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5月,上海解放,解放军军管会立即进驻城市,并进行善后和伪军财产接收事宜。

当军管会代表顾准来到原国民党上海财政局时,一位名叫汪维恒的原上海淞沪区补给区少将副司令突然找到他说要回归组织。

顾准有些不明所以,耐心询问之后,汪维恒这才向他说明:我早在1924年就已经是共产党员,潜伏敌营21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896年,汪维恒生于浙江诸暨。青年时期勤奋好学,且成绩优异,于1917年在诸暨渔山小学担任小学教师。1918年,因受维新思想的影响,前往上海法文翻译学校深造。

1919年,汪维恒投笔从戎,赴北京军需军官学校学习,毕业后被派往浙江慈溪。

在慈溪公干时,汪维恒结识了同是浙江诸暨,毕业于同文公学的老乡张秋人。二人一见如故,从此书信往来。

汪维恒并不清楚的是,张秋人其实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上海区委会委员,也是我党的早期党员,受组织派遣到宁波地区进行宣传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书信往来中,汪维恒从张秋人那里开始真正接触革命思想,于1924年经后者介绍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宁波地区最早一批中国共产党员。

后来辗转于浙江台州、黄岩、宁波、诸暨等,从事党的地下工作。

1925年,国共进行第一次合作,组织决定派汪维恒加入中国国民党。1926年,汪维恒所在的浙军响应广州国民政府号召发动起义,被北洋军阀军队击败。此后,汪维恒脱离浙军序列,回到家乡诸暨工作。

1927年初,国民党浙江省党部委派汪维恒担任浙江台州党务特派员,负责到台州、黄岩、温岭各地整顿国民党党务,改组国民党县党部。

1928年,汪维恒遵照党组织的指示前往南京,利用军需军官学校关系打入国民党军需内部潜伏下来,等待党组织派人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汪维恒来到南京之后,立即打入国民党军需界。在往后二十多年里,先后担任国民党军政部第一军需局少将局长、第七补给区副司令、南京联勤总部副司令、上海市财政局局长兼上海市银行董事长。

他多次利用工作之便,在南京、洛阳、商丘等地救助转移地下党员。

1938年8月,中共南京地下党组织史永同志找到汪维恒,问他是否愿意为党做事?他才与党组织重新接上关系。

但同时也产生新的误会,汪维恒以为他等了十多年,党中央终于派人来找他,而史永同志也不知道汪维恒受命潜伏的历史,这个误会直到解放后才被解开。

1943年,蒋介石秘密策划“剿共”,汪维恒得到消息及时向党组织汇报西北各省国民党军队兵力,延缓国共合作破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抗日战争结束后,汪维恒担任南京联勤总部副司令,他把自己所掌握的重要战役国民党军队调动、军队运输补给等情报,通过联络员源源不断地传至延安。

直到1948年,蒋介石将台湾作为大后方,诸如汪维恒这样的国民党高级将领也接到了赴台任命。但他深知自己一旦去了台湾,就可能再也回不来。

但国民党退守台湾后的军事部署、后勤基地等情报对于党组织同样重要,所以义无反顾地携全家来到台湾上任。

一年后即1949年春,汪维恒突然接到史永同志的一封信,大致意思是希望汪维恒迅速撤离台湾返回上海,等待解放。

这封信让汪维恒又激动又发愁,激动的是自己终于得到了期盼已久的召唤;发愁的是如何找寻借口从台湾回到大陆?

幸好此时汪维恒的老上级陈诚在医院养病,他索性打电话向陈诚告别,称自己的母亲患病要回大陆探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避免引起怀疑,汪维恒将妻子孩子留在台北,于1949年4月只身飞回大陆,实际上他已经做好了全家离开台湾的准备工作。

1949年5月初,汪维恒的妻儿乘船有惊无险地回到上海。

汪维恒回到上海后被立即任命为淞沪区补给区副司令,再次利用职务之便迎接解放准备工作。汪维恒对当时上海财政局所有档案仓库进行盘查、造册,并阻止大量资金外流。

上海解放后,汪维恒以回归组织的形式与军管会代表顾准交接。在谈话中,汪维恒明确告诉顾准:“我是1924年入党的中共地下党员。”

这时军管会代表顾准才得知,眼前这位已经五十多岁的国军少将,党龄竟比自己还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以防万一,顾准立即将这些情况汇报给潘汉年同志,得到后者的确认后,他紧紧握住了汪维恒的手,激动地说:“太好了,我们军管会就是缺少像你这样的老同志帮助。”

新中国成立后,汪维恒继续留在上海工作,担任上海市房地局副局长,1955年担任局长,这时他才知道自己的党籍没有恢复。

特殊十年爆发之初,汪维恒被“四人帮”陷害关进监狱,于1971年含冤去世。

1979年1月,汪维恒得到彻底平反昭雪,恢复名誉,并经中共中央组织部批准,恢复党籍,党龄从1924年(民国13年)1月起算,使得英雄灵魂终于可以安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常人很难想象汪维恒孤身一人潜伏国民党内部,且没有和党组织取得联系的十多年里,他整日要背负怎样的压力?

正如经典谍战剧《风筝》里说的那样:汪维恒就像是一只断了线的风筝,不知会飞向哪里。

但凭借坚毅的党心和党员初心使命,汪维恒始终对革命充满希望,利用工作之便,为党组织做了许多实事。即使携全家前往台湾之后还是心向光明,终于返回祖国大陆,为全民族解放作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汪仲远.父亲汪维恒:潜伏归来的共产党人[J].档案春秋,2010(02):4-10.

[2]杨烁.房管前辈的红色故事(一)——身居敌营高位21年的潜伏者汪维恒[J].上海房地,2021(09):5-7. DOI:10.13997/j.cnki.cn31-1188/f.2021.09.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