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万象硬核

编辑|万象硬核

«——【·前言·】——»

2024年3月11日,人民网发布一篇报道,报道称一名摄影师在甘孜州境内海拔3700多米的高山,忍受几个小时零下低温的守候,终于拍到了“青鸾鸟”!

他说,在那天静谧的清晨,它们突然出现,还在他的头顶掠过,犹如一道绚丽醒目的彩虹绽放在半空,他甚至听到了它们扇动翅膀的声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错,它们就是传说中栖息在人间高原上的“蜀山彩虹”,是人们心中的祥瑞之鸟。

那么传说中的“青鸾鸟”究竟是什么鸟,为什么被称为“蜀山彩虹”呢?

«—【·“蜀山彩虹”是“青鸾鸟”的原型?】—»

古籍《山海经》中曾写到:“有鸟焉,其状如翟(di)而五彩文”;“多青色者鸾”。翟,在古语中指的是长有长尾巴的野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大意是说:鸾,是一种外形类似于野鸡,但通体毛羽色为五彩斑斓的鸟。其中,毛羽色多为青色的就是青鸾。

除了青鸾,还有毛羽色为赤色的赤鸾,它们两个同为王母娘娘的信使,向人间传递爱意,被认为是祥瑞、美好、尊贵的象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青鸾鸟之所以被称为是“蜀山彩虹”,就是因为它的羽毛颜色绚丽,十分漂亮。

在摄影师的镜头下,我们看到这种鸟背后平铺大片青铜、蓝紫色穿插分布的毛羽,还连接着青色的尾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往上是它棕红色的脖颈以及带有下垂五彩冠羽的铜绿色头,腹部则为大片的乌鸦那般的高级黑,羽翼之下还藏有一节白色的短腰。

它浑身的毛羽饱满、错落有致,昂首挺胸于山间草甸的清晨,在阳光的照射下,会呈现出10种华贵内敛的金属光泽,犹如彩虹般绚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人们看来,它的外形刚好符合书中对“青鸾鸟”模样的描述。

尤其是它振翼而飞时的画面,让人浮躁的心瞬间变得安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这种五彩毛羽只是雄性鸟的专属,雌性鸟的体色就比较素净了,它们通体多为栗色或者灰褐色,还带有白色的细条状斑纹。

这种与传说中的“青鸾鸟”一般无二的鸟儿名叫绿尾虹雉,虽然它和青鸾神鸟的外形对比之下有共通之处,但它们到底是不是同一种鸟类,还有待更多地验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有一点我们可以确定,绿尾虹雉也并非在世间广布,它只存在于中国的青藏高原一带,且数量稀少,是国内特有的高寒珍稀雉类。

在高原上想要寻觅它们的踪影,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归隐山林的绿尾虹雉·】—»

绿尾虹雉多分布在甘孜藏、云南一带。

它们多栖息于海拔3000到5000米之间的高山草甸、林区山谷、灌木丛以及裸岩地带,尤其喜欢徒步于高山上陡峭的山崖和低矮的杜鹃花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植食性动物,它们多在云雾弥漫的阴雨天出没,几乎一年四季都要依靠茂密的山林来掩护自己。

因为它们天生穿戴一身醒目的外衣,想要在野外安全生存下去,就必须利用身边一切的遮挡物作为庇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可以降低和其他猛禽、天敌碰面的几率,又能在烟雨朦胧之间保全自己,晨曦和傍晚就是最好的时段。

它们在不同的季节,其活动和行为方式也会有些许不同。它们经常成双成对或者聚集成一个小群体,一起外出活动,有时一些雄性也会单独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春夏季,雄性鸟常常在日出之前,掠过山顶降落在一处凸起的岩石上,发出“guli…”的鸣叫声,叫声婉转连绵,响彻山间,展示自己强健又美丽的身躯。

若是发现周围有雌性鸟活跃,它们会立刻飞过去,翘起尾巴,并向雌性鸟不停地扇动翅膀,还会适时地跳一段舞蹈,来吸引雌性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求偶成功后,它们会在岩石缝、灌木丛或者树洞等隐匿的地方筑建巢穴,等待属于它们夫妻之间的鸟卵出世。幼鸟长成后会跟随父母外出觅食。

它们喜欢行走在山脊、林缘草甸地带,时常顺着一处山坡向下行走,边走边埋头采食土壤中植物的种子、果实、嫩茎和野树上的浆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时会叼食草玉梅、报春花、野葱等植物充饥。有时,它们也会用它们尖锐锋利的喙去刨食草丛中的植物的块茎,尤其是川贝母的茎。

