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统敷衍,将军抵触,接待随意,语气嘲讽,故意刁难,1996年,抗美援朝英雄迟浩田带领军事代表团访问美国,经历了一场令他印象深刻的国事外交。

美国这番态度和行为,让他极为憋闷,更让代表团其他成员觉得脸上无光,在尴尬的处境中,他只用了一句话,就成功回击骄傲的美国人,让他们下不来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迟浩田

迟浩田究竟经历了什么?他又是如何巧妙化解外交危机的?

中美态度,鲜明对比

1996年,当国防部长迟浩田接到任务,率领军事代表团访问美国时,心中便有了预感,这将是一场难打的硬仗。

90年代末,中美关系已经走向正常化,两国也陆陆续续开展可圈可点的军事合作,互相派遣国防将领参观访问,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可迟浩田的身份,却注定了这趟访问行程的不寻常。

他是一位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将领,不知多少美国侵略者在他的手底下丢掉了性命,美国人引以为豪的钢铁军队,也被他打得落花流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志愿军战士

可以想象,美国政府得知他的履历,必然不会给他好脸色。

事实也的确如此,迟浩田一行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怠慢,一场郑重其事的国事外交,对方派来迎接的官员,与迟浩田国防部长的身份根本不匹配。

美国总统对此相当敷衍,根本没有表现出对中国代表团的重视,间接地,他们也就没有表现出对中国的重视。

在访问美国期间,迟浩田没有见过多少同级别和高级别的官员干部,回想起中国接待美国时的场景,他感受到了巨大的落差。

1995年9月24日,美国空军参谋长麦克皮克上将访华,作为国防部长的迟浩田亲自带人迎接,全程陪同在侧,展现了大国的姿态和风采。

不仅是这一次,每一次美国派遣军事代表团访华,中国都会热情接待,并针对军事合作问题与他们展开深入友好的对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迟浩田将军

对国家代表团的态度,其实是对这个国家态度的缩影,美国怠慢迟浩田一行人,打的是每一位中国人的脸。

迟浩田心中憋着一口气,又没有足够的立场当场发出,只能等待机会,一定要把中国的颜面挣回来。

在为期十天的国事访问中,美方邀请中国代表团到胡德堡基地参观美军骑兵第一师的训练过程,并且把他们最为先进的重型武器一一展现。

其中,MIA2型坦克引起了迟浩田等人的关注。

不知是出于故意刁难中国的立场,还是出于真诚邀请的用意,美国将领竟然提议迟浩田亲自上场,用他们的坦克射上一炮。

虽然我方人员没法儿完全弄清对方的用意,但绝大部分人都认为,美国这是在给迟浩田一个下马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的新型坦克,中国完全不了解,此前也从来没有接触过,让中国的国防部长当众试射,一旦失败,恐怕明天,西方媒体就会大肆使用嘲讽的笔触,来抹黑中国的形象。

如果迟浩田拒绝这个邀请,虽然有可能避免尴尬的情况,可也会落人口实,西方媒体的版面报道,一定会用无能来形容中国人。

因此这个“邀请”,或者可以说是挑衅,迟浩田必须应承下来。

美国人终究还是低估了中国将领的能力,之前在战场上,很多武器迟浩田都没见过,但他还是必须摸索尝试,必须用这些武器来上阵杀敌。

一个见过世面的将军,不可能被这个小小的挑战打倒。

只见迟浩田相当豪爽地答应下来,认认真真倾听美国人介绍坦克的性能和使用方法,而后,他翻身就位,调整坦克的瞄准镜,慢慢对准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需要命中的目标,距离坦克在1500米开外,相距遥远,体积不大,射中的难度很高,看来,美国是摆明了想给中国人难堪。

说时迟那时快,我们英勇的国防部长神速瞄准,果断出手,随着一声巨响,目标命中,美国人目瞪口呆。

过去中国能够真刀真枪地战胜他们,几十年过去,照样不会让他们使绊子,迟浩田用实力说话,换回了美国接待者真正的尊重。

在和美国海军陆战队打交道时,迟浩田没有想到,他竟然会遇到一位“老熟人”,确切地说,他和这位熟人,还有一番“过命的交情”。

钢铁意志,望而却步

美国海军陆战队中,有一位名叫查尔斯·克鲁拉克的上将,在接待迟浩田时,与他共同回忆起了抗美援朝战场上的长津湖战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位上将并不是这场战役的亲身经历者,但聊起40多年前的那场战斗,他却说得头头是道,让迟浩田非常好奇。

1950年10月,21岁的迟浩田跟随第27军大部队入朝作战,他担任235团3营的政治教导员,算是军队中的基层干部,肩负着冲锋陷阵的使命。

这年11月底,长津湖战役全面打响,朝鲜严寒的天气情况给志愿军制造了极大的困难。

在御寒物资储存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战士们只能穿着单衣,穿着破洞的鞋子,在冰天雪地中急行军,许多人的手上都冻出了狰狞的伤口,举着武器扣动扳机时,鲜血止不住地流。

