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参考消息网援引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近日报道,美国参议员林赛·格雷厄姆表示,华盛顿“无法承受”听任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中取得胜利,因为这将意味着美国失去对丰富矿产资源的直接获取途径。报道称,格雷厄姆9日在接受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面向全国》电视节目采访时说,如果莫斯科赢得这场冲突,莫斯科将占有乌克兰的财富。格雷厄姆称这种前景是“荒谬的”,并表示如果这个“金矿”能够为美国所用,将会更好。

美国作为世界强国,拥有着最先进的武器,很多西方小国家根本无力与美国抗衡,在此状况之下,只能被迫性的屈服于美国,而对于美国来说,正是因为这样的屈服,使得美国越来越认为自身是真正的世界强国,是真正的霸主国家。所以不断的挑起其他国家之间的战争,不断的想要通过这种搅浑水的方式,掌控其他国家的局势,让世界各国都听命于美国。除了美国以外还有英国法国等众多北约国家,实际上这些资本主义国家都是如此,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断的侵害他国的利益。

近年来,美国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遭遇挫折,被视为国际形象的重大打击。拜登当局急于通过一场"外交战"来重振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领导力和影响力。乌克兰局势成为拜登施展"东山再起"战略的绝佳时机。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特别军事行动",引发了这场规模空前的欧洲地区冲突。美国立即介入,全力支持乌克兰,试图借此牵制俄罗斯,重塑美国在欧洲和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乌冲突表面上看是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的战争,就实际上而言,却是美国—欧洲—俄罗斯的三方博弈。表面上看,似乎是欧洲和美国一起援助乌克兰对抗俄罗斯,甚至马克龙的态度比拜登还要激进,一直嚷嚷着出兵和俄罗斯开战。但就事实而言,美国和欧洲是并不能完全等同的,甚至各有各的想法。这不,在拜登准备出发访问法国之前,接受了《时代》的采访,或许是因为年纪太大了,嘴上没有把门的缘故,他直接把心里话给说出来了:“乌克兰绝对不能输,并不是因为俄罗斯……”

俄乌冲突打到现在,许多答案已经摆在了明面上,例如:这个冲突的本质是西方阵营与俄罗斯之间的对抗。其实,从乌克兰撕毁了最初的俄乌和谈协议的那一刻起,就意味着乌克兰的命运早已不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了。眼下的乌克兰,进退两难,眼下的泽连斯基,很是慌张。可眼下,泽连斯基却收到了一个噩耗:拜登打破了对乌克兰幻想,美国和俄罗斯在某些问题上达成了一致。

俄新社5日报道称,《时代》周刊4日刊登了对美国总统拜登的专访。在采访中,拜登表示,乌克兰的和平愿景并不一定是让该国加入北约。对此,俄罗斯议员称,拜登的言论彻底打破了乌克兰加入北约的希望。根据《时代》周刊4日刊出的采访内容,拜登日前在白宫接受该媒体采访时被问及乌克兰的结局会是什么,那里的和平会是什么样的。拜登表示:“那里的和平意味着确保俄罗斯永远不能占领乌克兰。这就是和平的样子。但他接着称,“这并不意味着乌克兰将加入北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拜登坦言,倘若乌克兰在苦战中失利溃败,那将是一个"灾难性结果",不仅令乌克兰人民陷入更深的苦难,也将波及整个欧洲格局的根本重塑。根据拜登的预警,一旦乌克兰陷落无疑会动摇欧洲诸多国家,尤其是俄罗斯的邻国,对美国这个传统盟友的信心。届时,它们可能会倾向于寻求独立自主,不再依赖美国的保护伞。这无疑将极大削弱美国在欧洲地区的影响力。

可见,拜登的这番话指的是,乌克兰一旦战败,那么欧洲国家很有可能会获得更多的自主性,这股趋势将会从俄罗斯周边的国家开始。原因很可能是欧洲国家看到了美国无法“保护”自己的“盟友”,因此会对美国离心离德,而美国是无法接受这一点的,因此拜登当局也就无法接受乌克兰的战败。实际上,拜登的这一番话,其实也点明了美国挑动俄乌冲突的本质原因。美国挑动俄乌冲突,明面上是为了打击俄罗斯,但是实际上的目标其实是欧洲。

拜登还非常直白地表示,在今年11月总统选举获胜之后,他将确定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欧洲的未来。一个美国总统,明着说自己要规划欧洲的未来,何其嚣张。实际上,美国一直在干预欧洲,一直试图给欧洲指一条路,并让欧洲盟友按照自己指出的方向前进。俄乌冲突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本来欧盟和俄罗斯的关系越来越好,双方都从中获得了很大的益处,然后拜登就挑起了冲突,逼着欧洲和俄罗斯决裂,并站在对抗俄罗斯的最前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大言不惭地把乌克兰战败等同于失去对整个欧洲的控制权。由此可见,美国根本就没把乌克兰当成一回事,它真正的目的是想把俄罗斯和欧洲这两股力量彻底分隔开,霸占欧洲这块肥肉,将其完全纳入自己的版图。拜登的豪言壮语,实则暴露了美国对欧盟的一些心怀叵测。很明显,华盛顿方面根本不想看到欧洲独立自主,因为这将极大削弱美国在欧洲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可是时代早已不同往日。今天的欧盟已经强大到需要一个独立于美国之外的战略自主权。

俄罗斯方面迅速抓住了拜登的话茬,斥责美国这是公然插手欧洲内政,妄图操控欧盟命脉。克里姆林宫发言人更是直指美国挑拨离间,意在制造假想的俄罗斯威胁,从而为其在欧洲驻军寻找借口。欧盟内部则出现明显分歧。一些东欧国家公开质疑美国的动机,认为美国罔顾欧洲利益,将其当作私有附庸。但西欧国家如德法等则表现得相对谨慎,暂时未对拜登的言论做出太大反应,态度存在分化。就连美国国内,也有不少人对拜登的措辞表示不满。

总之,这场战争不仅仅是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的较量,更是美国与欧洲之间的一场心理战。拜登的言论,虽然引起了争议,但也为我们揭示了战争背后的复杂棋局。欧洲的未来是否真的会如拜登所言,由美国来规划?还是欧洲国家会找到自己的独立之路?总之这场战争不仅仅是乌克兰和俄罗斯的事,更是美国和欧洲关系的一次大考。美国能不能继续当欧洲的“大哥”,就看他们接下来怎么出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