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海迪士尼乐园盛大开园,同时也标志着在一张白纸上建成的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正式向社会公众行使功能。时至今日,2023年度假区年客流量已达2560余万。如今,他们又开始了一项新的宏大计划——在一张白纸上继续建一座“东方乐城”,预计每年将为度假区新增1000万游客。

记者 | 阙政

欣赏阿根廷舞者热力四射的探戈;和孩子们一起用力敲打皮纳塔(piñata,拉美传统节日装饰),感受被糖果洒满一脑袋的童趣;请乌拉圭的调酒师来上一杯开胃酒,跟着墨西哥美食家学做塔可饼和辣肉卷;翻一翻拥有南美洲最大图书馆的智利出版的图书,伴着书香品一品哥伦比亚咖啡豆;让一曲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秘鲁排箫《山鹰之歌》将思绪带往高远之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斯特购物村“拉美风情”嘉年华

你也许会以为这是在环游拉美的途中——但其实不需要搭乘长达二三十个小时的飞机——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6月 15到18 日,作为“一带一路”电影周的重头戏之一,“拉美风情”嘉年华在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比斯特购物村盛大开启,“足不出沪”就能体验环游拉美的快乐。

魅力魔都plus魔幻拉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年“一带一路”电影周海报。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进入第十一个年头,也是上海国际电影节发起“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创设“一带一路”电影周六周年。六年来,越来越多中国年轻电影人,通过联盟平台,将中国故事带到海外各大电影节——埃及开罗国际电影节、加拿大温哥华电影节、匈牙利米什科尔茨国际电影节、爱沙尼亚塔林黑夜电影节、菲律宾奎松城国际电影节、伊朗曙光旬国际电影节、孟加拉国达卡国际电影节上,伴随着中国影人和影片的精彩亮相,无数中国故事被带到世界的注视之下,成为世界深入了解中国的窗口。

六年来,“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不断壮大,从首批29个国家的31家电影机构发展至现今48个国家、55家机构。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电影人、行业代表加入联盟活动,以影会友,开展多元合作,共谋发展未来。每年上影节,我们都能看到联盟成员代表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杰出电影人,在论坛和大师班上,向中国年轻导演和观众分享创作经验与心得。

而“一带一路”电影周,作为上影节与浦东新区合作的一项重要活动,也已经在度假区连续举办了六届。相比往届以电影展映、影人交流为主,今年的“一带一路”电影周活动继续创新,延伸出全新的“拉美风情”,让度假区的“文旅商体展”融合为浦东乃至上海增添新的样本。

说起拉丁美洲,众所周知,这里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圣地,《百年孤独》《上帝之城》《生命之树》等代表性文艺作品中,超自然元素与现实冶于一炉,充满对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寓言式表达。多种语言和文化传统所呈现的多元性也时常见诸艺术创作,精巧复杂的叙事结构和丰富的隐喻,使人为之着迷。

今年,拉丁美洲的故事将跨过时空的边界,在6月的上海焕发光彩。来自墨西哥、巴西、哥伦比亚、智利的四部影片,以各自独特的电影美学和叙事风格,将属于拉美土地上的动人故事讲述给上海——浦东新区在多个核心地段开设“望江驿”,以电影展映和文化沙龙的形式,让市民一窥拉美文化。

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内的比斯特购物村,更会迎来“拉美风情”嘉年华活动——除了开头提到的丰富体验,还有“拉美快线”巡游巴士,从市区驶往比斯特购物村,一次get到魅力魔都与魔幻拉美的双厨狂喜。

六年,促进世界文明交流初心不改

六年来,度假区和上影节的合作不断深化,从电影观赏延伸到文旅体验,从电影人圆桌论坛扩展到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步步为营背后,是度假区管委会一颗不改的初心。

“大家都知道迪士尼乐园落户在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度假区因迪士尼而生,因迪士尼而兴。记得2016年6月16日迪士尼正式开园时,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希望迪士尼为促进中美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促进世界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作出贡献。”浦东新区区委常委、度假区管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金梅说,“我们以总书记贺信精神作为度假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也一直在思考,除了迪士尼乐园之外,还有没有更多的产品、更丰富的业态,能够把总书记的要求进一步深入贯彻,在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上,发挥好上海浦东的龙头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金梅(中)介绍度假区文旅发展情况。

一个多世纪前,迪士尼还是一家动画公司,由于创造了众多脍炙人口的动画形象和电影,形成了众多为大众喜爱的IP,50多年后,以大家所喜爱的IP形象建成了第一个迪士尼主题乐园。这给了度假区很大的启发:上海是中国电影的奠基地,上海国际电影节又是中国唯一的A类电影节,在全世界都很有影响力,而浦东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热土,如今又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发挥桥头堡功能——度假区与上影节“一带一路”单元的合作,既是水到渠成,也能从电影这个小切口入手,与迪士尼互相丰富业态,从而持续发挥浦东的桥头堡作用,持续向长三角乃至全世界输出优质文化,为国家的外交倡议,也为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再立新功。

