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这云南啊,山美水美人更美,尤其是那条金沙江,简直是条玉带缠绕在彩云之南。可是最近啊,这美丽的江景却变了味儿,原本清澈的江水变得浑浊不堪,原本绿意盎然的岸边堆满了垃圾,好家伙,好好的金沙江愣是被糟蹋成了“垃圾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事儿还得从云南的建筑垃圾处理说起,您瞧瞧,这其中啊,问题还真不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近小编我可是听到了一个大瓜,关于咱们彩云之南云南的!话说这云南啊,风景那是杠杠的,尤其是那条奔腾的金沙江,更是美得没话说。可谁承想,最近这金沙江两岸啊,却被爆出个“垃圾围城”的新闻,好好的美景愣是被糟蹋成了“垃圾场”,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来啊,随着云南这几年发展越来越快,城市建设跟开了加速器似的,盖楼造桥,那叫一个热火朝天。可这热闹背后,却留下一个让人头疼的“后遗症”——建筑垃圾。你瞧,这数据可是不会说谎的,打2021年开始,云南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就蹭蹭往上涨,现在都堆成4100多万座“垃圾山”了,这数量,简直是锣鼓听多了—震耳欲聋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让人心塞的是,面对这堆积如山的垃圾,云南很多地方却像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压根儿就没做好处理的准备。16个市州里,15个都没建垃圾处理的规划方案,129个县里,只有57个处理场所和19家回收企业,这比例,小编我都不好意思说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管理松懈,处理能力不足,可不就让一些人钻了空子,动起了歪脑筋嘛!这不,位于金沙江边的丽江市玉龙县,就出了这么一档子事儿。一家叫中铁大桥局的公司,在项目结束后,非但没有按规定恢复土地,反而把人家好好的地变成了“垃圾倾倒场”,10.5万立方米的垃圾,直接把金沙江岸线侵占了135米,河道也被占了1000平方米,这可不是“崽卖爷田不心疼”嘛!更可气的是,他们这一带头,周围人也跟着效仿,好家伙,现在这块儿的植被几乎都被毁了,生态环境那叫一个惨不忍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金沙江,就连林地、草地也未能幸免,成了建筑垃圾的“新宠”。就拿曲靖市来说吧,一家建筑公司打着平整土地的幌子,偷偷摸摸地把2.2万立方米的建筑垃圾和建筑渣土混合掩埋,21.8亩耕地和22.4亩林地就这么遭了殃。更别提还有其他地方,打着各种旗号,侵占林地、草地的情况,简直是数不胜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说说,这好好的绿水青山,愣是被这些垃圾搞得乌烟瘴气,真是让人痛心疾首啊!更让人无语的是,云南也不是没有建垃圾处理的项目,可很多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压根儿就派不上用场。就比如玉溪市那个处理项目,都建成5年了,设备愣是一次都没用过,白白在那里“睡大觉”,这不是浪费资源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而言之,云南这建筑垃圾处理的问题,还真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解决,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希望有关部门能真正重视起来,加强监管,完善措施,别让这美丽的彩云之南,真的变成了“垃圾之南”啊!

哎,看到这云南建筑垃圾处理的新闻,小编我这心里啊,真是五味杂陈。 金沙江那么美的地方,愣是被糟蹋成这样,说咱们发展快吧,可这环保意识怎么就沒跟上呢? 说到底,还是一些企业和个人只顾眼前利益,忽视了长远发展,把生态环境抛在脑后。 还好,现在问题曝光了,希望有关部门能以此为戒,加大监管力度, 也希望大家都能提高环保意识,别让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后的“垃圾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觉得个人和企业都应该提高环保意识

对咱们个人来说,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

1、垃圾分类要做好:

这可不是一句口号,把垃圾分门别类,才能更好地回收利用,减少污染,你说对吧?

2、少用一次性产品:

外出自带水杯,购物自带环保袋,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这些小习惯都能减少垃圾产生。

3、绿色出行:

距离近的,可以选择步行或者骑自行车,远途出行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既环保又健康。

4、节约资源:

随手关灯、关水龙头,节约用纸,使用节能电器,这些小事看似微不足道,但汇聚起来就是巨大的能量。

而企业呢,更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

1、绿色生产:

采用环保材料和工艺,减少污染排放, 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

2、严格遵守环保法规:

不偷排乱放,不非法处理危废, 做到合法经营,绿色发展。

3、加大环保投入:

引进先进的环保设备和技术,开展环保公益活动,提升企业的环保形象。

总之一句话,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只有每个人都行动起来,才能守护好咱们共同的家园,你说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