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黄淮海地区的旱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当前正值北方夏播关键期,一旦旱情影响到秋粮播种,将对今年的粮食丰收造成威胁。6月11日、12日,农业和水利两部委已分别宣布启动应急响应,要求各地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夏播顺利开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大粮食主产省受到旱情影响

此轮旱情主要影响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甘肃等省份。其中,河南、山东、安徽、河北、江苏五省,为国家确定的粮食主产区。

从统计局公开的2023年数据看,这五省的粮食产量占到全国粮食总产量的34.6%,占比超过三分之一。尤其是河南,粮食产量在全国排名第二,但恰恰也是本轮旱情最重的地区。

所以,5个产粮大省的旱情发展及抗旱保粮进展情况,或将影响到今年全国的粮食丰收大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旱情发展令人揪心

当前的河南,已经被高温/干旱橙色预警占满。据“中国三农发布”6月14日报道,河南信阳已70多天无有效降雨。部分村庄的水稻田干裂、玉米枯死,种下半个月的花生种子,一点发芽痕迹都没有,而有些地因为太干,连种子也无法下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央视新闻报道,截至6月12日,河南省因旱不能播种面积已达到了323万亩。

其他粮食主产省,虽然相较河南情况稍好,但部分地区也旱情严重。如山东,目前也有30多个县区发布了高温黄(橙)色预警。安徽6月14日宣布启动干旱Ⅳ级应急响应。淮北、亳州、宿州、阜阳、淮南、蚌埠等地出现重度气象干旱,其中部分市县达到特旱。更为关键的是,预计未来气象干旱还将持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种粮从没有旱涝保收

虽然当前各地在大力保夏播,但粮食可不是播了就有收的,最后能不能有收,能收多少,还得看未来几个月的天气情况。如果旱情继续发展,可就令人揪心了。

还记得去年河南夏收时遭遇的暴雨灾害吗?仅官方公布的数据,夏粮减产就达到52.6亿斤,下降6.9%!无论是去年的雨灾,还是今年的旱灾,都再次证明,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并未得到扭转,那些什么旱涝保收,都是糊弄农民的鬼话。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河南今年夏粮已经喜获丰收,这就为全年粮食丰收打下了坚实基础。据河南日报6月14日报道,夏收工作已经基本结束,夏粮丰收已成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