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唐曾聊过自己的一套成事心法:

东西好不好?好在哪儿?怎么做到的?

把这套方法用在其他领域同样适用。

如何成长为像建工泰斗朱树英老师那样的建工大律师?

答案很简单:试着站在他的角度,用他的方法思考问题。

这也是本期大师级建工实务讲堂的由来,把业内Top级水准的大师们请到直播间,试着聆听高手是怎样解决焦点争议的。

据统计局数据显示, 建筑业的总产值持续稳步增长, 2023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已超31万亿元,但在行业规模增长背后,则是建筑业企业产值利润率不断下滑以及由此派生的大量的建设工程争议纠纷。

由于工程领域本身的特殊性,该类案件往往涉及招投标、资质、工期、转分包、工程质量、工程违约、工程结算、工程价款优先受偿等各类问题,外加新旧法条如何衔接仍众说纷纭,这就促使建工律师需要保持永续的学习力以维系专业上的前沿性。

当然,短短几天的课程不可能把所有纠纷难点囊括其中,但我们能做的是挑选业务过程中最典型、最棘手的问题,学习建工大师们的方法路径。

6月17-19日晚19:00,智拾网有幸邀请到建纬研究院院长朱树英老师、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主任袁华之律师以及具有多年审判经验的李琪老师,组成建工史上难能可贵的顶配师资,分别就工程总承包、索赔、优先受偿权进行深度分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扫码0元听课

听课领《人民法院案例库涉优先受偿权案例大全

01

融入建工大师数十年实务经验

深度贴合法律人的办案逻辑

在打磨这套课的过程中,我们始终以“谁讲这个主题最适合最出色”为唯一的策划标准。

从学员专项进阶的角度:授课时要能结合自身的理论与实务经验,全面细致,对可能发生关联的法律法规进行系统梳理;分享思路时又能从实际业务场景出发,帮助学员化繁为简,事半功倍。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会邀请朱树英、袁华之、李琪三位老师的原因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树英

建纬研究院院长

朱树英,建纬研究院院长,制订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的“四朝元老”,带领建纬律师先后完成了《房屋建筑和市场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和《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合同(示范文本)》。可以说没有比朱树英老师更懂工程总承包法律服务的人了。

本次课程,他将带着学员探索ADR机制在工程总承包模式中的适用范围,研究其新的合同条款约定及其相应的权利义务规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袁华之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主任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建设工程与

房地产专业委员会主任

袁华之,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建设工程与房地产专业委员会主任,在房地产、建设工程、土地及PPP业务方面有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每年承办多起疑难复杂的诉讼、仲裁案件,在工程索赔与反索赔方面有自己独到的心得。

在讲解索赔这个主题时,他会从一个相对全面的角度去完整解析索赔本身,从办案流程出发,详解工程索赔具体项目及对应的索赔技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琪

具有多年审判经验

李琪老在工作期间就工程价款争议案积累了丰富的审判经验,他对优先受偿权的司法解读和阐释,能确保律师获得最准确、专业的法律信息,从而避免在实务操作中因理解偏差而导致败诉风险。

02

聚焦核心纠纷

像建工大师一样把握关键

几乎所有的建工争议纠纷,回到根本还是“钱”的问题。损害赔偿如何计算?赔偿范围如何界定?计算标准是什么?纵使是合同效力认定问题,归根结底也还是工程款能不能付、能不能结。

所以在筛选课题的过程中,我们决定直击主要矛盾,锁定索赔与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两大课题。

  • 索赔

如何有理有据地成功索赔,并在推进案件前做到心中有数,是大多数建工律师面临的共性难题。

证据方面,律师要协助承包人注意收集、积累与索赔有关的资料或证据,做到处理索赔时以事实和证据为依据。而每份证据的运用要点是什么、归档时要注意哪些环节,都有不少门道。

索赔事项方面,律师要了解可索赔的事由有哪些,在帮助承包人正确识别并主张的同时,还要能围绕该类情形提出工期、费用、利润等索赔事项。

除此之外,一项可落地的索赔案件,还涉及程序、各类规范文本、合同条款、合规管控、仲裁或诉讼等各个环节。

这显然不是单讲一个要点就能解决的问题,学员需要的是一个体系化、可实现实操闭环的完整课程。

COURSE

课程内容

袁华之老师围绕“如何成功索赔”搭建完整的课程框架,摒弃传统的以“索赔主体”划分的思路,而是从律师着手办案的角度,将内容划分为“概念辨析——六大原则——关键因素——工作流程”四大模块,把每个模块下的关键要点讲给你听。

扫码0元听课

听课领《人民法院案例库涉优先受偿权案例大全

  • 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

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是建筑行业中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它直接关系到承包人及其背后建筑工人的合法权益能否得到有效保护。但因其在具体适用上涉及多重利益关系,相关争议也就不一而足。

比如,关于合法分包人以及违法分包中的实际施工人是否享有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司法实务中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

有的认为,因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在性质上属于法定优先权的性质,因此不宜扩大权利主体范围,转承包人、违法分承包人等实际施工人不享有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

但也有的认为,挂人既是实际施工人,也是实际承包人,而被挂人只是名义承包人,认定挂人享有主张工程价款请求权和优先受偿权,更符合法律保护工程价款请求权和设立优先受偿权的目的。

