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2年10月份开始推行的个人养老金制度,到现在为止,权威数据表示开户人数已经超过6,000万户。因为个人养老金开户之后,如果每年缴入1.2万元,是可以对应个人税率进行税务抵扣的。对于很多缴个税的纳税人来说,开个人养老金专户是有着经济动力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如果不需要利用个人养老金每年1.2万元的税收优惠抵扣额度,那么是不是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的积极性就会降低?这个推论让国家出台的个人养老金优惠政策,成为了一个现实鸡肋。如果需要抵税就开户,如果不需要抵税就不开户。最终这个税优政策掩盖了个人养老金真正想起到的核心养老作用。

那么我国有多少需要缴纳个税的人呢?自从个税起征点调整到每月5000元以上,这个数据到目前没有一个权威统计。有人说,2022年度在抵扣各项税优政策后,仍然需要缴纳个税的人数为6,500万人。但是也有人说现在需要缴纳个税的人有1.77亿人。但是德先生认为可能6,500万人是一个相对准确的数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个税起征点提升到每月5000元以上,再加上有着多达七项的个税优惠减免政策,另外还有税前加计扣除的五险一金。那么对于很多劳动者来说,假如有着完善的社会保障,那么如果月收入在税前1.2万元以下,在第2年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后,可以全额退回前一年预缴的个税。

那么全国能有多少每月平均在税前1.2万元以上的劳动者呢?对应国统局的人均收入数据,还在几千元的情况下,那么合理推论,可能需要税优政策的劳动者为6,500万人,有可能是一个比较准确的数据。

我国建立三个支柱的个人养老体系,就是希望劳动者在退休之后,不仅仅只依靠社保养老金,社保养老金仅仅只想作为最低的生活保障,更希望依靠个人商业养老金进行养老。但是现在即使开户人数达到6,000万户以上之后,后续继续增加开户人数的动力会不会不足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现在6,000万户开设之后,又有多少劳动者每年会拨入1.2万元进入到账户之中呢?资金拨入率,也就是缴存率之前有数据说仅仅只有22%。这可能是后续急需提高的指标。很多劳动者开了户,但是每年不拨入1.2万元。即使拨入的1.2万元,也没有有效地将其购买个人养老金产品,那么也只能得到活期存款利息。个人养老金体系没有起到真正的养老规划作用。

劳动者在划入个人养老金1.2万元入户之后,需要定向购买包括理财、储蓄、保险、基金四类。用于提升每年1.2万元的收益,在自己退休之后可以起到个人养老商业保障作用。目前国家人社部统计现在个人养老金专项产品有762款,其中储蓄产品465款,基金产品192款,保险产品82款,理财产品23款。

劳动者真的应该购买哪类产品呢?如果是为了将来退休后养老保障之用,那么肯定希望资金可以安全可靠的增值,不能去冒风险。而基金和理财产品是不保本不保收益的,有可能发生亏损本金的风险。同样2023年试行一年也体现出,亏损面比较大,亏损额也比较高,亏损比例也相对比较惨重,所以建议劳动者不要碰这两类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定期存款产品保本保利息,是可以选择的。但是现在存款利率不断在下行,收益也逐渐在降低。目前整个年化利率都低于2%以下,中期来看还会持续降低,所以购入定期存款产品收益相对比较低。

目前个人养老金的保险产品,基本上都是复利为3%的年金产品。签订合同之后,每年自动扣除1.2万元,而且保证一年化3%未来增值,与生命等长。确定的收益在保险合同中会明确说明。这可能是在目前个人养老金四类产品中,收益最高,也最安全的产品了。这才是个人养老金账户真正为每一个劳动者应该起到的养老规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