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来,人们对寒门学子的印象都是低调、谦卑,学习时沉得住气,学有所成时也不骄不躁。

然而,2018年横空出世的寒门学子单小龙,却偏偏打破了人们的固有印象。当时,他是他们考场第一个走出来的高考生,在面对记者的采访时,他毫不掩饰自己的自信与张扬,轻松丢下一句:“就这垃圾题目,还想阻止我打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言罢匆匆离去,把一群人的讶异抛在脑后。随后,他的这段采访在网络上迅速发酵,人们纷纷戏称他为“最嚣张高考生”。

一些不善的评价也随之而来,有人说他一看就是个学渣,高考确实阻止不了他去打工;有人说他纯粹是想搏眼球、出风头,现在狂过了,未来一辈子都得在工地搬砖。

但这些声音,单小龙一句都听不见,那时的他,真的忙着在工地上搬钢筋;他也看不见网上的评论,因为他身上只有一部很破旧的按键手机,压根不能上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莫非,他真的被人们言中,就是一个大言不惭、只配搬砖的学渣?高考成绩出来后,他到底考了多少分?

1

2000年出生在宁夏西吉县马嘴村的单小龙,是个不折不扣的00后。不过,他和大多数养尊处优的00后孩子不一样,他的生活里,从没有游戏机、电子产品,有的只是奋力学习、干不完的农活。

单小龙一家,是村里出了名的贫困户。父亲早年间摔伤了腰,导致腰间盘突出严重,干不了什么重活,只能和母亲一起打打零工,帮人干点农活赚钱,收入微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家里一共三个孩子,大儿子单小东早早担负起家里的重任,仅读完初中就外出打工补贴家里。二女儿单秀霞和小儿子单小龙,由于成绩一直不错,就被父亲督促着专心读书。

父亲单贵德,深知自己祖上几代,包括自己和大儿子,都是吃了没文化的苦,只能干些苦力活,所以他下定决定,一定要让两个儿女读出点名堂来。

单小龙原本就在本村读的小学,但因为办学条件比较差,连英语课都没有,单贵德就琢磨着,要把单小龙转到5公里外,邻县一所好点的学校里去。

然而却因为不在一个县,遭到了该学校的拒绝。单贵德不死心,拉着校长说了好几回,说他对自己儿子有信心,绝对是个值得培养的好苗子,校长这才答应让单小龙入学试试。单小龙的确没让他们失望,入学没多久,他就以全年级第一的成绩,成功留在了这所学校。

那时的单小龙不过才10岁左右的年纪,单贵德不忍心他走那么远的路去上学,便咬咬牙,从一家人的生活费里挤出900块,买了一辆二手摩托车,每天接送单小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光是换学校也还不够,单贵德对单小龙的英语抓得很严,他知道学英语对孩子未来去到外面的世界来说很重要,便让单小龙每天晚上一遍遍地抄单词。

单小龙知道父亲这么严格、这样付出都是为了自己好,所以从来不敢有一句怨言,更不敢有所懈怠。但偶尔还是有考试失利的时候,五年级的一次考试中,单小龙考了班上第五名,父亲以为他偷懒没用功,狠狠打了他一顿,他也咬牙不吭声,自愿接受惩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之后,他向父亲保证,之后的考试一定会考多少分考多少名,单贵德这才放下心来。

2

单小龙没有辜负父亲的期待,小升初时,他以全乡第一的成绩考进了邻县的隆德二中;中考时,又以全县第五的成绩考进了宁夏最好的高中银川一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考上这样好的高中,父亲单贵德很是高兴,一家人欣喜之余,又忙着给单小龙愁学费、住宿费、生活费和路费。

怎么算,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单小龙这时候已经非常能理解家里人的艰难,和他们对自己的付出了,他想着,不管读什么高中,他都会尽己所能,考上好的大学。

为了给家里省钱,他第一次违逆父亲,说自己不想去银川一中,就在离家近的镇上上学好了,这样他也不需要那么多额外的费用,平时还能帮家里干干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谁知,他这个想法刚一说出来,单贵德就怒了,他气得浑身发抖,忍不住狠狠打了儿子一巴掌,他这么多年来,拼尽一切就是想给单小龙提供最好的教育,现在明明已经靠实力考上了,怎么能不读?

打完单小龙,单贵德马上又感到心疼,于是拉着儿子坐下来,两个人好好沟通了一番,理解到父亲的心意后,单小龙最终决定,还是去银川一中就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中入学前,单贵德还把自己用了三年的按键手机,送给了单小龙。这只严重过时,还破旧不堪的手机,一般人肯定看都看不上眼,却是单贵德眼里的宝贝。从前在外打工时,他用这部手机和家里的孩子们通话;现在手机给到单小龙,就可以方便他联系家里。

在此之前,单小龙从没碰过手机,拿着这个手机上学后,单小龙也知道它和其他同学用的智能手机,有着天壤之别。常常有同学想和他互加微信,也加不成。

但单小龙不在乎,这部手机能够打电话,还能够当闹钟,这两个功能对他来说,完全足够了。他没有时间玩手机,每天早上5、6点就起来温习功课,夜里也常常学习到12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即便这样,他还是对自己不满意,觉得自己有些懒惰。因为他知道,身边很多同学,经常学习到深夜1、2点。

不过,单小龙也只有在学习的努力程度上会跟人比较,但学习成绩他却不爱比。在他看来,他只用和自己做比较,认清自己每门功课的短板在哪里,再给自己制定每日计划,一点点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突破自己就好了。

除了学习,单小龙对吃穿都不上心,他不买新衣服,吃饭也不挑食。高中三年,单小龙只吃学校食堂的大锅饭,因为米饭便宜,一块五一碗,他通常会点上两碗,再加一个三块钱的菜,一共6元他能吃很饱。

每到放假,单小龙总是第一时间返回家里,拼命给家里干活,收粮食、耕地、除草……他什么都干,大包大揽地,好像要把平时没能分担到的活,一口气干完才罢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很多事情上,单小龙虽然表现出来的是不在意,但他不是不懂。他也曾思考过,为什么人们的贫富差距这样大,看上去每个人其实差不了太多,但家庭环境为什么就天差地别的?

