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云南考生林万东以713分的高考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

接收录取通知书时,林万东没有像大多数成绩优异的高考生一样,安静待在家里,那时他正在离家遥远的建筑工地上搬砖,辛勤劳作。

事件经过媒体报道,从云南贫困小镇考出来的林万东,以“励志考生”的形象,在社会上得到了广泛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新闻媒体的普遍传播,有人以他为榜样,称赞他聪明、懂事,未来可期;

当然也有人嘲讽他是“凤凰男”,考上清华并不意味着一切问题迎刃而解。

那么四年后的今天,已经从清华大学毕业的林万东情况如何,到底具体在从事什么工作,生活又过得怎么样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寒门出贵子

近年来人们都说“寒门再难出贵子”,可考取清华大学的林万东却是典型的“寒门出贵子”。

林万东出生在云南省曲靖市下辖的宣威市阿都乡,阿都乡是位于云南省东北部的一个偏远小镇。

就是从这个落后贫穷的偏远小镇,家境不富裕的林万东一步步往上爬,通过自己努力学习,考入了清华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林万东家中加上爷爷一共有六口人,父亲在年轻时由于修建家中房屋不慎弄伤了腰,后来又得了脑梗,从此失去劳动能力。

至此,家中几口人所有的生计都落到了母亲一个人身上。

在家里三个孩子中,林万东是老二,上面有一个大两三岁的姐姐,下面有一个小两三岁的弟弟。

从贫穷偏僻的小山村成长起来,看惯了山村人日常生活的艰辛,因此姐弟三人都深知好好学习的重要性。

小时候除了帮助父母进行力所能及的劳作,他们最用心的事就是刻苦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过日积月累的勤奋努力,姐弟三人的学习成绩一直在班级位于前列,尤其是老二林万东。

升入初中后,林万东学习更加卖力,在自己的发奋用功之下,他进入了宣威市重点高中宣威六中就读。

高中三年,林万东在学习上没有丝毫松懈,他知道高考对升大学至关重要,而上大学是走出贫困的家乡,改变自身家庭生活状况的唯一通道。

为了取得更好的名次和学习成绩,他几乎将自己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学习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高中期间成绩优异,学校推荐他参加了清华大学的“自强计划”招生项目。

高三下学期,林万东在堂哥的陪同下从家乡来到北京,接受了清华大学的面试。

本以为来自农村落后地区的学生,在面试方面有些难度,不会轻易通过。

让人没想到的是最后面试竟然顺利通过,林万东赢得了迈入清华大学的入场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下来就是备战重要的高考,高考前夕,由于过于紧张,林万东的成绩曾有过一段时间的剧烈起伏。

好在经过老师与父母的耐心开导,他心态慢慢平稳下来,学会了坦然应对高考,不管最后的结果如何。

六月份高考完成以后,接着老师发放了考试答案,让同学们凭借自己的记忆评估一下考试成绩,好做到心中有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过对答案,林万东得知自己这次极有可能会被清华大学录取。

不久高考成绩出来,果然林万东考出了713分的好成绩,这一分数位列宣威市理科成绩第一名。

由于此时林万东正在建筑工地打工,还是班主任打电话首先告诉他的。

一段时间后,在建筑工地汗流浃背运送沙子的林万东,顺理成章的收到了清华大学寄来的录取通知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选择到工地搬砖

历尽生活艰辛,林万东姐弟三人格外珍惜上学的机会。

三个孩子不光林万东考上了清华大学,姐姐也是一位大学生,年纪较小的弟弟则顺利考入了高中就读。

弟弟上高中以后,为了供养三个上学读书的孩子,母亲经人介绍辗转从家乡来到了昆明,在一处建筑工地打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直以来林万东都想为母亲减轻生活负担,可母亲总是以学习重要为由,尽量拒绝他帮助家里干活的请求,以免耽误他的学习时间。

而且为了让他在学习上没有太大压力,父母还经常安慰他只要尽力就好,现在他的成绩已经很出色了。

父亲每次与他聊到考大学的事,也经常对他说只是希望他能考上重点大学就好。

作为农村地区的孩子,就算考上重点大学也是难能可贵的了,不必对自己太严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林万东听到父母的开导,还以为父母对学习没有太多要求。

后来他想其实可能是父母不想让自己有太多心理负担,才特意表现出来一副不在意的神态。

高考完以后,为挣出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减轻家里的经济压力,林万东前往昆明找到母亲,表示想找一份工作打工。

但在昆明母亲也人生地不熟,根本无从给他找工作,于是就向工地老板询问,是否能让自己高中毕业的儿子在工地上打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工地老板也很通情达理,声称只要他不嫌活脏活累,能够干得了这份辛苦的体力活,可以让他在工地打工。

