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宁蕖

从甘孜州稻城县香格里拉镇出发,沿着盘桓于山间的公路而上,远处的雪山不时从青翠的丛林中探出头,绝美的景色引人惊呼,当海拔从2900米抬升到3900米时,一座山间台地跃然眼前,群山包裹下,几十座“黑藏房”散落其间,一条溪流自北向南流淌,东西镶嵌着两片农田——亚丁村到了。

这个仅有37户的小村落位于甘孜州稻城县南部、著名的稻城亚丁景区内,这里有“香格里拉之魂”的美誉;有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最原始的高山高寒生态系统之一;有“黑眉黑框”的传统黑藏房......2014年,亚丁村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9年,亚丁村入选第二批四川最美古镇古村落名单。

为保护利用好传统村落、发展全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2023年4月,亚丁村保护恢复项目正式开工。如今,随着生态修复、文化保护、村落基础设施提升等工程的进行,这里的生态之韵,藏乡之美正焕发着新的生机。

保护

生态为根 文化为魂

6月初,在通往亚丁村的路上,远处群山连绵,绿意盎然,近处树木葱茏,枝叶茂盛,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草木香气,让人心旷神怡。“这些都是我们去年种的,现在基本存活了。”亚丁村保护恢复项目生态修复部门负责人刘开国告诉记者,去年4月到9月,他和同事们在亚丁村周内和周边种植了十几万棵树苗,“我们种了云杉、落叶松、青杨、地被植物和灌木,尽量保证了生态的完整性。”

亚丁村周围耸立着的十几座海拔4500米以上的山峰,在高原强烈的太阳辐射下,变成了一个个“热岛”,使得坐落在海拔3900米高原上的亚丁村,比海拔3000米的峡谷地区村寨的年平均气温还要高出许多,形成了特有的气候倒置现象,也因此造就了珍稀丰富的自然森林群落。

“独特的生态环境形成了独特的景观,这是亚丁能吸引无数游客不远万里来此旅行的原因,也是亚丁的‘根’。”刘开国告诉记者,生态修复也采用“拟自然”的方式,在阴坡种植了落叶松、云杉混交林,在阳坡种植了高山栎灌木丛、小檗、杜鹃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生态修复过程中,项目组按照“拟自然”的方式,在不同坡度,不同光照的山坡上种植了云杉、落叶松、青杨、地被植物和灌木。

如果说独特的生态景观是亚丁村的“根”,传统的藏式建筑、半农半牧的生活习俗等组成的文化,则是亚丁村的“魂”。

走进亚丁村,一栋栋片石砌成的“黑藏房”让整个村落显得古朴而肃穆,独特的气质让人耳目一新。

因“黑眉黑框”而著名的“黑藏房”是亚丁村极富特色的建筑,也是亚丁文化的“有形”载体之一。但在过去缺少保护意识的开发中,原汁原味的藏式民居建筑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保护恢复项目启动以来,以“最小干预,最大还原传统风貌”为原则,对亚丁村现有建筑开展分区分级修复,建筑的外墙,出自项目组专门聘请的本地石砌藏房艺人之手;拆除了部分落地大窗,还原古建筑式的小窗户;晾晒青稞的阳台也被还原,保留了农耕文明留下的痕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修旧如旧”为理念,亚丁村的建筑外墙采取了传统石砌工艺。

如今的亚丁村,土石本色的“黑藏房”重新散落在山间台地上,疏密有致。

沿着村道向西漫步,穿过一条林荫小道,一大块翠绿的青稞地突然铺展在眼前,麦浪随着微风起伏,仿佛一池湖水。

为了还原农耕场景,亚丁村组织村民将村里的农田复耕,采用当地自然石材修复破碎田埂,让野草在缝隙生长,让田埂融于自然,并且遵循当地物候,一年一季,四月播种,九月收割,还在田间村边设置青稞晾晒架与牛棚,还原了当地“春耕二牛抬杠、秋收青稞晾晒”的传统农业生产场景。

发展

提升基础 培育特色

走进一间由传统建筑改造而成的民宿,木制家具上绘制着莲花等图案,墙上挂着藏毯、唐卡等装饰品,浓浓的传统藏式风情之外,还有弥散式供氧、集中供暖等现代化设施。

供氧和供暖,一直以来都是阻碍亚丁景区秋冬季旅游市场发展的瓶颈,为了突破这一瓶颈,亚丁村在2023年建设完成了集中供氧站和全村供氧管道以及分布式供暖设施。

“以往,我们每年营业时间只有七八个月,一到冬季就只能歇业,供氧和供暖解决了,就可以发展冬季旅游,我们的收益也会增加不少。”在亚丁村经营了八年民宿的老板尹庆华告诉记者。

基础设施的改善让旅游服务品质得到突破性提升,要更长远的发展,还需要立足特色,培育新业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以来,稻城县文广旅局联合省文物局、四川博物院,对香巴拉文化博物馆展厅进行了升级改造,增加了格萨尔唐卡、民俗用品等展品。

在村内面向雪山的一处台地上,一座海螺形的建筑格外显眼,这是亚丁村保护恢复项目中的标志性建筑——香巴拉文化博物馆,该馆以藏族装饰中常见的“吉祥八宝”之一的白海螺为整体造型,又如一只眼睛,朝着仙乃日、夏诺多吉两座雪山眺望。

“今年春节以来,博物馆已经接待了游客3300余人。”稻城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博物馆的建成填补了稻城亚丁人文业态的空白,给游客带来了更为丰富的体验。

“最近,我们还联合省文物局、四川博物院,对展厅进行了升级改造,增加了格萨尔唐卡、民俗用品等展品。”上述负责人说。

特色业态的发展不仅基于特色文化,还基于独特的自然风貌,拥有壮美的自然风光的亚丁景区,一直以来都是户外爱好者的“天堂”,随着基础设施的改善,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这里,尹庆华也嗅到了商机,“我正在和景区管理局一起,筹备‘转山俱乐部’,希望能给户外爱好者提供更专业的服务。”

(来源:四川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