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天,17岁少女姜萍在网络上爆火。

之所以爆火,源于这位17岁少女凭借自己过人的数学天赋,在阿里巴巴全球数学大赛中以第十二名的好成绩脱颖而出。

一些人一开始还感到有些莫名其妙,觉得不就是第十二名吗,怎么值得如此惊讶?

但看看围绕在这第十二名前后的众多参赛学子,大家都惊讶于这位17岁少女的数学天赋了。

在众多“学霸”中,除了这位17岁少女不起眼的学历和学校外,其他人都是“金光闪闪”,什么北大、清华、哈佛等等,清一色的全球精英。

放在这些人之中,你说只是中专生的17岁少女厉害不厉害?

所以,此次大赛第一名参赛者倒没有“爆火”,反倒是这位17岁少女火了。

在很多人眼里,中专生似乎都是学习成绩差的孩子。

这是大家对中专生的固有印象,事实上目前中专生整体质量的确令人堪忧。

不过,17岁女生姜萍并非中考成绩不好,而是因为读中专更有性价比。

一方面家里经济条件不好,读中专可以省下一大笔钱;一方面虽然中考成绩不错,却又不足以上重点高中,索性不如上中专。

幸运的是,这位17岁女孩遇到了一位同样对数学很痴迷的老师。

并且,这位老师曾多次参加阿里巴巴全球数学大赛,此次师生两人同时参加,老师的成绩还远不如学生。

青出于蓝胜于蓝,学生比老师厉害是一种必然。

在伯乐老师的带路下,17岁少女姜萍才有机会知道阿里巴巴全球数学大赛,并有幸和老师一起参加比赛。

假如没有遇到这位老师,可能17岁少女姜萍依然还是一名默默无闻的中专生。

正如人所说,是金子总会发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17岁数学天才少女一举成名天下知。

当地学校也成了“网红打卡地”,17岁少女同样成了“网红”。

在网络舆论的推波助澜下,有关大学该不该破格录取这位天才少女的话题引起大家关注,更使一些人为此争议不休。

很多人觉得大学应该破格录取,这是一位天才少女。

也有人觉得仅仅一次比赛脱颖而出不足以说明什么,还有人觉得规矩不应该打破,否则对其他人不公平。

实际上,这个话题本就是一个“伪命题”。

17岁少女的数学天赋已为大家所知晓,下一步就看其在决赛中表现,是不是天才相信某些专家也一看便知。

受制于中专生身份,一些门槛和规矩早就给中专生设置好了,哪怕你是天才也必须接受。

很多大学同样受制于一些规矩,在特招上显得猥琐,根本没有“大家”之气,这等学校的胸怀和气度对一位天才少女来说,不上也罢。

人们常说,不拘一格降人才。

但到了某些时候,这条又不能用了。

很多所谓的“天才”,“偷偷摸摸”就被大学特招录取了,比如跳健美操的都可以被特招,你说这等数学天才该不该被特招?

自然该被特招。

这个问题还需要讨论吗?

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不是权利和利益的争夺之地,也不属于某些人的“专利”。只要你是大家公认的人才,又何妨不能破格录取?

不过,这位天才少女是“中专生”,这个标签让一些大学不敢“特招”。

你若是什么外国语高中、实验高中等等,本身就有某些“直招”名额的重点高中,特招不在话下。

归根到底,特招也“看人下菜”。

说你是天才你就是天才,说你还不够天才你就不够天才。

总之,大家说了不算,阿里巴巴全球数学大赛说了也不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若是“官家”举办的什么全球数学大赛,自当另说。

破格录取也会顺理成章,但你能否有资格报名参加这等大赛,却又是一个未知数。

以你中专生身份,应该是完全没资格参赛。

阿里巴巴全球数学大赛做到了“不拘一格降人才”,什么身份都可以参赛,只要你有那个本事。

可是很多大学却无法做到这一点,还要有限制有条件的“降人才”。

因此,17岁少女天才要是被国内知名大学破格录取,本身就“不符合规定”,也没有那个“先天条件”。

穷人家的孩子要想被破格录取,还是要走正常途径和渠道。

这个正常途径和渠道,就是某些部门给划下的“条条框框”。

可这“条条框框”下,某些具有天赋的孩子必然被埋没。

作为一名天才少女幸运的遇到了伯乐,又幸运的生长在网络资讯发达的时代,只要保持初心坚定信念,不为外界所迷惑,是金子终会发光,也必然不会被埋没。

毕竟,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那些行为猥琐的大学不敢大大方方破格录取,一定会有地方破格录取。

前提只要你是个人才,而绝不是什么中专生什么寒门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