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加特林菩萨物理驱魔圣像

有个比较搞笑的新闻: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在Telegram上表示,俄罗斯要求联合国安理会6月14日就西方国家允许乌克兰袭击俄罗斯领土召开会议。

除了向联合国“申诉”,俄罗斯还告诉国内人民:俄罗斯现在正受到“55个国家的侵略”,这个数据是援助乌克兰的国家的总和,包括声援。

在俄罗斯看来,乌东四州和克里米亚都是俄罗斯的“合法领土”,所以乌克兰袭击这些地方,就是侵略,援助乌克兰的国家,也是侵略者,乌克兰使用侵略者援助的武器打击这些地方和俄罗斯本土,更是罪行严重的“侵略”。

俄罗斯的这个逻辑,让很多国家害怕,瑞典、芬兰纷纷放弃永久中立国角色,加入北约;“中亚五国开始“去俄化”、塞尔维亚、印度、新加坡、格鲁吉亚、亚美尼亚等国都开始重新考虑自己和俄罗斯的关系。

俄罗斯在向联合国提出这项要求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自己在做的事?俄罗斯把无数炮火都倾泻到了乌克兰的土地上,如今却不许乌克兰用援助的炮火袭击自己的领土,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一个残酷的事实:这世界上的很多规矩,都是强者给弱者制定的——俄罗斯可以拿朝鲜援助的炮弹炸乌克兰,但是乌克兰不可以用欧美援助的武器炸俄罗斯,俄罗斯凭什么这么理直气壮呢?因为俄罗斯有核弹,因为俄罗斯比乌克兰军事力量强大。

此外还说明了一个问题:国际社会对俄罗斯这样的国家纵容太久了。

今天下午跟朋友讨论俄乌战争,我们说到目前俄罗斯占据优势局面,又结合历史上的很多战争,我跟朋友说:越是野蛮的国家,越是人命不值钱的国家,越是在战争中容易占据优势。

美国在越南和朝鲜打仗,国内反战情绪高涨,人民游行示威,美国最后从这两个地方撤军固然有多重因素,但是国内民众的呼声也是重要因素之一,而在俄罗斯这样的国家,人民的反对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事实上俄罗斯国内的多数人,应该是支持这场战争的,俄罗斯有一定的媒体自由,但媒体的报道范围依然受到“合理的控制”和“善意的引导”,所以在相当程度上,俄罗斯人民的思想“可塑性极强”。

像俄罗斯、朝鲜、伊朗等威权主义体制国家,人民是没有思想自由的,被钳制、被塑造、被裹挟才是常态,人民的好战情绪、视生命如草芥的作风也是被这样煽动起来的,我们可以看到朝鲜战争刚开始的时候北方势如破竹,以及日本在太平洋战争的初期,如砍瓜切菜一样打得美军满地找牙,但是美国不是菲律宾,不是马来,不是缅甸,也不是国民党,美军是一支用现代科技武装起来的军事力量,而且美军的英勇奋战精神一点儿也不比日军差,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二战中最不怕死、也是单兵素质最高的军队之一的日军,被美军打得溃不成军,我们可以想象,如果美军坚持地面战,派兵进入日本本土,根据美国情报机构的估算,至少要伤亡100万才能征服日本本土,但是美国有原子弹,扔原子弹对日本而言是降维打击,不管多强的单兵素质和视死如归的武士道精神,在原子弹的高温之下,都灰飞烟灭了。

但二战之后的世界格局发生了变化,苏联、中国、英国、法国、印度、巴基斯坦、朝鲜、以色列等国都拥有了核武器,核武器再也不是美国独家大杀器,而降落在广岛和长崎的两颗原子弹让人类明白了热核战争的可怕性,从此之后开启了美苏之间的核武器争霸赛,将全人类都置于灭绝的火山口上。

苏联因为有了存量巨大的核武库,导致了即使强大如美国也不敢对它轻举妄动,就像罗斯福说的那样“我们是能会毁灭世界,而他们(苏联)是敢于毁灭世界”,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核武库,也继承了俄罗斯民族好战的民族基因。

