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污”两个字一出,和珅的名字跃然脑中。

即便是对历史没啥了解的人,也都对和珅的“贪”印象深刻。作为满清“第一贪”,历史上还真没啥人比得上他。

传言“和珅跌倒,嘉庆吃饱”,足以让大家感受到他所贪之多。

然而翻阅历史却发现,和珅“跌倒”后,嘉庆不仅没有吃饱,甚至还得知了一个惊天大秘密:和珅的“贪”和皇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幼年艰苦

和珅出身不差,父亲位居三品,算得上是名门世家。

然而世事难料,和珅小少爷的日子才过了9年,父亲便意外离世。

从此,作为家长长子,和珅担起了家族的责任。

由于父亲生前为人不错,对和珅也教导有方。因此,在家族没落后,不少父亲往日的旧交都愿意伸出援手。

吃喝住倒是不用愁,但是想要真正重振门楣,读书是必经之路。

和珅一改往日的调皮,开始认认真真地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不仅读圣人书,为科举做准备,还自学了满汉蒙回四种语言,这也为他后来在官场的功绩打下了基础。

一晃十年过去,和珅得到了一个三等轻车都尉的职务。虽说象征意义大于实际作用,但是好歹有了收入。

可以说,童年那漫长的穷苦生涯也是他后来对金钱那么看重的一大因素。

平平淡淡干了3年后,他正式成为皇家禁卫军。

偶然的机会,乾隆看中了他,于是他一跃成了仪仗队侍从。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命运的齿轮开始缓缓转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贪官之路

许是从小寄人篱下练就的本领,和珅非常会拍马屁,在乾隆面前情绪价值拉得满满的。

当然,他也不仅仅只靠嘴皮子。在实干方面,他也才能出众。

凭借早年积累的满汉蒙回的语言基础,他帮助乾隆加强了不少民族间的团结。

任职理藩院尚书时,他不断通过联姻加强了满蒙之间的牵连。即便是英国使者前来,他也总能轻松破解对方的意图,为大清争取最大的利益。

不过他倒也不是回回都能猜中乾隆的心,对于打开国门的提议,乾隆就否决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和珅聪明,乾隆否决一次后,他便再也没有提。

除了朝廷上的贡献之外,他在文学上也颇有建树,不仅和纪晓岚一起保住了《石头记》,还组织编撰了《四库全书》。

和乾隆一起赏花、看月、吟诗、作赋的时候,他也总是能够把握好尺度,回回既让乾隆惊艳,又不至于丢了面子。

综合看来,这和珅差不多是个全能型人物。但是真正让乾隆对他那么信任的原因还不是上面所说的那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真正将乾隆折服的,恰恰就和他的“贪”有关。

乾隆几下江南,花钱如流水。内务府根本支撑不住乾隆的这项出游爱好。

但是和珅有办法。他想出了一个损招儿:罚款。

只要有官员犯错,就要罚款,当然这都是些不痛不痒的错误。

这个提议一出,不仅解决了乾隆没有旅游经费的问题,也让不少官员开始巴结和珅。

毕竟“花钱消灾”对那些常常搜刮民脂民膏的官员来说,是个划算的买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了,提出这么个建议,自己当然得有点表示。所以翻看当年内务府的资料便能看到,其中和珅缴纳的罚款甚至超过其他所有的被罚款的官员。

这和珅是乾隆最大的“小金库”。

每次出游都能安排得那么妥当,钱从何来?乾隆能不知道吗?

这或许也就是乾隆明知和珅是个大贪官,却始终不降罪于他的一个原因。

和珅入狱

“正端着碗吃着鲍鱼燕窝呢,太监便捧着三尺白绫寻来了。”

这话用来描述和珅的落马速度一点儿也不违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乾隆驾崩第二天,和珅就被撤职;四天后,被捕入狱;七天后,和珅顶着嘉庆帝总结出的二十条罪等待审判。

这一年正月二十八,和珅拿着嘉庆帝所赐白绫,自尽了……

一代宠臣,万世“贪污”的和珅的一生就此完结,从头到尾不过十四天的光阴。

日渐腐败的清朝

清朝发展多代,尽管都说“康乾盛世”,但实际上在乾隆后期,国家官吏中已是积弊重重。

和珅是个官场毒瘤不说,除他之外,大大小小的毒瘤也数不胜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嘉庆帝对和珅深恶痛绝,但是他想得却简单了。他以为将和珅这么一个大毒瘤处理了,别的官员就会引以为戒,慢慢地风气就好了。

但他到底还是过于天真了。

官员们之间通过金钱来开路已经成了“心照不宣”的规则。八旗将军有“三节两寿礼”;各地巡抚有“季银”,这些都不是朝廷正规派遣的收入名目,全是搜刮民脂民膏所获。

然而嘉庆帝对此没有任何作为。

甚至在查办和珅的时候,他居然还十分“仁慈”地放过了那些和和珅有密切往来的官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大贪官身边转悠的,能有几个不爱钱的?

但嘉庆帝似乎不明白这一点,又或者他太过自信,觉得这些“虾兵蟹将”无伤大雅。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传言更是可笑。嘉庆似乎只致力于将和珅绳之以法,对其财产并未过多关心。

这下,又有一批官员大捞了一笔。

所以虽说嘉庆一继位就办理了一个“富可敌国”的大贪官,但是却没有得到多少钱,甚至在他在任的二十多年里,国库并不丰盈。

这不禁让人想到其祖父雍正的铁腕:“叫其子孙做个穷人,方符朕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明有个这么好的先例摆着,咋就不能学一学呢?

贪污带来的不仅仅是搜刮民脂民膏,还有官员们日益懒惰的风气,“懒政”也慢慢蔓延开来。

嘉庆的“仁慈”最终带来的就是日益腐败的官场和日益衰败的大清王朝。

以上内容皆为笔者根据网上资料,结合个人想法所撰写,如有有失偏颇之处,还望大家在评论区指出!欢迎大家一起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