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王一马”时代是继刘国梁、孔令辉时代之后中国乒乓球男队又一个高峰。马琳作为乒乓球的小球改大球后第一个世界大赛冠军,他的职业生涯充满了辉煌与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琳从小就展现出了对乒乓球的浓厚兴趣和卓越天赋。他在6岁时开始接触乒乓球,10岁进入辽宁省体校,1993年,参加全国少年赛的马琳被引入广东汕头市乒乓球学校。刘铭水教练说,本校运动员的训练时间至少是一天7个小时,训练量大概要比其它地区的运动员多出1/3。而马琳的训练态度非常认真,尤其是备战广东省九运会期间,训练量大,训练时间长。采用直板打法的马琳除了苦练发球外,更苦练多球来回,这需要大范围的跑动, 所以他练得相当刻苦,一周就练坏一双运动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4年的广东省运动会,马琳一鼓作气为汕头队拿下乒乓球男单、双打、团体三枚金牌。后来,14岁的马琳在全国青少年比赛中一举夺魁,被蔡振华教练相中,从而敲开了国家队的大门。

在乒乓球打法上,马琳的两面弧圈结合快攻打法是中国直板打法的典型代表,其不仅秉承了中国传统打法中精、细、变、活等特点,同时又赋予中国传统直板打法新的内涵。马琳的技术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是发球变化多且质量较高、迷惑性强,往往能够创造抢攻机会;二是接发球手段多样化,具备传统的接发球手段,可台内挑打、可挑直线和挑斜线,尤其是侧身一板暴挑质量很高;三是正手侧身强冲能力极强,侧身暴冲是其标志性的得分手段,反手推挡结合直板横打,且推挡多样化,包括加力推、吸推、挤退等,在与对手反手周旋时配合一板侧切能够有效地打乱对方的节奏,并随时侧身用正手暴冲解决战斗;四是战术应用变化模式算计周密。但马琳技战术中的不足主要是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反手横打技术,以及正手远台相持能力不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4年,马琳进入中国国家乒乓球二队,开始了他的国家队生涯。在国家队中,他师从吴敬平教练,技术和打法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1996年,16岁的马琳获得乒乓球亚洲杯男单冠军,同年进入中国国家乒乓球一队。此后,他代表中国队参加了多次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和奥运会,取得了众多耀眼的成绩。

1997年,马琳第一次出征单项世乒赛。17岁的马琳在场上稍显稚嫩,1/16决赛败给还是“小萨”的萨姆索诺夫,两年后的荷兰世锦赛上演黑马奇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连克萨姆索诺夫、金泽洙、瓦尔德内尔闯入决赛。这几位都是男子乒坛响当当的名将。年轻的小将在决赛里败给了老大哥刘国梁。但人们记住了这个暴力与技巧水乳交融的小伙子,他荣膺当届世乒赛“最佳运动员称号”。

2000年,马琳在悉尼奥运会男单的名额竞争中遗憾落选,不过他很快振作起来刻苦训练,终于在扬州世界杯中击败金泽洙,夺得改大球以后的第一个世界大赛冠军,具有非凡的意义。他在世界杯赛场上春风得意,2000-2006年间四次夺得世界杯男单桂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奥运会赛场上,马琳是中国乒乓球队的中流砥柱。他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搭档陈玘获得男双金牌,为中国乒乓球队赢得了荣誉。悉尼奥运会,最后关头被刘国正挤走,马琳失去了进军悉尼的机会,虽然此后他拿到了世界杯男单冠军等荣誉,但无法在运动员梦想中最华丽的殿堂———奥运会亮相。本届奥运会马琳铆足了劲。但意外的是,在他自己更看重的单打项目中,早早被老瓦淘汰,反而是和新搭档陈玘的双打,一步步挺到最后拿到了金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夺冠后的马琳百感交集,能够在经历巨大的打击之后迅速挺身,并最终站到男双冠军领奖台上,马琳的心情肯定是复杂而激动。

2001年大阪世乒赛憾负孔令辉夺得季军。2003年巴黎世乒赛,夺冠大热门马琳遭到“世界第一削”朱世赫的猛烈冲击。爆出一个不大不小的冷门。2005年上海世乒赛决赛是马琳和王励勤第一次在世乒赛上的强强对话。王励勤防守稳健,正手进攻势如破竹。马琳的发挥也可圈可点,打出许多漂亮的攻防。两人的实力本就在伯仲之间,而王励勤发挥更为出色,4:2拿下比赛。马琳再次吞下失利的苦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次和圣勃莱德杯失之交臂,2007年马琳再次向世乒赛男单冠军发起冲击。“在比赛中,无论领先还是落后,马琳给人非常难缠的感觉。正因为有一个强大的对手,才能督促自己不断向前发展。”王励勤感慨地说。北京奥运周期,两次世乒赛决赛都是马王对决,足见二人在世界乒坛的统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状态神勇的马琳上手积极,很快取得了大比分3;1领先。再拿4分,他就能把梦寐以求的冠军收入囊中!面对巨大的压力,王励勤索性放手一搏,把球打得简单一些。反观马琳,虽然仍在积极地拼抢,但被王励勤调右压左打得有点懵。再加上心态的重压使马琳无法放开手脚打球。大好局面竟然被翻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8年北京奥运会,马琳更是达到了职业生涯的巅峰,他获得了男单金牌,并与王皓、王励勤团结协作共同获得男团金牌,成为了中国乒乓球队的英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世乒赛赛场上,马琳同样表现出色。他代表中国队多次获得男团冠军,还在混双和男双项目中夺冠。然而,马琳的世乒赛男单冠军之路却充满了坎坷。他曾三次获得男单亚军,始终未能实现世乒赛男单冠军的梦想。尽管如此,马琳的坚持和努力依然令人钦佩。

除了奥运会和世乒赛,马琳还多次获得乒乓球世界杯男单冠军,被誉为“世界杯先生”。他的世界冠军数量总计为18个,是中国乒乓球界的杰出代表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3年12月,马琳同王励勤、陈玘等人一起从国家队退役,结束了其18年的运动员生涯。虽然马琳的18年运动生涯中没有获得世锦赛的单打冠军,未能如愿拿到大满贯,但其在世界乒坛中绝对是一个极具价值和分量的运动员。退役后,他出任广东省乒乓球运动管理中心党支部书记兼副主任,并于2017年4月以教练员的身份重回中国国家乒乓球队。2022年12月,马琳正式成为中国国家女子乒乓球队主教练,肩负起了培养新一代女子乒乓球运动员的重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琳的成功不仅仅在于他的卓越球技,还在于他的顽强意志和对乒乓球的热爱。他在职业生涯中经历了无数的挑战和困难,但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他的故事激励着无数年轻人追求自己的梦想,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马琳作为中国国家女子乒乓球队主教练,继续为中国乒乓球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的经验和智慧将成为中国女子乒乓球队的宝贵财富,帮助年轻运动员们在国际赛场上取得更好的成绩。相信在马琳的带领下,中国女子乒乓球队将继续创造辉煌,为国家赢得更多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