“‘一带一路’电影周很好,可是又太短。我们一直在思考,怎样把电影周的效应溢出到其他领域,通过跨界进一步扩大影响。”在金梅看来,不只拉美电影作品是文化的展示,他们的传统习俗、歌舞艺术、饮食习惯,同样也都是地域文化的一部分,“就像中国的餐饮文化、国潮品牌,都承担着文化交流的功能。我们也想不断拓展文化交流的边界,依托拉美电影文化,延伸到他们的风俗、餐饮、品牌、演艺……把‘文旅商体展’高度融合,为游客设计出一条‘强文化内容’的旅游动线,以旅游为载体,让游客在不知不觉中就能沉浸式感受到别样的文化体验——这就是我们打造‘拉美风情’嘉年华的初衷”。

比斯特购物村本就是国家认证的4A级景区,是度假区内商业与旅游结合的典型业态,平时就有很多游客来此地“买全球”,赏湖景。而今“拉美风情”嘉年华载歌载舞,美食飘香,既有在进博会徜徉国别馆看尽世界名品的大开眼界,又有感受拉美民俗风情的独特文化体验,可谓声色艺多频道气氛拉满,将“一带一路”电影周活动内容让更多人能看到、听到、闻到、吃到,全方位体验到。

“今年是中巴建交五十周年,我们的‘拉美风情’嘉年华活动也邀请了中外影人共同参与。市委市政府要求度假区要‘建设具有示范意义的国际旅游城’。我们把这个目标细化为三大功能——打造‘国际休闲度假引领区’‘中外文化交流的枢纽港’和‘国际文化创新的策源地’。”金梅表示,“可以说‘拉美风情’嘉年华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希望借此契机推动文旅商体展融合发展,促进‘一带一路’国家文化共赏和民心相通。”

科技赋能,幸福文旅

世界电影人齐聚的高峰论坛,一直都是上影节的一大亮点。今年,上影节“一带一路”电影周期间,将举行“智享文旅·影耀乐城——2024数字赋能幸福文旅高质量发展论坛”,首次将数字科技与文旅发展趋势旗帜鲜明地融合在一起。

“最近这几年数字赋能带给影视行业的影响,大家有目共睹,变化实在太大了——我们原本熟悉的电影工业流程正在发生巨变:虚拟摄影棚里各种场景都能还原到逼真,网络同步能实现边拍边制作生命周期大大缩短。前不久‘文生视频’AI‘Sora’的出现,更让人感受到未来这个行业可能发生的颠覆性革新。”金梅感叹,“虽然用几个关键词就生成一部电影,可能言之尚早,但技术迭代飞快,AI会被训练得越来越聪明——这也让我们反思,到底什么是人类的根本价值?人不能被技术取代的,应该是TA的人文思想,TA对世界的关怀,和TA独特的创意。技术的发展实际上是对人类创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的影视作品,一方面更能利用科技来实现降本增效,另一方面,需要人类去赋予它更大的想象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科技发展为文旅带来全新体验。图为迪士尼小镇“超体空间”内的VR体验项目。

在5月17日召开的全国旅游发展大会上,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旅游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旅游业从小到大、由弱渐强,日益成为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成功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中国旅游发展之路。”

这预示着文旅发展即将进入新的高度。在金梅看来,“数字科技不仅会改变电影本身,对文旅产业的影响也已经非常大了。以迪士尼乐园为例,每一个景区都是电影IP的数字转化和迪士尼故事生动再现。游客在‘疯狂动物城’的景点坐上全地形警车,感受到身临其境的追逐,在‘加勒比海盗’景点感受到沉浸式的海盗历险,在还原电影场景和故事的过程中,尖端科技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比如‘疯狂动物城:热力追踪’里运用的无轨乘骑技术,几十辆车要在没有轨道的前提下,实现不同轨迹的追逐,每辆车上都有几百个传感器,才能让车辆按照既定轨迹行驶,又彼此保持安全的距离,这是非常前沿的技术。再比如‘疯狂动物城’里的北极熊保镖、豹警官、牛局长,都是‘机械动画人偶’,面部表情细微到眼睛的转动,都能自动化控制。迪士尼的WDI团队(Walt Disney Imagineering,华特迪士尼幻想工程,负责设计、开发和建造世界上所有迪士尼主题乐园及度假区)又叫‘幻想工程师’,他们有着非常多的创意,而科技能让他们的奇思妙想全部成真。”

去过迪士尼乐园的游客可能都有相似的感受:每次一踏进迪士尼,脚步也会不由得变得轻快起来。从迪士尼花车巡游、城堡夜光幻影秀到乐趣十足的游乐项目,乐园内的每一处体验都给人恰到好处的感觉——实际上,这些好的体验都是有原因的,你踏出的每一步幸福感,背后都有科技含量——巡游是迪士尼朋友走到哪里,哪里的环境乐声才会响起;夜光幻影秀和烟花表演也全部由电子控制,精确到毫秒;此外,当你一走进迪士尼小镇就感觉“浑身班味都淡了”,也是因为小镇上轻柔却打动人心的背景音乐,不知不觉就将你带入了唐老鸭或者阿拉丁的神奇世界,倍感放松。

