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老正时空 奇异时空 2024-06-15 21:30 吉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看到个小视频,说一工厂招工,先问应聘者是鹅粉还是乌粉。保安、环卫、装卸工等工种得是鹅粉,说鹅粉的思想单纯,做事一板一眼,以立场分是非,好管理。但市场法务、销售、讲师等岗位,就得是乌粉,说这些岗位要求要有独立见解,还能融会贯通,价值观正,以是非分立场。

我相信这不是段子,我一位做公司的朋友就是这样。那是大几年前的事了,疫情还没发生,选项自然也不是俄粉与乌粉。他的选项很简单,一上来就问“文革”好不好?凡是说“文革”好的,一律不要。朋友跟我说,他绝不能让思想极左的人进来,将来会有麻烦。我跟他说,你这个想法不能说没道理,但有些太粗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我帮他设计了几个单项、多项选择题,具体什么题记不太清了。原则就是要通过说东问西、指北看南的问卷形式,尽可能不显山不漏水地了解应聘员工的脾气性格,看事物的方法和处理事情的能力。虽然没有一道题是直接了当带政治倾向的选项,但通过别的不起眼的选项也能大致了解到应聘者是左是右,极端不极端。然后再根据问卷回答的情况,进行筛选,最终确定入职人员。这个法子还是挺有效的,价值观大体一致,沟通起来隔阂会少很多,抬杠的少了,关键时候也能上下一心。后来疫情期间,朋友的公司就顺利地度过了难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这也是真事,不是瞎说。如今的时代,就是以三观分群的时代。其实,这样的事也不是现在才有的,自古以来一直就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说法。“人以群分”,什么“群”?就是一群具有大致三观相同的人聚在一起所形成的“群”。

话又说回来,“人以群分”是个很高的境界,一般情况是很难达到这种纯粹三观一致的“群”的标准。无论哪个民族,哪个国家,“群”的划分也只能是个大概。这是因为,政治倾向是有灰度的,不是非黑即白的。同时,人的需求也是多方面的,很多群体的形成,并不都是以政治倾向来划分的,不同政治倾向的人同样可以因为一个非政治倾向的事物走到一起,甚至成为朋友。这就是说,我们的世界,除了三观,还有属于人类共有的人性在,这样的人性就是一种可以打破三观界限的存在。

这样的例子很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战争期间,就有因为各种情况,使得完全属于不同群体的两个人或是两伙人走到了一起,或是莫名其妙地枪口抬高了一寸,或是一对眼神,便彼此都放过了对方,战后成了朋友。一个纳粹分子放过了一个犹太小孩;一个中国大嫂救了一个日本兵,这样的事也都是有的。

上次美国大选,支持特朗普的共和党人上街游行宣传,饿了渴了,走进了一家支持拜登的民主党人开的咖啡店。而店主人居然竭尽全力地来了个周到服务。在品尝咖啡的那一刻,他们彼此的眼神都变得不再是“斗鸡眼”。“文革”期间,我的一位曾经看管过“牛鬼蛇神”的战友居然与一位“牛鬼蛇神”成了忘年交。想想,挺耐人寻味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这类事真的很多。如今,我们的社会撕裂的很严重,在网上,甚至在现实生活中,不同观点的碰撞异常激烈,有时甚至会出现一些当年“文革”的迹象。这种撕裂很糟糕,对我们的社会危害不小。这当中,三观固然很重要,但如果再深入想一想,难道不同三观的两个人或是两伙人就没有共同的人性可以相通吗?我想应该是有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所以,可恶的不是三观不合的彼此,而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想方设法地故意制造社会撕裂的那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