历史上欧洲没少挨俄罗斯民族的揍,所以一直有深深的“恐俄症”,而如今欧洲发展得很好,不管经济水平还是人权状况,都甩俄罗斯N条街,但是俄罗斯也有自己的优势:穷且蛮。

如果俄罗斯和欧洲发生战争,吃亏大的肯定是欧洲,落在欧洲的一枚炸弹可能会炸掉几百万的资产和很多条人命,但是落在俄罗斯的一枚炸弹能炸毁的有价值目标能有多少?而且俄罗斯的人命也不金贵,克里姆林宫完全不用考虑给死者家属一个交代。因此欧洲国家不愿意把战火燃烧到自己国土上来,但是也不愿意就这样看着乌克兰被俄罗斯蚕食,把势力扩张到自己家门口,所以欧洲国家在支持乌克兰用援助武器攻击俄罗斯本土这件事上,表现得反而比美国积极。

美国国家安全发言人约翰·柯比在 6 月 4 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暗示,如果俄罗斯飞机“对乌克兰构成迫在眉睫的威胁”,乌克兰军队可以在俄罗斯领空击落它们,并表示乌克兰军队自战争开始以来就已经这样做了。但白宫方面并未解释什么是“迫在眉睫的威胁”,这对乌克兰来说是一件很为难的事情。

乌克兰6月1日用美国援助的HIMARS(海马斯)系统袭击了别尔哥罗德州俄罗斯的S-300/400防空系统,目前西方提供的炮弹已经逐渐抵达乌克兰军队前线,但其规模还不足以让乌克兰军队完全挑战俄军目前的炮弹优势。

根据《每日电讯报》援引乌克兰士兵的说法:西方提供的弹药已开始抵达他们的前线防区,但该地区的俄罗斯军队仍保持着约5:1的弹药优势。

俄罗斯的导弹和无人机袭击对乌克兰的电网造成了严重的长期破坏,根据英国《金融时报》6 月 5 日报道称,俄罗斯已经摧毁或夺取了乌克兰一半以上的发电能力。

我们可以看到俄乌战场如今形势越来越令人迷惑,一方面是乌克兰获得的援助越来越多,使用武器的禁止条例在逐渐放松,另一方面是战场局势相对稳定——乌克兰收复了利普齐镇,俄军则推进到库皮扬斯克东南部、恰西夫亚尔附近、阿夫迪夫卡以西和顿涅茨克市西南部,乌军的收复和俄军的推进都不大,战场态势相对稳定,就目前看来俄军以一万人的兵力对乌克兰最近增援到哈尔科夫的2万军队,胜算并不大,想要拿下哈尔科夫会很艰难,而这种艰难程度,跟乌军能在最短时间内得到的军火援助成正比。

西方的先进武器,从坦克到火炮,从直升机到爱国者,都已经不同程度地参与到了俄乌战场上,我们能看到的最大效果应该是阻止了俄军侵占更多的乌克兰领土,但是距离将俄军从克里米亚和乌东四州全部赶出去,还是有些差距的,所以接下来的F-16结合预警机的武力配置将成为自媒体和普通民众的最大看点和揣测点,但是我认为,对抗结果如何,可能欧美的情报机构已经有了初步结论,只是普通人无法得知罢了。

西方对乌克兰使用援助武器的禁令松绑有点儿晚了,如果要是在俄罗斯刚入侵乌克兰的时候、或者最迟在第一次反击的时候就松绑,如今的战场局势会好很多。

结语

下午跟朋友聊俄乌战争,我说了一个观点:人类历史并不总是前进的,也有后退的时候,有波峰也有波谷,但人类总体的发展方向是向前,向高,向远,因为技术总是在进步,科学技术的进步反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吃人肉的生番固然凶猛,但是遇到南无加特林菩萨也只能扑街,只是这个过程,我们这代人不一定能看到,那就留给下一代,下下一代吧,祈愿他们能生活在没有炮弹掠过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