此外,建设工程价款债权的受让人是否享有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也存在争议。

在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情形下,了解裁判标准,对律师掌握主流审判观点,理解其立法目的、适用范围、行使条件等关键要素具有重要意义。

COURSE

课程内容

李琪老师会从保护建筑工人利益与保护承包人利益的司法价值取向出发,同时结合现有司法判例及部分相关文件,从实务角度对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涉及的主体、典型争议、优先权的行使等若干问题加以分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跟着建工泰斗把握趋势

先人一步了解ADR机制

鉴于建设工程的特殊性,想在该领域有所建树,长期主义必不可少。但在坚守的过程中,律师除了埋头耕耘,更要学会抬头看路。有意识地把握未来的业务趋势提前学习,才能在未来真正到来时做到脱颖而出。

眼下,以替代性争议解决即ADR机制处理工程总承包纠纷案件就是未来的业务机遇。

工程总承包作为一种囊括投资、建设、运营各阶段的一体化工程模式,一旦发生纠纷,其复杂性必然比传统的施工总承包难得多的多。事实证明,现行的司法诉讼、仲裁和鉴定制度已难以完全适应建设总承包案件审理需要,而柔性的争议评审机制显然更具优势。

争议双方可通过专家评审的方式,化解投资方、建设方、承包方的争议和矛盾,从而促成项目的顺利推进和建设。

那么,ADR机制在执行阶段的关键是什么?评审决定的效力性如何约定?意思自治的基本内涵又是什么?

上述这些就是朱树英老师要给我们传授的。

第一步:讲解争议评审制度

讲解争议评审制度的概念、渊源、在我国的适用现状、以及在合同招标、签约时如何设定争议评审模式的相应条款。

第二步:分享具体应用场景

结合具体案例,分享争议解决机制在化解建工争议纠纷(如造价纠纷)是如何运作的。专家委员会如何设立、合同效力如何明确等。

第三步:明确未来发展趋势

明确争议评审机制作为非诉讼实践的高端模式将得到大力推广,号召学员们现在就着手了解ADR机制。

扫码0元听课

听课领《人民法院案例库涉优先受偿权案例大全

【课程收获】

01

学会抓主要矛盾,了解碰到建工争议纠纷时,用哪种思考路径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02

先人一步了解ADR机制,明白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除了仲裁、诉讼,还可以有什么争议解决方法。

03

像建工大师一样思考,学会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迭代思维方式。

【课程大纲】

6月17日

袁华之:建设工程索赔应当关注的基础问题

一、工程索赔的概念辨析

1. 工程索赔与工程签证

2. 工程索赔与工程变更

3. 工程索赔与违约责任

二、工程索赔的六大原则

1. 以合同为依据原则

2. 实际损失原则

3. 合理分担风险原则

4. 逾期失效原则

5. 有理有据原则

6. 友好协商原则

三、工程索赔的关键因素

1. 良好的合同管理

2. 强烈的索赔意识

3. 严密的证据链条

4. 专业的索赔人员

5. 灵活的索赔策略

四、工程索赔的工作流程

1. 提高和深化企业家对工程索赔的认识

2. 组织和领导索赔工作组

3. 审查合同等法律文件

4. 提示索赔事项

5. 提示索赔时机

6. 及时固定证据

7. 协助编制索赔报告

8. 参与索赔谈判

9. 代理索赔仲裁或诉讼

6月18日

李琪: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司法实务

一、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制度立法目的再反思

1.保护建筑工人利益与保护承包人利益之争及司法价值取向

2.《建工解释(一)》第42条“损害建筑工人利益”判断标准

二、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争议权利主体

1.工程总承包人

2.实际施工人

三、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权利享有与行使

1.分部分项工程、装饰装修工程之争议

2.《民法典》第807条“不宜折价拍卖工程”之标准

3.行使方式

6月19日

朱树英:以替代性争议解决即ADR机制处理工程总承包纠纷案件的指导思想及操作实务

一、工程总承包合同签订和履约过程把ADR机制挺在前面的实务操作

1.现阶段工程总承包模式在实践中主要矛盾与争议的类型化分析;

2.以苏州中亿丰“未来建筑研发中心”项目争议评审的落地为例,谈新情况下工程造价纠纷争议解决的法理思考和方法论思考;

3.建议市场主体根据“总对总”要求,在合同招标、签约时同步设定争议评审模式的相应条款。

二、出现争议和纠纷后以“不诉讼、不仲裁、不鉴定”为指导思想的应对措施和处理对策

1.应运而生的市场举措为工程造价纠纷替代性争议解决机制提供有效路径

(1)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率先推行的《评调裁一体化工作方案》;

(2)“中国工程咨询协会”制定的行业协会标准《工程总承包合同争议评审规范》正式颁行。

2.从典型新材料厂区EPC项目的争议处理看争议评审裁决作为非诉讼实践的高端模式值得重视、推广

(1)从三个典型总承包案件窥察工程纠纷案件司法实践现阶段面临的突出问题;

(2)从某典型新材料厂区EPC项目替代性争议解决处理模式看争议评审裁决作为非诉讼实践的高端模式值得重视、推广。

扫码0元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