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上流传着南方医科大学的一份通报,抬头为《关于2023学年春季学期儿科教师上课迟到事件的查处通报》:

今年5月10日,《Pediatrics》课程上课前,授课的俞莉老师发现其科室的患儿病情危重,疑似脑出血,死亡风险高,遂留下来紧急处理,导致未能及时赶到教室,上课迟到29分钟。最终被认定为教学差错,予以扣除当月奖金2000元、全校通报批评以及取消年度考评评优评先资格。

原文如下,重要的语句已经标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到这份通报,我怎么感觉俞莉老师的做法没有任何问题呢?我个人认为,她是在践行希波克拉底誓言,是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这些年轻的医学生什么叫做救死扶伤。这么负责任的医生、老师,不该表扬吗?

作为医学院的老师,首先对学生的教育应该是对生命的尊重,而不是完成所谓的业绩完成考核,更不是为了那点时间的课,难道一个患者的性命,还不如你们几个上点课吗?

旷一节课和救一条命,孰轻孰重,相信每个人都拎得清。

但这份通报的逻辑太古怪了,在一条人命和上课之间,南方医科大学的领导认为上课更重要。

这和消防车救护车闯红灯,开罚单吊销驾照差不多。

是怎样的脑回路才支持他们做出这样处罚的决定

我不是外宾,对这个问题想了又想。之所以对救人旷课的俞莉作出这样的处罚,我认为不外乎有以下几个原因:

01

一线的医生只需要努力开刀就好,而坐在办公室的行政部门虽然业务不行,但管人的事却是第一名,如果让领导注意他们的工作有效呢,那就没有事,也要创造事,俗称:“屎上雕花”!

《办法》里明明有豁免条款却不加采用,这应该就是故意的。比如,正卡在某个严打、紧抓、落实的时间节点,行政部门急需一个典型以彰显工作成果,俞莉便撞到枪口上了。

为人民服务得罚款,真能创新啊!牛逼!

02

虽然不知道这份文件最终是不是由院长签审,但以我的经验,肯定会经过层层审批,从起草的工作人员,到副科长、科长、副处长、处长,不说院长,起码有好几个人过手吧,我相信,所有人都能看出问题。

但这些人明明看出了问题,为何《通报》还是出炉了呢?

大约是最终的领导大手一挥:就这样办,于是便有了这份《通报》。

在这个领导最大的地方,法律条文最终解释权在我,我想怎么审就怎么审。

俞莉老师是不是哪天忘了给领导敬酒呀?

“霍金来了也要给领导敬酒”类似的段子,现实中无时无刻不发生在我们身边,这就是典型的行政官僚对业务专家的霸凌。

就像南京扶老人案出炉一样,大家都不敢扶老人了。这份《通报》一出,倘若以后再有老师遇到这种情况,放心大胆的去上课就行了,人命算个屁啊……

但南方医科大学却是培养未来医生的地方,准备培养出一些冷血动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