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上半年,杨幂似乎陷入了水逆之中。早早就喊出了豪言壮语,说”2024作品见“,结果在春末初夏这阳光明媚的日子里,齐刷刷乌泱泱连扑三部,”人民女演员“的自证之路迎来史诗级大阻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是的,史诗级,之前不是没有自证过,只是没有扑得如此声势浩大。这一次,不仅体现在作品之集中、口碑之惨烈,打脸之响亮,更糟糕的是,就连一度被称为杨幂统治区的古偶也不奏效了。

继《哈尔滨1944》和《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之后,《狐妖小红娘》紧跟其上,结果不仅未能维护住最后一丝颜面,还将杨幂的疲态和无神展现得淋漓尽致。

咱不制造年龄焦虑哈,但就观感而言,快四十岁的姐妹儿演这种灵动少女,尴尬与硬撑的迹象确实有点过于明显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尴尬的是,没有对比就没有鉴别。

《哈尔滨1944》中,杨幂演的是个特务头子,属于蛇蝎美女大反派的类型,结果她自己没演出彩儿不说,还让跟自己有着微妙关系的王鸥发了一把”杨难财“,《伪装者》里的汪曼春瞬间都变得经典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狐妖小红娘》里女主有句台词叫:“涂山,我罩的,懂?”结果杨幂自己念被说像AI背词儿,毫无感情可言,而那边厢,宁静随便小试牛刀就以不怒自威的女王范儿轻松胜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都说评判演技是很主观的事情,但事实上,又有那么一把标尺默默地存在着:演得好,他就是能让你代入其中,让你瞬间相信“他就是那个人,他此刻的情绪和气场是真的,而不是靠音乐和服化渲染出来的”。

人设可以包装,可演员和观众最终还是要以作品为纽带来达成深度交流的,在剧作整体质量都尚可的前提下,你够真,就能触发观众的真心,进而获得相应的正反馈。

有人要反驳了:杨幂在《哈尔滨1944》里哭得鼻涕都掉出来了,很真实啊,怎么就演技不好了?怎么就感动不了人呢?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说说杨幂的演技到底劈叉在哪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证是表演的天敌

相较于另外两部,杨幂在《哈尔滨1944》里的表演显得还挺用力的,但为什么没有迎来大面积喝彩反而被嘲用力过猛呢?答案只有一个,她的力道没有用对地方。

比如“哭出鼻涕”那场戏,背景是抗日战争结束,特务科科长关雪(就是杨幂演的角色)被捕,和作为胜利方代表的男主面对面,今非昔比,地位反转,高傲、跋扈、不知理想为何物的恶女,将作何反应?

杨幂给出的答案是崩溃,涕泗横流的同时,讲了这样一句话:“你今天来就是跟我说这些的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种隐隐的矛盾感就在这里:这句台词的语感是指责的、不屑的,配合鼻孔看人的漠然神情似乎才更恰当,跟关雪本人的性格底色也才更契合。

毕竟,作为统治阶级后代,一路披着优越感上来的权力拥有者,怎能轻易认输?又怎能在敌人面前轻易卸下心理防线、将狼狈一面展露无遗?她的高傲与执着就这么容易被碾碎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到这类枭雄角色,不由想起了《黑冰》里的王志文,结尾,他跟警察也有一场尘埃落定后的对谈,不仅没崩溃,还那么地深沉、镇定且狡黠。弹幕里甚至有人表示,再多听几遍怕是要被他洗脑了,啊,这个危险的男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及《机灵小不懂》里的宁王(沈晓海饰),从出场起就风度翩翩,直至结尾落入大牢也依然气度不改,在跟不懂诀别时,还能神态自若地赞赞这位对手,顺带分析下自己败在哪里,那副“认了但无悔”的派头让人忍不住心生佩服,这才是造反的腹黑者该有的心理素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有哪个坏人发自内心觉得自己是坏人,一路赢过来的坏人更不会轻易低下自己高贵的头颅。

所以杨幂的崩溃、鼻涕以及后续吃饭时的狼吞虎咽,不像是在诠释关雪本人,倒像是在为”流量明星不顾形象放下身段“的热搜预备演练,在为”大明星的卖力与敬业“佩戴勋章。

那么此时再看张黎对她的评价,就感觉还挺诚恳的:哭得动人心魄,但她哭的一定不是关雪心理的事儿,也一定不是我说的那件事儿。

坐标错了,就会导致越努力越偏离、越努力越尴尬,所有的小设计和小动作加在一起,看起来挺热闹,实则宛如花拳绣腿,忙活半天踢不穿一块薄木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灾难的是,一旦表演变成个人秀,对面的人就会找不到抓手。就是说,A演爽了,B却很慌,他感觉对方不需要自己,不知道自己在这个场景中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此时,别说彼此碰撞的火花了,火星子都冒不出一点儿。

