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阿尔卡拉斯团队成员的薪酬待遇让人“大开眼界”,资金储备充足的球员可以拥有更好的教练、体能教练、理疗师、心理咨询师。在团队成员“顶配”的助力下, 高排名选手的战绩得到了保障,赛事奖金和场外收入水涨船高,但职业网球“面貌”,真是这样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并非如此!能拥有顶配团队的永远都是职业网坛“金字塔尖”的球员,即便阿尔卡拉斯、斯瓦泰克在青少年阶段也过着“并不富裕”的生活。据报道,阿尔卡拉斯15岁时,家里没有钱请到好教练,是他的经纪公司IMG支付了很大一笔费用才帮他请到前世界第一费雷罗,当然费雷罗也只让他支付了一半费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独有偶,现女单世界第一斯瓦泰克的父亲也一度陷入财务危机,所得收入仅仅只能养活自己,甚至一度无法支付斯瓦泰克打球的费用。当然,近些年来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大坂直美和柯林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者出身家庭一般,靠着父亲在美国四处漂泊一度“蹭场地”、“蹭训练”;后者迫于无奈,无法直接从青少年转为职业球员,选择去到了NCAA打校队读大学。 当然美国大学校队的网球水平很高, 这也帮助了柯林斯维持了好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球员中郑钦文家人为了支持她打网球,一度耗光了所有积蓄,而朱琳的家庭为了让她在网球赛场继续追梦也一度要用家产变现。所以说职业网球并非外界看到的那样光鲜,前期的投入非常大,周期非常长,而且成材率极低。但很多家庭都没有做好“钱砸进去了, 孩子打不出来”的心理准备。一旦青少年选手转职业失败,部分家庭会就此“一蹶不振”。

网球的“烧钱”还只是一方面, 职业网球对球员的要求更是多方位的, 超强的抗压能力,超强的倒时差能力,对各种场地的及时适应, 如果无法在预算之内打进职业前一百(女子打进前100,男子打进前150),球员恐怕要面临“赔钱打球”的困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最后入不敷出,只能靠变卖家产支付账单时,也许从那时起职业网球就会距离球员越来越远。当然, 对中国女球员而言,她们与世界球员的差距并不明显,但男球员不得不说从身体素质来讲,很多人和欧美球员都不在一个量级, 所以“走职业”也需要慎重考虑, 打专业或者是最佳选择。(来源:网球之家 作者:Du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