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本生和一本生之间要说完全没有差距,那自然也是不可能的,毕竟高考录取分数线通常差了将近100多分。但是要说上了大学,那真的是一个重新开始的过程。

有些985高校的学生在大学期间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混日子,最终的表现和成就甚至不如一些二本生。然而,最近有一位专家却出来吐槽二本生不尊重人,这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专家吐槽二本学生不尊重她演讲,遭回怼:你什么档次,我就是什么态度

大学生们经常自我调侃,说过了最紧张的升学阶段之后,把知识都还给老师了。行为和为人方面似乎也变得更加松散。

大学生这种精神状态其实大家早已耳闻,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学生对所有事情都是一副懒散的样子,他们也懂得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这位专家吐槽二本学生,主要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在做讲座的时候,下面的学生几乎全在玩手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说自己从北京坐了五个多小时的高铁,赶到山东某城市的一所二本艺术学院。本来没开奖,之前负责的老师还告诉他说,学生们几乎都坐满了,特别期待他的到来。这位专家既兴奋又紧张,满怀期待地准备与学生们互动。

然而,当他真正开始讲座时,刚说了几句想与学生互动,却发现一个学生竟然在打手机游戏。那个学生还笑着摆了摆手,告诉专家问别人,他正在上分。专家感到非常尴尬,但仍然硬撑着继续讲座,试图互动了半天,问了几个问题,结果竟然没有人理他,所有学生都低头玩手机刷视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他才知道,这些二本学生是被老师强行拉过来听讲座的,根本不在意讲座的内容。这让专家非常难过,认为自己受到了不尊重的待遇。

然而,部分大学生对此却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现在的大学生并不再吃这一套。甚至有的同学觉得,这位专家没有什么可委屈的地方。他一场演讲拿了几千块钱的专家费,还要学生来提供情绪价值,就像看电视剧一样,如果觉得电视剧很烂,难道你不可以安静地玩会儿手机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的00后真的特别有主见,他们觉得没有提前离场就已经是对专家最大的尊重了。其实,像大学讲座请来的专家一般也都是在大学里工作的学者。他们在象牙塔里待了太久,难免会有一些天真或浪漫的思维方式,因此对于学生表现出的不尊重感到难以接受。

学生们其实也有自己的苦衷,尤其是在一些二本普通院校,经常会有一些形式大于意义的讲座,大学生们为了凑学分只能硬着头皮来听。这种情况下,可能当场感觉最良好的也就是演讲者本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学生们真的是对待任何人、任何态度都是如此怠慢吗?其实并不是

有些同学提到,有一次戴锦华老师来他们学校办讲座,几百个位置的阶梯教室人满为患。虽然讲座下午两点才开始,但中午大家就开始占位置。这正应了那句话:"你什么档次就会得到什么样的态度。"这背后不仅关乎学校学生的水平,也关乎嘉宾的影响力。

这说明,大学生们对待讲座的态度,往往取决于讲座的内容、讲者的水平以及他们自身的兴趣和需求。在面对真正有价值、有深度的讲座时,学生们依然会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尊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专家们在面对学生冷淡的反应时,或许也需要反思自己的讲座内容和形式是否真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毕竟,教育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只有讲者和听者共同投入,才能实现真正的知识传递和思想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