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2024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决赛名单出炉,全球共有801名选手成功晋级,他们来自全球17个国家与地区,平均年龄仅22岁,主要来自北大、清华、麻省理工、剑桥等知名高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来自江苏省涟水中等专业学校的17岁少女姜萍表现亮眼,从一众名校生中突围,拿到了93分的好成绩,全球排名12,是阿里数赛举办以来首位打进决赛的中专生。

从中学时期开始,姜萍因偏科,数学学得比别人快,却因为种种原因,被分配到涟水中等专业学校。

尽管如此,但姜萍从没有放弃过对数学的热爱,中专时期,她花了两年自学偏微分方程,如今,她的水平已经达到了数学系本科生的水平。

姜萍表示,她最喜欢也最擅长偏微分方程(PDE),因为这跟她服装设计的画图很像,“他们的对称性太美了。”

虽然在数学领域的表现非常出色,但姜萍对服装专业更感兴趣,希望未来能进入浙江的一所大学进修服装设计。无论未来选择哪条路,这两者都会继续在她的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说:如果如报道中所述,她更偏爱服装设计的话,那么将数学作为一个业余爱好来获取精神上的愉悦感是不错的选择。我感觉很多以数学为职业的人会更享受将其作为娱乐活动,只不过因他们为没有开发出别的谋生技能而一直苟着,即使这个职业附带了不少他们不感兴趣的事情...

一个人如果单纯依靠自己擅长做什么或者什么方面有天赋/能得到他人认可,而不是基于内心原始的冲动和激情来选择职业的话,就很容易就会出现比如一个做题家一路读到phd发现还是刷leetcode更舒服,或者是想当人上人的发现小时候奥数带来的荣耀在成年人的世界得不到延续这样的状况。

另一位网友说:利益相关,北大数院在读。

我相信这位学妹自学成才,并有一定水平。以我的估计,她百分百可以从北大数院毕业。

我很希望她能接下来得到正规的数学训练,开发更大潜力。我相信真正热爱数学的人都是珍惜人才,不在乎出身的,因为数学本身就是最平等的学科之一,热爱它往往也热爱着这种平等与公平性。

但是我不支持仅凭她初赛成绩录取她。她只要决赛拿了名次,就可以考虑了。

原因是,初赛是线上开卷48小时,这位学妹我相信是自己做的,但是如果开了这个口子,让一个不受监管的考试成为招生指标,天知道明年会不会有天才小学生考前几名的故事出来。(这个考试甚至是私立企业举办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有充分财力的家庭,完全可以请北大清华的同学/老师来作答。

自主招生时代的贪腐问题屡见不鲜,这还是当时最正规的渠道之一。如果阿赛成为升学的指标,后果不堪设想。

ps. 这个比赛北大清华的同学并不重视,因为升学对我们更重要,而升学看的是校内成绩、科研成果以及丘赛之类的,和阿赛完全无关。

比如上届阿里巴巴决赛第一瞿霄宇(他同时也是丘赛金牌),他今年初赛仅仅是780名,因为大部分北大清华数学系的学生都觉得初赛过了就行,决赛才需要认真对待。

最后,希望大家不要把数学娱乐化,饭圈化,这是个很严肃的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