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计划在十年内发射一颗“人造星”,这一前所未有的任务将有助于解决宇宙中的诸多重大谜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兰德尔特”任务

该任务被称为“兰德尔特NASA空间任务”,旨在于2029年初将一颗人造星送入太空。它大约位一个面包盒大小,配备八个激光器,能够在地面望远镜的观测下模拟几乎任何类型的恒星或超新星。

该任务以已故天文学家阿洛·兰德尔特(Arlo Landolt)命名,他在建立广泛的恒星亮度目录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NASA在今年2月正式批准了该任务,整个项目预计将有大约30人参与,预算约为1950万美元。

任务目标与意义

通过模拟恒星,这颗人造星将帮助天文学家改进对真实恒星的研究方法。该人造星将被放置在距地球表面22,236英里(35,785公里)的同步轨道上,这意味着其速度将与地球自转速度匹配,因此在夜空中看起来像是固定的点。

这颗人造星的亮度将比人眼可见的亮度低100倍以上,但对于配备数字相机的中型望远镜来说,将很容易观测到。

兰德尔特任务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天文学家计算遥远恒星的绝对通量校准,即测量恒星发射的光子数量。这一测量目前很难准确确定,因为大气干扰会改变地面望远镜观测到的光线,同时除了太阳之外,没有其他恒星作为绝对通量校准的参考点。通过控制光子输出,这颗人造星将提供一个可靠的参考点,使天文学家能够更准确地确定恒星的绝对通量,精度可提高到目前估计值的十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地面与太空技术的结合

四台地面望远镜将专注于观测这颗人造星,分别是乔治梅森大学的0.8米望远镜、夏威夷凯亚天文台的UH88望远镜、帕洛马天文台的黑尔望远镜,以及正在智利建设中的、预计明年开始扫描天空的维拉·C·鲁宾天文台。这种结合地面和轨道技术的任务在现代尚属首次。

通过兰德尔特任务,NASA将继续在天文学研究领域开拓创新,为探索宇宙提供更多宝贵的数据和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