房,商品房本身是可以自由流通的个人所有的商品房,但是和学区绑定以后,让国家所有的受教育权力居然成为个人所有的商品在市场上公开炒作。

而广大人民群众之所以对炒房深恶痛绝,本质上根本不是对房价涨跌有怨言,而是对国家普惠给广大群众的受教育的权力居然成为少数人垄断的深恶痛绝。

所以,炒商品房根本不可怕,可怕的是把民生保障权力跟商品房硬性捆绑在一起的政策,比如只有产权人才能入学而使用权人不能入学,比如只有买房才能落户而租房不能落户,这些租购不同权的过去政策,正在二十大报告提出“建立租购并举住房制度”的提法中得到了根本扭转。

炒房根本不可怕,炒民生保障权力才真正可怕。

哪些嘴上说应该坚决遏制炒房,但现实中大肆收受贿赂把手里的权力变现的官员大有人在。比如,刚刚判处无期徒刑的前足球协主席陈戌源,一方面坚决遏制俱乐部冠名市场化交易,另一方面却处处把保障权力寻租暗箱操作,比如法院判决书中写到的“其在中国足协任职期间,为多个足球俱乐部和地方足协在赛事安排、联赛晋级、裁判判罚等事项上谋取不正当利益,严重破坏足球领域公平竞争秩序和行业生态环境,给国家足球事业造成严重损害;为他人谋取职务提拔、调整,具有酌定从重处罚情节。”

其中赛事安排、联赛晋级、裁判判罚、职务提拔本身都应该是保障体系不能交易,但是这个不让俱乐部冠名进行市场交易的足协主席,却让俱乐部花钱从自己手里购买保障权力。

在市场上公开买卖非保障权力以外的商品才是公平的,而把不能买卖的保障权力变成商品就是腐败。

所以,炒房客本身就是市场上最公平的市场参与者,结果在某些官员嘴里成为扰乱市场的群体,那么,谁才是在真正扰乱市场呐?

对于炒房,哪些腐败分子天天嘴上反对炒房的人,但是现实中,却没有一个不想炒房,也包括腐败分子。之所以很多人反对炒房是因为自己没有从炒房中获益但是看到别人炒房盈利了,对炒房深度痛绝的原因是因为对别人的羡慕嫉妒恨。

更现实中,对于炒房的定位却是房价上涨的时候炒房就是严厉遏制的,一旦房价下跌的时候炒房就是合理支持的对象。

其实,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炒房更是如此。对待炒房的态度根本不是房子能不能炒的问题,而是哪些房子可以炒,哪些房子不能炒的区别。

总结一下我对炒房的观点,炒房就是房地产行业的感冒病毒,就是增强市场参与者免疫力的疫苗,就是房地产市场自我修复的机制,就是房地产交易中的调解员,就是闲不住的行政调控价格跟市场真实价格出现偏差的必然结果,就是市场运营出现偏离的警报器,就是提醒管理层供求关系失衡的晴雨表,就是房地产产业链良性循环的润滑剂,就是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催化剂。

房产投资就是对国家发展充满信心并且愿意参与国家建设的用钱投票的行为!

炒房就是发现国家发展机会并且用钱对发展机会能否成功的投票行为!

让我们对炒房客说一声真诚的道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