就这样,林万东在昆明跟着母亲,干起了搬运水泥板和沙子的工作。

这个建筑工地,薪资多少是按照每天的工作量计算。

每天除了给予最低工资,干的越多收入越高,母亲千辛万苦一天下来大约可以挣180块钱。

在工地打工后,林万东为了多挣点钱,每天都拼命工作。

他用瘦弱的身体不间断的运输工地上所需要的水泥板和沙子,没过多长时间双手就被磨出来了厚厚的老茧和血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林万东每天勤勤恳恳工作,不过在跟母亲休息交谈时,他得知自己所做的工作量也只是母亲每日工作量的三分之一。

收到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以后,母亲想让他回家休息,顺便准备一下入学的相关事情。

于是,林万东回到家后又找了一份做家教的工作,来挣取自己上学的费用。

不过,在林万东入学以前,清华大学已经了解到他的家庭境况,从而给他减免了全部学费,并且给予他一定的生活补助。

很快时间来到8月份,林万东结束了几十天的打工生活,怀着父母的殷切嘱托,只身来到北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遭受网络嘲讽

与此同时,经过媒体的大量报道,林万东的事迹开始在互联网上传播。

许多人了解到林万东的家庭情况,有人夸赞他、鼓励他,将他作为励志榜样,想要向他学习。

但也有人认为即便考上清华大学,像林万东这样的凤凰男未来也不会拥有光明的前景。

还有人觉得就算上了清华大学,毕业后充其量也只是一名打工人,根本不必过于吹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确实,一开始进入清华大学时,作为农村出来的孩子,林万东并不适应高手如云的大学生活。

他始终觉得自己只不过是擅长做题,其他方面跟同学之间的差距还有很大。

不过好在经过积极调整,日后的大学生活中林万东逐渐接受了与同学之间的落差,最终慢慢适应了快节奏的学习生活。

四年大学生活下来,尽管经历了许多风雨,林万东也过得忙碌而充实。

与初入大学相比,他看起来健壮了不少,同时也成熟了不少,不再是曾经入学时那个瘦削腼腆而青涩的少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毕业回乡做公务员

在上大学期间,对林万东来说,打击最大、最难过的事莫过于2020年父亲的离世。

2020年的一天,结束了紧张的学习,林万东像往常一样在宿舍午休时,突然接到了来自云南家乡的电话。

电话是堂哥打来的,堂哥在电话中说父亲病情不太好,希望他能回家一趟。

尽管堂哥没有明确说明父亲已经生命垂危,但林万东心中明白父亲或许将不久于人世。

于是他连忙定了回家乡的车票,从学校请假赶回了家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到家后林万东见到自己上学前还有说有笑的父亲,此时躺在床上已经意识微弱,他心中难掩万分悲痛,在众人面前一下痛哭起来。

不久之后处理完父亲的丧事,林万东又赶紧赶回了学校学习。

失去了最重要的一个亲人,林万东心情沉重了很久,他没有向任何人说起过父亲去世的事,只是一个人在心里默默难过,默默忍受。

很快三年的光阴一瞬而过,转眼来到大四,林万东与其他大学生一样,到了二次选择的分水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清华大学很多学生而言,或许选择很简单,那就是继续学习,继续选择一所好学校读研。

可对于林万东来说,内心却有许多纠结。

迫于家庭经济压力,他如果继续考研似乎有些困难,况且他一直认为自己不适合做学术研究,根本也不想考研。

就在林万东为找工作而惆怅时,他从学校里了解到了选调生的一种就业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选调生是省委有关部门,按照计划从大学里选拔高材生到基层工作的一种模式。

了解到学校的选调生名额和安排,临近毕业时,林万东眼前有三条路可选择。

一条是加入考研大军,一条是进入某个知名公司工作,另外一天就是走选调生之路,到基层接受锻炼。

再三考虑后,林万东选择了第三条路,成为到家乡基层工作的一名选调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所以申请选调生,而没有选择留在大城市,是因为父亲去世后,他想到母亲一个人形单影只,想要离家乡和母亲近一点。

目前母亲在昆明和姐姐住在一起,依旧隔三差五到工地打工,出于母亲的责任和义务,她总想为三个孩子多积攒一些积蓄。

时间来到毕业季,毕业生们开始陆续离开清华校园。

在学校和当地政府的安排下,林万东也离开学校,顺利来到昆明市东川区工作,正式成为东川区委办公室中的一员。

曾经高考713分,被清华大学录取的林万东,毕业后又回到了土生土长的家乡云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相对落后的地方走出去又走回来,林万东看似回到了最初的原点,但其实这次的起点已经大有不同。

日后他的道路有着无限可能,尽管未来之事尚有变数,但至少他已经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自己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