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王家桥派出所民警 祝俊文

他曾经是军人,戍守边关,保家卫国;如今,他身着警服,扎根基层,守护一方,他用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转警短短5年来,大部分的时间都扎根于基层派出所,社区警务、值班处警、办案追逃、综合指挥,他一样不落全都干过。

从“军旅沙场”转战“公安战场”,身上的橄榄绿换为藏青蓝,头顶的军徽变成了警徽,铁血的军营生涯锤炼出坚强的军人意志,他依然延续着优良的革命传统,践行着为民服务的初心,为万家灯火保驾护航,他就是昆明市公安局五华分局王家桥派出所民警祝俊文。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祝俊文,男,36岁,王家桥派出所民警,2011年6月入伍,曾任排长、副连长、政治指导员、连长等职务。2019年11月从部队转业后,主动选岗到基层派出所工作。工作以来先后被评为优秀基层干部、优秀公务员,荣立“三等功”2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为民服务、排忧解难,他是群众信赖的“调解员”

春风细雨,润物无声;善言暖意,解人烦忧。转业第一站就是派出所,祝俊文充分利用部队担任连队主官的丰富经验,以熟练的调解手法、暖人的真情感召、出色的工作成绩赢得了同事们的一致好评,更得到了诸多纠纷当事人的真情感谢。王家桥派出所,地处昆明市西北新城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多,各类矛盾纠纷较为突出。五年来,祝俊文经手调解的众多事例数也数不清,写起来只是寥寥几语,但他在其中投入的精力远远不是笔墨所能表达的,看派出所院内一大群人来来往往,大家就知道是来找老祝同志的,他用真心帮助群众化解了一个又一个纠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善察民意、乐于助人,他是左邻右舍的“贴心人”

年轻民辅警们总是会开玩笑的叫他一声:“连长!”看似一句玩笑话,这后面却是他继承部队优良传统的无数个日夜坚守。在这无数个坚守中,他始终把群众的小事当大事,把群众的难事当心事,用心用情为群众排忧解难。作为一名军转民警,12年军旅生涯培养的责任感早已深深扎根在祝俊文心里,他将军人本色很好地延续在社区工作中,担任社区民警时总是用心用情为百姓着想,实实在在为百姓做实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白天走访商户,晚上走访住户,无论刮风下雨,每天都要到社区转一转才感到心里踏实。“走进居民、了解居民,才能设身处地服务居民。”正是祝俊文一次次的走访慰问、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实打实的亲切关怀,拉近了警民间的距离。2024年以来,他累计为群众提供各类咨询服务80余次,帮助群众解决各类困难30余起,辖区群众对民警工作的满意度持续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年轻有为、冲锋在前,他是综合指挥室的“急先锋”

2024年1月,祝俊文正式成为派出所的一名综合指挥室民警,对于理工科出生的他,这份工作充满了挑战。与其憧憬的英勇无敌的民警形象不同,他面对的大多是鸡毛蒜皮的日常,短短一个月时间他就熬过适应期,后来他发现公安工作在“精勤”,而不在“惊险”。为了有条不紊地开展在手工作,他使用小黑板添加代办任务,利用各种机会给自己“充电”,坚持学习各类警纪警规,虚心向领导和同事学习,不断提升综合能力。他说:“内勤工作看似平淡,实则责任如山,要耐得住寂寞和考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同时在“情指行”一体化建设下,需要综合指挥室民警承担勤务指挥调度、信息收集研判、视频图像巡查、数据赋能应用、组织联动协作等一系列职能,还需要熟练掌握各类平台系统的操作。“指挥室作为派出所的‘中枢大脑’,不仅要做强后台指挥支撑,还要将各类元素融合一团,提升防控能力。”面对新的工作环境他迎难而上、从零学起,一个月的时间已经能够熟悉各项工作,让整个综合指挥室的工作井井有条,在派出所多起案件侦破、巡逻防控、隐患排查等工作中起到了良好作用,这是一项默默付出的幕后工作,有的只是一页页报表、一条条数据、一本本台账以及随叫随到的身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新征程 不停歇

穿上了警服,从军人到警察,改变的是颜色,不变的是保家卫国、守护百姓平安的初衷。他用最质朴的方式诠释着责任的意义,以不变的初心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恪尽职守、忠诚奉献,听民情、察民意、解民忧,用热情点亮万家灯火,悉心守护着一方顺遂、平安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