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章中

前言

全球首位黑人中医博士迪亚拉,出身医学世家苦学西医,好不容易迎来去欧洲学习的机会,却因为一经历突然被中医魅力深深吸引,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地扎根中国。

他转学中医成果如何?后来怎么样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球首位黑人中医博士

迪亚拉出身医学世家,爷爷是乡村医生,父亲受到爷爷的影响,也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诊治病人的地方从村里诊所变成了医院。

父亲常常给迪亚拉讲他诊治病人时的经历,给他的心里种下一颗学医的种子

因为迪亚拉所在的非洲马里地区,已经受到西方医学的影响比较深,他从小见到过不少西医把病人给治好的案例,还不知道有中医的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迪亚拉前半生求学,比较想实现的愿望,就是能去西方国家学习先进的医疗技术,学成后回来医治更多病人。

但整个学医的过程是无比枯燥的,专业知识也比较多,他却能静下心来,细心钻研课本上讲到的每一个知识点。

再加上迪亚拉从小就受到父亲对他的悉心教导,他学习医学知识障碍也比普通人小一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9年,迪亚拉顺利从医学职业学校毕业,他知道自己掌握的医学知识还十分匮乏,决定参加高考,进入高等院校深造。

和迪亚拉一起参加高考的,还有不少文化课成绩优秀、医学知识储备非常丰富的学生。

可这场考试中有一道考题,打败了全国大部分参加高考的医学生,只有迪亚拉和另外一个学生答对这道题,他也凭借优秀的成绩,获得去马里医学院学习的机会。

信源:百度百科——迪亚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里医学院接受了来自西方较为先进的医学知识,学校老师也都很优秀,能随时帮迪亚拉解决学习中的困惑。

迪亚拉牢牢地抓住这次机会,不只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科目,凡是学校开放的教学科目,他都要学习一遍,不放过每个学习中医的机会

因为马里医学院是为国家培养医学人才的,学院的考试制度等和其它学校相比还是很严格的,普通学生能完成专业课学习就已经很不容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迪亚拉完成了学校的全科专业学习,还门门课都拿到优秀的成绩,背后离不开他对医学的热情。

本来迪亚拉已经有机会和父亲一样参加工作,边工作边学习,但他还是觉得,自己要真正接触病人的话,他的知识储备还不够多,就希望继续深造。

迪亚拉考虑这件事的时候,马里政府的一项举措,让他有机会到中国留学,还成为全球首位黑人中医博士,和中国结不解之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用医者仁心感动中国

1984年,以全科优秀成绩毕业的迪亚拉,有两个出国留学的机会,一个是去欧洲学习先进的西医技术,一个是前往中国留学。

迪亚拉前半生求学,不过是想要获得一个学习西医先进技术的机会,可这样一个机会真正摆在他面前的时候,他却没有选择,因为他已经被中医的魅力所折服。

他记得自己上学的时候,和同学一起踢足球,同学的脚扭伤了,学校懂针灸的医生很快就把这个同学给治好,同学短时间内就可以正常活动。

信源:中国新闻网2022-05-04《东西问丨首位洋中医博士迪亚拉:医者无问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件事要是放在西医里,搞不好还要拍片子检查、用板子固定学生受伤的部位,学生还得有一段时间不能正常活动。

迪亚拉也是因为这件事,觉得中医是个非常神奇的存在,从此对学习中医心生向往,但学习中医并不容易。

他刚到中国的时候,在北京医科大学普外科学习,本想着自己短期内,就能学到有用且自己感兴趣的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迪亚拉学了一年多才知道,自己这一年多的努力学习,只是起到一个让他入门的作用,还没有接触到中医最核心的部分。

无论如何迪亚拉一年多对中医基础知识的学习,都帮他对中医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还做出暂停学习西医,改学中医的重要决定。

从那以后他一直致力于学习中医知识,一学就是8年,好不容易拿到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理说这个时候迪亚拉就可以回国,完成他医治马里病人的使命,可他仍然面对着一项艰难的抉择。

他纠结自己到底是应该回国,还是继续在中国学习,因为它发现中医实在是博大精深,他学习了那么长时间,还有很多东西没有学到。

迪亚拉果断报考程度中医药大学教授杨介宾的博士,向杨介宾学习的就是给他留下过深刻印象的中医针灸,可学习针灸除了要结合著作,还要熟悉人体的几百个穴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光是在阅读著作这个环节,就有很大的障碍,因为我国医学典籍不是白话文写成的,就连国人阅读都有些障碍,他想要读明白的话,不光要熟练掌握中文,还要学习一些文言文知识

迪亚拉掌握的每一个陌生的词汇,都是他翻字典查资料一点一点积累的,有了词汇积累,才终于能读懂我国医学著作学习针灸。

他学成后的1997年,还在我国和杨梅结婚,杨梅是四川人,他跟着杨梅很快就掌握一口流利的四川话,光听他说四川话的声音,根本听不出来他是个外国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是四川话,帮迪亚拉能和四川病人无障碍交流,慢慢地获得了病人的信任。

因为迪亚拉刚坐诊的时候,普通百姓见他是个黑人小伙,又是外国人,又是年轻人,和国人刻板印象中医学技术精湛的老者有很大差异,都不相信迪亚拉能给他们治好病。

于是迪亚拉整整三天时间,都没能等到一个病人,好不容易才迎来一个病人,刚开口,就让病人有一种见到四川老乡的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此迪亚拉逐渐在中国扎根,长江特大洪水的时候他母亲意外去世,他还在我国诊治病人,但他从来都不为此感到遗憾,因为他知道母亲会理解他的。

迪亚拉还前往我国乡村,主动给村里人看病,还花费22年时间给村里培养3000名村医

信源:凤凰网2013-11-18《“黑求恩”迪亚拉行医中国22年培养三千村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医者仁心,每一位医生的成长,背后都付出过无数的心血和汗水,我们一定要珍惜我们身边的医生,肯定他们对医学事业和公益事业做出的贡献。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