生活在卧龙巴朗山的村民,经常看到它们灵活地啄食藏在地表下的川贝母茎,所以那里的人更习惯叫它“贝母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晚上,它们会藏身于茂密的灌木丛或树木的枝头休憩。这样会很大程度的避免被其他空中猛禽侵扰和袭击。

在寒冷的冬季,高山上到处都是皑皑白雪,它们通常聚集成十几只的群体向山下3000米的灌木丛迁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由于雪积压得很厚,任凭它们的喙再怎么坚固,也无法刨到地表上残存的食物,这时候,它们只能啄一些火炭来缓解饥饿感。

它们会用体表厚厚的毛羽来抵御寒冷,偶尔还会发出“a…awu”的鸣叫声,跟随呼呼的风雪声在山谷中飘向很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位摄影师说,他想要拍摄这只传说中的绿尾虹雉好多年了。

一听说康定市捧塔乡两河口村附近有它们的踪迹,便带着摄像器材,立刻赶路来到了这里。

他们知道绿尾虹雉平时都在白天出没,大概每天上午8点到10点和傍晚的6点到8点之间活动较为频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他们那天早上六点多就出发了,那里是将近4000米海拔的高山。

据了解,绿尾虹雉天性机警,受不得一丝一毫的惊吓。稍微一点风吹草动,就会即刻伸长了脖子到处观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若是发现危险,不是立马钻到附近茂密的草丛中隐藏自己,就是立即振翅逃离。

为了不打扰它们,他们到达目的地后,便在树下静静等待。山上气温很低,但对于常年到处拍摄各种鸟类的他来说,这并不算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9点多时,惊喜“意外降临”——十几只绿尾虹雉组成一道绚丽的彩虹突然出现在空中,他们立刻按键记录下这来之不易的美丽画面。

他们说,这些绿尾虹雉大概在那里呆了一个小时,等太阳出来后,它们迈起强健有力的腿,迅速奔跑,借助气流的力量,在高空盘旋飞向对面的山上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摄影师意犹未尽,在他看来能够拍到绿尾虹雉简直是大自然给予的最大馈赠!

这也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在甘孜地区内拍摄到这么多绿尾虹雉的珍贵影像。

这是因为绿尾虹雉的数量实在太少,所以想要见到它们确实很不容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绿尾虹雉“库存”告急!·】—»

容易受到天敌威胁的绿尾虹雉,栖息的环境本就过于狭小,加之人类活动的“助力”,它们原本为数不多的数量反倒下降。

就目前来说,仅常见于青海的东南部、甘肃的南部山区以及四川等地方的高海拔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2018年人民日报可知,野生绿尾虹雉的数量已经不足3000只。

为了延续这一珍贵物种,在上世纪80年代,专家曾进行过人工干预繁殖,但效果微乎其微。当时绿尾虹雉的圈养数量也就仅剩11只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经历过种种磨难后,终于在2018年5月,在宝兴县自然保护区内,专家成功人工繁育出全世界第一只圈养绿尾虹雉。

更值得惊喜的是,后续还会有更多只绿尾虹雉卵蛋将被孵化成功,直到破壳、成长。这些“蜀山彩虹”会再次重回天空,放出耀眼的光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不得不说,我们能够有幸欣赏到绿尾虹雉秀丽的身姿,摄影师具有一定的功劳。

正因为他们不辞辛苦地拍摄、记录,我们才会了解到什么是真正的大自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这也进一步说明甘孜地带的生态环境也在持续地恢复、变好,希望假以时日还会重现更多的像绿尾虹雉一样美丽的野生动物。

参考:

华西都市报《你见过会飞的“彩虹”吗?》2024-3-11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2678492841733171&wfr=spider&for=pc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野生世界 | 远山迷雾中的“彩虹”——绿尾虹雉》2018-11-20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DU2OTkxOA==&mid=2650753329&idx=4&sn=dd57e3d0f27b1d66285036145872ea36&chksm=be8e22e089f9abf637ef7e1ae9f2aa9955980c0db40e44b7765cdc0dc7a46923dd628118682c&scene=27

人民日报《鸟类"大熊猫"!今年全球第一只笼养绿尾虹稚成功出壳》2018-5-6

https://mr.baidu.com/r/1kSx99Z1UE8?f=cp&u=e4932f21b2a1bac6

人民日报《绿尾虹雉现存不足3000只》2017-10-31

http://env.people.com.cn/n1/2017/1031/c1010-29617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