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遥远的童年时光里,每逢炎炎夏日,我总是迫不及待地跟随父母踏进深山。个中缘由有二:一是山间的清凉能为我们带来一丝避暑的惬意;二是那漫山遍野的野生植物,它们孕育出的美味野果令人垂涎欲滴。

然而,比起品尝野果,夏日的山间还有更为诱人的活动——那便是寻觅那些令人心动的美味蘑菇。尤其是在一场雷雨过后,当我们翻开草丛、拨开落叶,便有可能遇见成群的蘑菇,仿佛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宝藏。

然而,并非所有的蘑菇都值得我们去采摘。在这五彩斑斓的蘑菇世界中,隐藏着不少有毒的品种。因此,在采摘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擦亮双眼,仔细辨认。提及采摘蘑菇,相信许多在农村长大的朋友们都有着相似的经历。

不知大家是否也有这样的感觉:过去,只要我们踏进山林,无论何时何地,总能轻易地捡到满满一篮蘑菇;而如今,即便我们徒步数里,也难觅得一斤心爱的蘑菇。这其中的变化,或许正是大自然对我们无声的诉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例如红菇就是如此。就在最近,恰逢捡菌子的旺季,我跟随着朋友们踏入了山林,寻找那些珍贵的食材。我们拾得了松菌、青头菌等数十斤的美味,然而红菇却难以寻觅。历经数里的徒步,我们才勉强发现了几朵红菇的踪迹。

一位资深的捡菌人告诉我们:“如今在我们这儿,红菇越来越难找了。估计一年下来都很难采摘到10公斤。正因如此,市场上的红菇干货价格一直居高不下,每斤近千元。这正是‘物以稀为贵’的道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多人可能对红菇并不熟悉,误以为它是一种有毒的蘑菇。毕竟,民间流传着“越鲜艳的菌子毒性越大”的说法,以及近年来网上也流传“红伞伞,白杆杆,吃完躺板板”的说法。

再加上在我国,可食用的红菇主要分布在四川、湖北、福建、云南以及江西的部分地区,这使得人们对红菇产生了误解,认为它有毒。

直到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传播变得更加便捷,人们才逐渐了解到红菇实际上是可以食用的。然而,这时红菇的价格已经相当高昂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红菇的知名度或许不及松菌子、牛肚菌、羊肚菌等野生菌,但它却是一种名副其实的珍贵食用菌,其名声早在中国古代便已传开,甚至一度被誉为“菇中之王”。当然,这一称谓或许并非绝对准确,考虑到古人的认知局限性,但这足以证明红菇确实具有食用价值。

除了食用价值,红菇还具备极高的药用价值。在过去,福建、江西等地的民间流传着一种习俗:妇女产后坐月子时,长辈们会前往山林采摘红菇,用以炖汤供产妇食用。这是因为红菇炖汤被认为具有补血功效,非常适宜产妇的身体恢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那种奢侈的吃红菇的方式已经不再普遍,毕竟现在的红菇与往昔相比已大相径庭。过去,山里随处可见红菇,而现在它们变得越来越稀有,价格也水涨船高。因此,许多山区的农民捡到红菇后,通常都会选择出售。

前几日,我与一位附近的菌农交谈,他告诉我,虽然他们那里的山里的红菇相对较多,但售价依然不菲。由于市场需求大于供应,现在的红菇干货一般价格在每斤400元以上,而品质最佳的正红菇干货,其价格更是长期稳定在每斤近千元的水平。

在那里,许多山民依靠捡拾菌子为生。那些捡得多的人,一年能赚到四五万元,其中大部分收入都来自红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多朋友一看到红菇价格高昂,便认为其不过是炒作而已。然而,事实并非全然如此,红菇的高价主要与其生长习性和采摘难度密切相关。

红菇对土壤和气候条件的要求极为苛刻,它们通常生长在富含腐殖质、疏松、透气且保水性良好的红棕壤或赤红壤坡地上。此外,气候因素对红菇的生长也至关重要,它不仅决定了红菇子实体每年的生长时间,还影响到产量。在红菇子实体形成之前,通常需要一场降雨,随后则是晴朗的天气。降雨量以及雨后是否晴朗会直接影响红菇的产量。

以我家乡的山林为例,受气候影响,红菇的产量逐年减少,如今一年甚至难以采摘到10公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一项至关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红菇的生长条件极为严苛,迄今为止,人工栽培红菇尚未成功,市场上主要依赖野生采摘。这些野生的红菇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茂密山林中,在这样的环境中,经常可能遭遇蛇、马蜂、蚊子等有毒生物。

一旦不幸被咬或蛰伤,可能还没找到红菇,就已经要支付额外的医疗费用了。此外,野生红菇的采摘期仅限于一天,错过便再无机会,这也突显了采摘红菇的难度。

综上所述,红菇的价格逐年攀升。正因如此,一些不法商家为了牟取暴利,用假红菇冒充真品出售。例如,一种名为“沿白菇”的菌类,便是常见的假冒红菇。因此,若您想购买红菇食用,请务必仔细甄别。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有过进山采摘这种“红伞伞、白杆杆”的红菇的经历吗?期待在评论区分享您的故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