“我想将来的文旅产品,仅仅满足游客感官刺激是不够的。任何产品都要有丰富的内容,能够触达心灵,让游客内心产生共鸣,激发人性的美好。就像总书记说的,一切文旅产品的最终目的,都是致力于大家的生活幸福。”

东方乐城:永不落幕的无界舞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方乐城”效果图。

2016年,上海迪士尼乐园盛大开园,同时也标志着在一张白纸上建成的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正式向社会公众行使功能。时至今日,2023年度假区年客流量已达2560余万。如今,他们又开始了一项新的宏大计划——在一张白纸上继续建一座“东方乐城”,预计每年将为度假区新增1000万游客。

规划中的“东方乐城”位于度假区南部,与迪士尼一河之隔,总面积2.77平方公里,规划建筑220万平方米。在功能组团上,东部科技文化体验活动区以数字内容研发创制为主导,中部文化演艺体验区将形成文旅商业体验、文化演艺、主题酒店三个功能区域,西部康体活力区将云集度假酒店、滨水商业娱乐、高端居住和生态度假休闲。建成后,她将和迪士尼乐园一起,共同构成人人向往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坐落于改革开放前沿的浦东,度假区承载着中外文化交流枢纽的重大使命和功能。”金梅告诉记者,“我们将努力把度假区打造成为世界优秀文化集聚展示的大平台,文化交流的大码头,让游客不出上海、不出国,就能领略中华五千年的优秀文化和世界各地的文化风情。”

敢于做这样大手笔的规划,度假区自然有她的自信之处——2023年,度假区累计接待游客2562.7万人次,较2019年增长

44%,旅游产业总收入185.11亿元,比2019年增长 84.2%,双双创历史新高。依托“顶流”优势、便捷交通、巨大的品牌影响力,还有“六分蓝绿四分城”的特色周边生态,度假区已经成为市民休闲娱乐和中外游客的首选地、“体验经济”的示范区和国际文化交流展示的重要窗口。在这里打造“东方乐城”这样一个“永不落幕的无界舞台”,更是相得益彰。

“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上海时强调,上海要‘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大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度假区作为以文化为魂的功能区域,必须在打造文化自信自强的上海样本、开创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新局面的战略使命中承担重任。”金梅介绍,“上海是冲积平原,没有名川大河,历史古迹也相对有限,要完成好这样的战略使命,就必须另辟蹊径——我们的底气就是中央对上海的改革开放和科创中心的战略定位——‘东方乐城’的东部会布局以数字内容创制为主导方向的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一百多家高科技企业正在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以行业头部企业‘幻维数码’为例,它在建筑光影秀、VR实景应用、沉浸式空间、线上交互、XR虚拟技术应用等领域有很多项发明专利,一直走在产业前沿,是上海市科技小巨人企业。整个度假区就是数字技术最好的商业应用场景,在度假区规划了‘前店后厂’的产业布局,让‘创意—研发—制作—展示—商业应用’在整片度假区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让科技赋能旅游产业,培育新质生产力,让好的创意能够第一时间投入商业运用,而且都是‘首演’、‘首秀’。大家都知道目前AIGC的基础在于大数据和大模型,我们每年数千万的游客就是终端数据技术,会根据游客的终端反馈不断更新迭代,优化完善产品质量和品质,借助科技优势,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东方乐城’将会是永不落幕的无界舞台,因为她永远在持续更新,让全球各地游客每次来度假区都有全新的体验,来了不想走,下次还想来。”

未来的文旅,可能是:只要你想得到,你就能体验到。科技能带着你上山下海,探古访今。在“东方乐城”这样一个融汇东西方文化的集成之地,可能上一秒你还在细细端详敦煌洞窟里的飞天,下一秒就在古埃及神庙中穿越。

她会成为中国的“奥兰多”(美国主题公园之都)吗?金梅说,度假区未来的业态会比奥兰多以美式主题公园为主的样式更丰富:“度假区‘一核四片’,除了迪士尼核心区,北片区定位为自然生态休闲度假区,西片区定位为东方人文体验区,充分发挥横沔老街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东方人文神韵;东片区定位为国际交往和文化交流区;而‘东方乐城’所在的南一片区定位为城市休闲度假胜地,我们希望她能实现三大功能——高品质度假休闲、潮流型活动体验和国际化文化创意。”

曾经,上海迪士尼乐园的开放让外地游客在上海的平均停留时间从2天延长到3天。未来,国际旅游度假区的愿景是——让这3天,再+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凯特王妃终于要露面了,选择这个活动复出大有深意

苏纳克吻别梅洛尼,人家想着乔·拜登,并不悄悄,普利亚之会终究要散!

吴谨言回归复仇剧,《墨雨云间》凭啥让于正又火了?

版权说明

新民周刊所有平台稿件,未经正式授权一律不得转载、出版、改编,或进行与新民周刊版权相关的其他行为,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