表演本来就是个一来二去的事儿,是互相给反应、互相给刺激,而当双方断联,无法互相给予,再复杂的关系也只能被简化为小丑和观众的关系——一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不能自拔,一个想走却走不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赢家未必有通吃的好胃口

不是想要专门批判和嘲笑杨幂,而是实事求是地讲,人的能力和天赋自带配置、各有长短板,不可能门门都答第一的,杨幂真的不必较这个劲。

社会赋予了赢家通吃的资格,而赢家自己,却未必有通吃的”好胃口“。

杨幂什么人?她就是为获得世俗成功而生的那种人,懂得适应规则和运用规则,对话语权的追逐大于对所谓理想的坚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该轧戏轧戏,宛若一个为了提升KPI而冲锋陷阵、不择手段的金牌女销售,只要曝光度能上去,质量参差不齐一点也无妨。

该制造话题就制造话题,从早年的招黑体质到自黑女王,再从靠机场穿搭出圈的带货一姐到迎合女性主义思潮的人间清醒,她总能在合适的卡点摸准最讨喜的人设,而后将其放大,让其成为自己的闪耀标签。

该说大家伙想听的话当然也是绝不吝啬,杨幂在各种采访中的发言向来得体,张大大说自己很辛苦,她指着楼下说”这里谁不辛苦“,主持人说她现在是人间清醒代言人,她微微一笑说这绝对是捧杀。

不能说人家不是发自肺腑,但肯定也不能全当真。就好比前两年,前脚刚说反对白瘦幼,后脚就发起了漫画腰挑战,结果遭到了一波贩卖容貌焦虑的口诛笔伐。

她主要还是聪明。

说好听的话,说不出错的话,这是出于女明星维护自身光环的职业素养,也是出于历经舆论风浪以自保为先的生存本能。虽然偶尔,这两个出发点会打架,呈现出些许表里不一,但大部分时候,她都能面面俱到——一边保持热度的同时,另一边也能迎来不少好感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唯独演技这件事,糊弄不得,侥幸不得,没有就是没有。

杨幂此次欲翻身却摔了个大趔趄,除了上面提到的好胜心过满外,还有一个更加本质的原因——她的”聪明“本身就是跟表演所需的”愚痴“反着来的。

一个最简单的区别:聪明当然要自保、要趋利避害,但愚痴往往意味着,要让自己主动暴露于危险之中。

任何形式的创作,都绕不开这样一层逻辑:打开自己的感受,让精神处于一个”裸“的状态,不加伪装、不加防卫,然后静等所有的刺激袭来。接下来,你最脆皮的那一块一定会被射穿,一定会有什么东西由内而外涌出来,你用自己的方式把这些东西具象化,就是在做属于你自己的艺术表达。

写出来就是一首诗,唱出来就是一首曲,演出来就是一出戏。

恰如郝蕾在《无限超越班》里说的,不要去演情绪,你自己就有,找到它就好了。

但是让角色情绪和自我情绪融合的过程并不轻松,得一次次把自己射穿哪!更何况,演员演一整部戏,这样的动作要做无数次,其实是一件蛮内耗的事情。

关于这一点,上文被列为正面教材的宁静深有感触,她说:越是好的演员越内耗,因为你就是用生命在演戏,那和你会一个技术是两件事,实际上一个好的演员,跟”神经病“就是一线之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越是好的演员,越是没办法轧戏,也没办法让自己在商业、综艺、时尚等等全面开花,因为他的精力不允许,这种精力的损耗可比染个红发、练个方言什么的熬人多了。

结 语

小时候课本上教《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我小聪明地认为:怎么会?总能找到兼得之法的吧。可长大后发现,确实大部分时候不可兼得,A与-A面常常是同时奉送的,一个人再能耐,也不可能将所有好东西都收入囊中。

所以杨幂的三扑何尝不是对成功学的一次打脸?谁说靠拼和狠就一定能成事的?谁说马太效应能让人扶摇直上拥有世间一切的?没有那种好事,舍了鱼都不一定能得到熊掌才是人间常态,更何况大部分人,什么都不想丢。

其实也不必丢,拥有自己能把握的,并好好珍惜,还不够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