后来他想明白了,与其纠结这些,不如靠自己的努力,让家里人的生活变得好一点,这也就足够了。

3

高考前,单小龙心里已经很有把握了,他觉得自己是能够考上清华北大的,但他不敢提前把话说得太满,只和父亲说:“全国前十的大学我肯定是能考上的,这个您不要操心。”

2018年6月7日,在高考考场里坐下的那一刻,单小龙的内心很平静,他心无杂念,全心投入到答卷中。试卷上的题目,几乎没有能够难倒他的。三年里,他实在做了太多题,该记的、该背的,他全部烂熟于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次日下午,当他顺利答完最后一科英语时,离收卷时间竟还有好一会儿。他仔细检查了一遍试卷,确定没有任何需要修改的地方后,就直接起身交卷了。

走出考场的时候,单小龙浑身上下有种说不出来的轻松,他迫不及待想要赶去哥哥干活的工地,争分夺秒先把学费赚来再说。

所以,当记者在门口拦下他,采访他对高考考试题目的看法时,他脱口而出:“就这垃圾题目,还想阻止我打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一刻,他的自信是真的自信,快乐也是真的快乐,所以笑容一直挂在脸上。

考完的第二天大清早,单小龙就跟着哥哥一起,去工地里搬钢筋了。空着肚子搬上两三个小时,才是早饭时间,就着一瓶水,匆匆往嘴里塞进5个素馅的包子,单小龙又马不停蹄地忙碌起来。

那段时间,单小龙每天要跑两百多趟,一共搬运12000斤的钢筋。累得精疲力尽,也不肯吃肉包,因为素馅包子要比肉馅便宜3毛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考分数出来那天,因为家里没电脑,单小龙破天荒去了趟网吧,当看到676分的成绩出现在眼前时,他还是感觉到了抑制不住的兴奋。这个分数,和他预估的差不多,他终于有把握报考清华了。

当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寄来时,单小龙还在工地上干活,收到快递员的电话后,他立刻请了假,亲自去把录取通知书拿回来。然后马不停蹄地赶回家中,向父亲分享这个喜悦。

单贵德用自己那双苍老的、因经年累月劳作而布满裂痕的手,轻轻抚上这张珍贵无比的录取通知书,不知不觉,已是老泪纵横。单小龙看着这样的父亲,也是感慨万千,他想,还好,他没有辜负父亲的期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

考上了清华,单小龙的学费依旧是家里的大难题。两年前,二姐单秀霞也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银川医科大学,那时家里也是拿不出钱来,在当地申请了助学贷款,才得以顺利入学。

尽管单小龙一整个暑假都在工地干活,但每天的收入也仅在100元左右,想要凑齐学费、路费、学杂费,还是差了一大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单贵德曾考虑过,如果单小龙的助学贷款办不下来,就把家里养的牛给卖了,好歹能凑几千块,但一家人之后的生计也成了问题。

好在,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贷款还是顺利办了下来,单贵德再将手里借来的钱凑一凑,加上单小龙自己打工赚来的钱,单小龙终于可以入学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去到清华后,单小龙一如既往地节约,在刻苦的学习之外,还通过勤工俭学,来减轻家人的负担。因为知道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他连水果都舍不得买给自己吃。

当初,他为自己选择了电子信息类专业,也是因为听说这个专业就业前景比较好,他希望自己能够早日学有所成,回报家里。

清华大学的课业并不轻松,单小龙学习起来的压力,并不比从前少。在课余时间,勤工俭学之外,他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学习上,大量刷题,练习英语口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他在那段时间,也一再思考着,自己将来要做一个怎样的人。虽然他也想多挣点钱,但挣钱也不是唯一重要的事情,他觉得,能改善家里情况,让一家人过得好一些就行。

如果可以,单小龙更想在赚钱之外,可以为振兴家乡出把力,或者回报社会。

2021年,单小龙选择了参军,为守护国家出一份力。高中时他就已经是半个军事迷,学习之外最爱看的就是军事杂志、军事书籍。大学生征兵的机会摆在眼前时,他想也不想,第一时间就选择了报名。

顺利入伍后,单小龙正式成为了一名人民海军,每天都在部队接受严酷的训练,磨练自己的体能和决心。一年下来,他的皮肤黑了,身体素质也变好了,眼神里透露出坚毅的光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的单小龙,每每回想起父亲当初的坚持,在学业上对自己的严苛,都会被父亲的一颗爱子之心所感动。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单小龙能走到今天,实现人生的逆袭,除了自身的努力,更离不开父亲的眼界和支持。

是父亲用自己的言行告诉他,能改变自己命运的只有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