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离婚了,孩子不跟我,我也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

谭乔只是苦笑着说出,随即摊了摊手,眼神黯淡下来,无奈地叹了叹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谁能想到,当初他可是凭借着模样帅气,性格幽默,而一时间风靡全国的“网红交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谭乔曾顺风如意登上事业“神坛”。

以一己之力“救赎”了芸芸苦难民众后,为何却又选择“自砸饭碗”,“消失”在了大众视野之中?

从曾经的“星光”璀璨沦落到险些要受牢狱之灾。

满心装着民众的交警谭乔究竟经历了什么样心酸过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才”谭氏“梦工厂”

谭乔的“天才”属性,或许就是从那一天被发掘的。

2004年这一天,领导把谭乔叫到办公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成都电视台和我们交警部门要办个节目,要宣传《道路交通安全法》,这个任务交给你了。”

“我是干交警的,做不来节目。”谭乔想都没想,一口回绝。

做交警,是谭乔从小就有的梦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要在车水马龙中做一个“守护神”, “消灭”交通事故,挽救那些本不应该逝去的生命。

谭乔的确也是这样做的,自1995年加入交警队,他兢兢业业,对待工作一丝不苟。

出警最早的是他,归队最晚的也是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鲜少参与到同事团建中去,永远奔波在交通宣传的路上。

谭乔那近乎“偏执”的“一腔孤勇”与同事们比起来,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有一次,交警队里,有个同事的家人在路上违反了交通规则,被谭乔抓了个现行。

同事打电话给他,让他睁只眼闭只眼算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却斩钉截铁拒绝:“不能搞特殊,交警的家人更应该以身作则!”

同事气急了,大骂谭乔死脑筋,不知变通。

但这份“死脑筋”,却意外得到了领导的赏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领导敲了敲桌子站起来,背着手,望着谭乔说:

“你这个愣头青,这可是个好机会,你想想,你现在一天出去才劝导几个人?如果节目做起来,你帮助的是全成都的老百姓,甚至是全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领导的话萦绕在谭乔耳畔,他思索了一番,决定接下这份特殊的“任务”。

2005年3月28日,谭氏“梦工厂”——《谭谈交通》问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恐怕谭乔本人也不知道自己竟会有如此高的主持天赋。

虽然他本职是个交警,但却拥有着“天才级别”的临场反应能力及观察能力。

他本身拥有幽默风趣的性格,总是给老百姓用喜闻乐见的讲解方式来宣传交通法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谭乔深入到底层百姓的生活中进行访谈,让每一个节目观众为之动容。

大家在学习了交通法规的同时,跟着谭警官走近不同人物的故事。

观众们体味着人间疾苦,世事艰辛,也激励着自己奋发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1年的一个夏日,谭乔照例在街上进行执法。

这时,一位骑电动车载鞋盒的大爷吸引了谭乔的注意。

只见鞋盒层层累加起来,足有两米多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爷在路上一摇一晃地骑行,危险极了。

“警官,你不要抓我,我没用电动车载货,你看嘛,我的货都是背在身上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爷见到谭乔后连忙从车轮都被压扁的电动车上下来,摇摇晃晃地想要站定,却怎么也直不起来。

那两百多个鞋盒都是绑在大爷的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谭乔扶定大爷,叹了口气:“大爷,你这么做不可取啊,太危险了,出什么事的话,子女该多担心啊!”

大爷只是低着头:“我儿子20多岁了,是脑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你妻子呢?不出去工作吗?”谭乔愣了愣。

“二级残疾,一家子全靠我,我运这一趟也就几十块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谭乔沉默了,最终没有处罚他,耐心给他讲了法规,递给他一本《道路交通安全法》。

是啊,若不是逼不得已,谁愿意做这样危险的“活计”呢?

在《谭谈交通》里,他耐心倾听用三轮车载货的“福贵”大爷的凄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厌其烦地劝说成华大道的“二仙桥大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开导着被亲人抛弃的“气球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谭谈交通》在谭乔的主持下,显然已经不是一档简简单单的普法节目,更是一档浇灌着爱的栏目。

这个节目也因此如浪潮般席卷全国,一时间传遍大街小巷,成为四川电视台唯一一档具有全国知名度的节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谭乔也变成了家喻户晓的“谭警官”。

《谭谈交通》是一档“奇迹节目”,给予了许多底层民众一个发声的机会。

谭乔用自己的方式筑着梦,治愈着他人,“微调”着社会。

虽然这个节目使谭乔声名大噪的同时,但同时也给他带来了许多困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人“鹤立”,众人“远离”

出名后的谭乔,一举一动都受着全社会的关注,他被诽谤,被侮辱,被网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谭乔后来在采访说道,有一次他在出警的过程中看到道路拥堵,他匆匆忙忙把车停在路边,前去疏导交通。

却不知却被网友拍了一张停车的照片发到网上。

不明真相的网友开始“看图写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哟,谭警官也会乱停车啊。”

“教导别人的时候是一番模样,结果自己却不遵守。”

“有特殊权力就是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网友所谓的“口诛笔伐”愈演愈烈,甚至惊动到了谭乔的单位。

单位极其重视这件事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让谭乔就这件事做了一个工作检讨。

谭乔无奈极了,没想到自己的一个“为民行为”却被无限放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这样的事,仍然一桩接着一桩。

谭乔正准备去上班,看到小区门口有许多业主聚集在一起。

热心的谭乔准备上去问问情况,原来是小区业主在就一些事情再维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谭乔便跟随着业主,准备去派出所说明情况。

没想到在路上的时候却被拍了下来,大家又开始肆意造谣。

“谭警官被抓了!”

