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技术分析完杨幂的演技翻车在哪里之后,我在评论区听到了不少类似这样的声音:

“参加宣发活动,那个高傲和不耐烦的态度,特别败路人缘。”

“她现在一脸这b班一点都不想上的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傲、刻薄、不耐烦,是近些年来除演技之外,杨幂广受诟病的第二“黑点”。就,不仅戏里无神,戏外也灵动不到哪里,不仅不灵动,还常常散发出恶女气息,动不动翻个白眼、拍个手机啥的。

在粉丝滤镜下,那是酷酷女王范儿,可在路人看来,唯有满满的不适——“怎么着,这是给谁摆脸色呢?我又没欠她钱?!”

对啊,她在刻薄些什么?

我总结了,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爱怼人、爱打断别人说话,自以为聪明主导一切,好像就属她最机灵,周围人全傻子。

一年多以前那次快手直播里,那位主持人就是被她怼到自闭的典型受害者。老老实实cue流程,被她说“不用了真的不用了”,正当孩子尴尬无措时,nili幂姐竟开启打破第四面墙吐槽模式:“你们主持人超认真的,我都不知道怎么接话。”

后来到了制作发卡环节,主持人建议做个粉的,同样遭到杨幂拒绝,理由是:“不要操控我的人生。”艾玛,只是做个发卡的小事儿就上升到这种高度了吗?

其实全程看下来,这个主持人做错了什么呢?硬要说的话,不过是咖位小、经验少、略显生涩而已,可放到杨幂眼里,此人似乎一无是处、满身硬伤,干啥都不对,干啥都得被纠正被批评。

咱也不知道是她跟人精打惯了交道、十级厌蠢症随时会发作,还是习惯了见缝插针通过纠别人的错来彰显自己的聪明过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个是敷衍、不耐烦,不投入、不上心,也就是大家所说的“总是一副赶着下班的样子”。

还是那次直播,到了问答环节,她直接就着提词器念了起来;“他们提词器上说的是,因为拍戏一直在剧组,一顿悠闲精致的早餐都变得非常奢侈。其实不是的,我都有吃的。”

额……我要是主办方应该会黑人问号脸吧,这确定不是在拆台吗?

还有,某次录制类似于新年问候的VCR,也是一副背完稿着急走人的样子,给不出半点正逢大过节的喜庆之色。

最近的一个令人无语之处是《狐妖小红娘》直播宣传的时候,主持人问她觉得自己跟涂山红红有什么共性,她沉默片刻后回答:都是女的。

额……她不会觉得自己很幽默吧?既然是来宣传戏那就好好聊角色啊,还是她觉得我杨幂往这儿一坐就是以一敌百的号召力、聊角色都显多余?

综上,你从这个人身上看不到敬畏和热爱,而只有掩不住的嚣张和些许倦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

一定有同学要反驳了:怎么嚣张了、怎么不敬畏了?面对各位前辈老师她从来都是谦卑有礼的,还有哦,“在人下时当自己是人,在人上是当别人是人”可是幂的金句名言呢!

是啊,参加《金星秀》可配合可乖巧了,前段时间去戛纳还主动给章子怡让镜头了,但面对前辈和大咖的谦卑有礼能抹煞她那些打手机、翻白眼的“感人事迹”么?

不能,反倒是这两点表现同时存在显得她的情商和体贴是那么地有方向感,我顶多赞她一句身段灵活、知眉眼高低、有眼力见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那些“名言金句”,年轻人哪,与其听她说什么,不如看她做什么。

再者,单单语言上的前后矛盾、亲自打脸也不是没有过的,诸如,她不止一次说过,要走出舒适圈、突破自己,可后来某一天当主持人问起的时候,她却回答:是谁规定“舒适圈”这个事情的?

在此引用下李诚儒对郭敬明擅定选人标准的评价:真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你笑她前后不一,说不定人家正得意于权力上位者指鹿为马的随心所欲——什么逻辑,什么事实,姐就是女王,姐说什么就是什么。

这正是杨幂刻薄的来源,她太知道如何做一个“成功者”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她也不是被开金手指的大女主,一路走来也是历经坎坷,正如她所说,自己也有居于人下的时候,小时候在片场还挨过导演的打,也遭遇过被换角色。

名利场的势利和残酷,她打小就看得清清楚楚,这份“清醒”铸就了她一路攀爬的动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她的眼界。

“恃强凌弱是赤裸裸的现实,不想被欺负、受冷落,那就成为那个有话语权的成功者。”这自然是没错,但在这种环境里泡久了,她很容易会下意识认为,这个世界上只有上位者和下位者两种角色,向上爬的奖赏就是可对下颐指气使,且对上服服帖帖是始终不变的生存之道。

