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河南、江苏!今年首场暴雨来袭,干旱将彻底解除!注意洪水涝灾,地势低洼地区会有积水,由旱转涝,快来了解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春季开始到现在,河南、湖北、山东、安徽北部以及黄淮、华北平原等地区究竟干旱到什么程度?根据当地老农们的反馈,已经几十年没有出现这么干旱的情况了,预计今年是近50年干旱最厉害的一年。持续了这么多天的干旱高温,终于将要迎来一波大范围的降雨。对当地旱情起到很大的缓解,局部地区彻底解除旱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中央气象台预报图可以看出,预计在18-20号,南方降雨将往北转移,抵达湖北、安徽、河南、江苏一带。本次降雨将成为今年首场大雨,从这场大雨开始,长江中下游地区成功进入梅雨季,后续雨水开始明显增多。部分地区将由干旱转为涝湿,大家需要预防洪水发生,同时强对流天气也频繁出现,对果园以及农作物有很大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河南省防汛抗旱工作人员介绍,五月份到现在,河南地区的降雨量比往年的平均值减少了至少70%左右。很多地区已经达到重旱特旱的程度,截止到目前为止,重旱地区还在不断扩大。河南省大概有323万亩田地等着播种玉米,眼看芒种节气就要结束,人们看着干的冒烟的土地焦急万分。河南北部、湖北北部、江苏北部、山东西部等地区旱情非常明显,继续降雨缓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华南地区连续两个月降雨几乎没有停过,偶尔还会出现大暴雨。北方地区刚好是相反的状态,河南已经持续58天没有有效降雨,个别地区甚至近三个月都没有大雨出现。根据气象台监测,预计在6月20号之前,干旱依然会持续,只能依靠人工浇灌来抗旱护苗。很多地区出现了取水困难、水位下降的现象,甚至有网友反馈水井几乎都要干枯了,旱情非常严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水利部启动5级抗旱预警,针对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等地区的旱情积极展开配合。为了解决干旱问题,特意成立帮扶小组,到田间指导辅助农民浇灌田地。黄河水库也开始开闸放水,解决水源问题,水库下泄流量增加至每秒1000立方米,为抗旱地区提供水源支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河南、江苏、安徽、湖北等地区,今年首场大暴雨天气预计出现在18-20号!

华南地区暖湿气流往移动,东北冷气团南下,将会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相遇,形成降雨团。近两个月以来,广西、广东暴雨比较活跃,很多地区出现了洪水灾害。根据气象台发布的蓝色暴雨预警来看,预计从13号到17号,暴雨开启北上模式,浙江、湖南、江西等地区将成为第二大暴雨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17日,暴雨天气主要出现在长江以南,江西、湖南、福建、浙江、贵州等地区,局部将会有大到暴雨天气。用不了几天,暴雨开始跨过长江北上抵达干旱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18日至19日,降雨带成功越过长江,河南南部、安徽、江苏、湖北等地区迎来首场大范围强降雨天气。南阳、驻马店、周口、信阳、蚌埠、亳州、徐州、武汉、黄冈、咸宁等地区干旱得到缓解,局部地区出现大暴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中期气象图来看,6月底长江北部地区降雨比较频繁,北方旱情大部分得到缓解,个别地区彻底解除干旱。到了7月份,北方地区迎来汛期,按照往年数据来看每年7月份是北方降雨最多的月份,这时候需要注意预防洪水涝灾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夏季气候变化非常明显,先是重度干旱,然后转为极度涝湿,夏季发生洪水的可能性比较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两个月以来,广东、广西长时间持续性降雨,局部地区暴雨不断。导致当地很多河流水位迅速上涨,达到近五十年以来超大洪水。自12号开始,降雨明显发生转变,浙江南部、福建北部、江西中南部开始出现大到暴雨。在浙闽赣三省交汇的地方局部出现了大暴雨,累积降雨量在250~400mm之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此看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始入梅进入雨季,北部地区降雨开始逐渐增多,到7月份的时候降雨将达到高峰期,旱情几乎得到全面解除。这个时候,大家需要提高警惕,预防冰雹、大风、雷电等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同时需要注意洪水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