少年时的迟浩田有过跟随父亲闯关东的经历,对于严寒天气的适应性比其他战友更强,也懂得不少抗击严寒的土方法。

他毫无保留地将这些方法分享出来,尽可能减轻战友们的痛苦,保存大家的战斗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柳潭里战斗中,兄弟部队受损严重,迟浩田带着3营,作为预备营顶了上去,分担了敌人施加的大部分压力。

我军之所以受损严重,关键就在于目标暴露得太过显眼,我们的深色棉衣,被白茫茫的大地衬着,让敌军一眼就能发现。

于是他想了个办法,让全体战士把身上的棉衣外套脱下来,再将里面白色的部分反穿在外面。

这样一来,只要做好隐蔽,他们就能和白雪大地融为一体。

他还特意强调,战士们一定要合理利用自己的体力,行军控制在稳定的速度,如果太快,能量流失太多,不利于后续战斗,如果太慢,那又起不到突袭的效果。

有了他的统一指挥和合理把控,三营很快将1280高地攻下来,打得“联合国军”措手不及,连保险栓都来不及拉开,就成了我军的俘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场战斗让他全军闻名,成了深受上级领导赞赏的战斗英雄,可还没来得及得意几天,长津湖战役的惨状就让他再也笑不出来。

那是他第一次见到那么多冻死的人,有的战士脸上还带着笑意,连眼睛都没闭上,仿佛下一秒就能开口说话,可他们的生命却被永远留在了冰川中,灵魂也成了战斗的点缀。

还活着的战士们,没有屈从于残酷的自然条件,更没有屈从于美军的强火力压制和封锁,他们好像永远不会被打倒,抱着饱满的热情向前冲锋。

对于阵地另一边的美军来说,如此恐怖的志愿军,宛如从地狱中爬出来索命的死神,让人无法抵抗。

而查尔斯上将,对此有着非常深刻的体会,因为他的父亲和迟浩田一样,都是这场战役的亲历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查尔斯上将

听到他谈论起自己的父亲,迟浩田很是吃惊,他更没想到的是,查尔斯对当时的美军和志愿军,有着相当独特的评价。

巧妙回应,更显神通

查尔斯对迟浩田说:“我的父亲认为,那是一生难忘的场景,志愿军很可怕,冰雪挡不住,美国的飞机坦克挡不住,大兵压制也挡不住。”

说这话时,他的眼睛里流露出对眼前的“对手”不加掩饰地赞赏和崇拜,看得出来,他的父亲,对他有着很深的影响。

在这位上将的面前,迟浩田感受到的不再是之前的不被尊重,更不是冒犯和挑衅,他们是在用历史观共同探讨过去,哪怕这段过去,查尔斯并没有亲身经历。

他告诉查尔斯,志愿军的硬件条件很差,和国内战争时期一样,基本是小米加步枪,完全没有形成像美国那样的机械化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就是这样一支看似孱弱的队伍,却敢跟美国的长枪大炮叫板,敢举着步枪对准天上的美国飞机射击,敢在坑道里搞出一条钢铁长城。

人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中国军人的智慧和勇气,足以弥补硬件设施上的不足,也足以克服任何自然环境带来的挑战。

所以哪怕长津湖的情况如此严峻,志愿军因为非战斗性减员损失了那么多人,我们还是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

侥幸逃出生天的美国士兵,对当年的战场产生了深深的阴影,查尔斯的父亲就曾感叹过,自己费了很大的劲才能从战场上逃出来。

迟浩田玩笑般地回应:“多亏你父亲当年跑得快。”否则,这位上将就没有运气来人世间走一遭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能够在国际舞台上获得认可和尊重,那都是我们的士兵用生命拼出来的结果,中国代表团能够以平等的姿态站在美国面前,和美国代表谈论交涉,这也都是英雄们奉献奋斗的结晶。

迟浩田对美国的回击,不仅仅是实际行动和言语的回击,更是中国展现的综合国力的震慑。

1996年的中国已经展开了军队的现代化建设,装备水平与从前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美国就是再骄傲,再对中国不屑一顾,也不能否认这个事实。

正所谓弱国无外交,综合国力是一切国际外交行动的决定性因素,中国强大起来,西方国家才会寻求与中国合作的机会,打得一拳开,百拳才不会来。

在这趟访美之行的后半段,美国人终于不敢再怠慢中国军事代表团,他们还想争取与中国合作的更多机会,那就必须对我们的代表报以平等的尊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辈们的经历,就是后辈们的指引,要想让中国在世界舞台上长久屹立,我辈当持之以恒,前赴后继,以家国天下为己任。

结语:

迟浩田与查尔斯上将的一段对话,让抗美援朝的历史走进大家的脑海当中。

志愿军用拳头打出了国家的和平,中国也用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强大的综合国力,向世界展现了能文能武、张弛有度的大国风范。

参考文献:

《96年迟浩田访美,一位美军上将曾调侃:我父亲在长津湖跑得太快了》
中共南阳市委政法委
《长津湖战役中的迟浩田将军》
《领导文萃》
《克林顿政府上台以来中美军事关系大事记》
《国际资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