所以她才总能一眼识别孰高孰低,而后输出相应的对待方式。

毕竟,人是习得性的动物,当初上面的人这么对我,今儿我就有样学样用差不多的方法对待下面的人,顺便也宣泄下曾经被欺负的恨意与委屈。

机灵劲儿怕也是生存焦虑的产物,不机灵怎么存活呢?厌他人的蠢,也许正是源于恐自己的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幂还有另外一个显著标签就是“喜欢撩汉”,会笑着笑着倒在曾志伟怀里,会在众目睽睽之下坐到谢霆锋腿上,会随手扯起华晨宇衣服上的带子把玩起来,会叫旁边的rapper“小清新”并一遍遍要求他跟自己比心……

有人说这是不检点,有人反驳作风开放何错之有,但在我看来这都不是重点。

以上种种,没有到有伤风化的程度,也没到挑战传统的高度,我看到的,只有一个雌竞优胜者的炫耀和一个社会人对既定规则驾轻就熟的顺服。

对大佬自然贴贴,说明我是不扭捏、不对抗的自己人,这样才好得到机会;与此同时,这也是一种生存自保策略,即,我先发制人,表现得“老油条”一点,大佬们反而不能怎么样。

对小鲜肉贴贴,轮到了姐自己给别人做服从性测试,对方不那么配合也没关系,反正姐的魅力毋庸置疑,姐主要是忍不住展示身为权力上位者的随性和得意。

总之,不论怎么看,她都是规则中的人,总能根据规则精准分配自己和别人的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规则就是一切吗?

3、

这个世界不是只有实然的,还有应然。三六九等是实然,人人平等是应然;成王败寇是实然,和平共处是应然。

存在即合理,但未必正确,也未必应该一直存在下去。关于应然的种种听来不合时宜,但人类文明的发展,正是由它们对现实的一次次撬动来触发和推进的。恰如鲁迅那句——“从来如此,便对么?”

看见应然,就拥有了成与败、上位者与下位者之外的第三者眼,也就拥有了不被环境裹挟的第三种可能。

在此要举出一个我认为的正面教材——林志玲。

首先,她和杨幂是有共同之处的,都是貌美的女明星,都是个人标签大于作品本身,都信奉适者生存、主动让自己变成了合乎规则的样子,都是一眼看去超会做人的典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与此同时,她们的差别也非常明显:

杨幂被说刻薄,林志玲却是二十年如一日的温暖如春,连好友蔡康永都感叹真就从她身上发现不了半点破绽;

杨幂被说敷衍,林志玲却是一如既往的高能量,说起话来总是手舞足蹈、神采奕奕,似饱含无限情感,许知远采访她,还未说上话就先被林小姐拥抱小朋友的场景震撼住了。

一开始,大家都说她怎么这么假,可时光荏苒,当她依旧如此时,最苛刻的观众都忍不住在心里写下一个大大的“服”字。

是什么导致了她们的不同?

或许正是,林志玲有那第三只眼,而杨幂无。

林志玲说,她原本的职业规划是当老师或者美术馆策展人,可误打误撞进入演艺圈走红之后,她发现自己竟然拥有了那么多的资源,她就在想要怎么运用这些资源去做更多有价值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于所谓价值,她有自己的答案,那就是传递和善和喜悦。当许知远质疑这种和善和喜悦会不会很肤浅的时候,她坚定地答道,不会,当你足够真诚,别人是一定能够感觉出来的。

而“志玲姐姐”就是她传递和善和喜悦的身份,也是她入行以来最满意的作品,至少她自己一直是这么认为的。

看似娇娇嗲嗲的志玲姐姐其实自带一套区别于娱乐圈和名利场的价值体系,所以她才可以做到一直笑脸盈盈而不那么势利,才可以扛到四十几岁才结婚而未向媒体和父母的催婚攻势轻易妥协。

所以虽一直以美和身材著称,但你从她身上看不到卖弄与风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能正如她所说的,当你足够真诚别人一定能感受得到,这几年,我听她讲话真的会在那个瞬间觉得世界真美好,我好像真的已经被她的坚持说服了,她就是矢志不渝向世间散播peace&love的天使姐姐呀。

能够如此疏离又如此笃定,“第三只眼”都功不可没,它让她拥有了超越环境的高度,也让她拥有了运用规则而非被规则绑定的视野。

身处成功者的高位,她越发觉得自己应该用已有资源做点什么,而杨幂则是——“我都已经是顶流了,还有什么好追求、好征服的呢,随便应付应付得了。”于是,疲惫感溢出屏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

那么如何拥有“第三只眼”?有或无,取决于人生初始阶段受教育的方式和程度。

杨幂很小就已经泡在剧组,而林志玲则是十几岁只身到加拿大读书。早早在社会大学里历练固然能避免产出书呆子,但也可能让小孩成为百分百的环境产物。

而读书能提供一个将附近与周围隔绝于外的结界,提前给他植入一套应然系统。也许这样会让整个人平添一些理想化的底色,但他也能同时拥有面对纷繁杂乱时跳出来的能力,成为审视和驾驭规则的人,而不是规则的镶边。

所以读到最后,你会发现,这其实不是一个八卦帖,而是一个教育帖。当一个人尚为一张白纸的时候,他接触什么,就会成为什么。每个人都难以逾越自己的人格和认知底色。

成为林志玲或杨幂,都可以,但我想说:读书无用论,肯定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