“谭乔作为交警还带头闹事,果真是有两副面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屏幕前网友的愤愤谣言谭乔深感受伤,百口莫辩。

而身边同事的不理解更让谭乔悲痛万分。

由于谭乔同时在做交警和主持人,无法像其他同事一样面面俱到。

甚至有时候无法和同事们一起出勤,同事常常指责他目中无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一次,谭乔想请同事们吃吃饭,诉诉衷肠,缓解下同事关系。

可谭乔去到预先订好的饭店后,发现几十个人的的单位,来的人却寥寥无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这样,谭乔和同事之间变得愈发疏离起来。

他的“坚定前行”似乎使他变成了“另类”,变成了“特立独行”。

谭乔的筑梦之路,走得愈发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热爱,所以坚定拒绝

“很多次,我想要不就算了吧。”

谭乔不止一次的想放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一想传播交通规则的初心,想到那些在生活中挣扎的人们,他咬咬牙,决定坚持下去。

经历一番寒彻骨,梅花迎来扑鼻香。

谭乔的坚持使节目愈发红火,他听民心、亲民意的形象也深入人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许多的电视台想挖墙脚,谭乔成为了电视台的香饽饽,综艺邀约不断。

2017年著名综艺节目《天天向上》也邀请他参加了节目录制。

谭乔在做客北京电视台《真情耀中华》之后,电视台更是给他开出6万月薪的高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这一切,谭乔却想都没想,一口回绝:“我是交警,我要为成都交警争光!”

事实也的确如此,谭乔说到做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名气愈来愈大,他还是那个每天骑着摩托车,无论烈日当空,还是雷雨交加,都穿梭在成都的大街小巷的谭警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谭乔心中有爱,所以他乐此不疲。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切好像慢慢变了味。

他也似乎被拷上了枷锁……

一腔赤诚,反被攻击致郁

生活中的压力已经把他压得喘不过气,而这一次的网络暴力却是把他击倒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好像看见谭警官了,这个人经常出入酒店,好像是出轨了。”

这一则言论在网络出现后,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众说纷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毫无根据凭证的言论,搅乱了谭乔的正常生活。

谭乔后来在节目中说道:

“我实在有口难辩,我解释,他们说我做贼心虚,我无视想通过时间来自证清白,其他人又说我这是默认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的确,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谭乔哪会什么“公关”呢?

他自诩为“初代网络暴力”受害者。

随着越来越多的谣言出现,谭乔的妻子也开始渐渐地有了猜忌怀疑之心。

情况愈演愈烈,这也让他们俩之间的关系出现了裂痕。

2011年,谭乔和妻子最终以离婚告终。

这对谭乔的打击极大。

婚姻关系的破裂,同事关系的疏离,工作方面压力巨大,网络谣言四起。

这一切,终于把他拽入了深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谭乔此后性格大变。

他不再如当初那样幽默多言,也不愿意暴露在公众视野之下。

只想一个人蜷缩在家中,后来,谭乔被诊断出得了抑郁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8年,内心万般煎熬的谭乔向电视台递上了辞呈,《谭谈交通》至此停播。

然而,他的生活并没有随着节目的停播回归平静。

2022年,距离《谭谈交通》已经停播有4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成都游术公司的一纸文书却让谭乔再次浮现在大众面前。

这也险些让他背上了巨额赔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场事件最终以“乌龙闹剧”收尾,可也让万千观众再次记起了当初那个意气风发,满眼放光筑梦的小伙子。

可遭遇了这一切的谭乔,如今早已没有了当初的神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在面对镜头时,他仍然表示:“我从未后悔过当初所做的选择。”

最不像交警的交警在人间烟火中抚慰着人心。

谭乔逆着洪流,顶着风浪,用自己的方式,给这个社会砌上了独有的谭氏“美好”。

结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个纷扰的世界,有的人用了百年也籍籍无功,有的人仅一个月便永载史册。

人生的价值不在于长度,更在于他的宽度。

尽管在今天而言,《谭谈交通》离我们已经有些距离。

但不可否认的是,谭乔用他的青春,做了火种,照亮了他人,也点亮了许多人的“希望”。

造梦的道路定然崎岖,惟愿谭警官来日皆幸,也惟愿每一个一往无前的“造梦者”一切皆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