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中央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落实全国旅游发展大会精神,进一步发挥文化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于6月13日—15日在西安市鄠邑区成功举办了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工作现场交流活动。此次活动在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的指导下进行,旨在交流探索试点工作中的好经验、好机制、好举措、好做法,并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副司长韦青,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高阳,中共西安市鄠邑区委书记李化出席交流活动,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杜金根主持交流活动。全国29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旅部门业务处室负责同志,首批51个全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县政府负责同志,陕西省各市文旅局负责同志及有关重点县负责同志等约130人参加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阳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陕西省文化旅游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和文化旅游重要指示精神,特别是7次来陕考察指示精神,积极落实《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通过强化文化引领、景区带动、艺术赋能、综合保障等措施,成功培育了一批文化旅游典型县和乡村旅游典型村,壮大了乡村特色文化产业,乡村旅游产业链到2026年营业收入将达到1200亿元以上。下一步,陕西省文化旅游系统将以更大力度抓好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以更实举措促进文化产业赋能提质增效,以更高质量推动产业跨界融合创新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韦青指出,此次交流活动是2023年10月文化和旅游部公布首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名单以后,第一次举办的全国较大范围内的交流活动,涵盖了全国90%的省、80%的首批试点县。各试点县创新举措,先行先试,亮点突出,特色鲜明,展现出千帆并进、百舸争流的良好发展态势。为下一步更好推进试点工作,她强调,一是强化统筹布局,文化和旅游产业要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好综合带动作用,二是注重总结提炼,大力宣传推广试点好经验好做法,三是坚持守正创新,切实把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工作落到实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活动现场,河北省衡水市武强县、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陕西省汉中市留坝县、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等6个县区进行了大会交流发言。自然资源部土地政策中心原主任姚丽、清华文创智库专家洪涛、宿集营造社召集人夏雨清、西安美院教师、关中忙罢艺术节总执行人任一飞、抖音集团陕西公司政务总监高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博士、鄠邑区土锤咖啡创始人王绘婷等6位专家进行了案例分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活动期间韦青副司长、高阳厅长一起调研了户县农民画的发源地—东韩村。全国参会代表考察了鄠邑区终南剧场、艺术村长之家、土锤咖啡、乡创客服务中心、户县农民画博物馆以及礼泉县袁家村,体验了“2024终南艺术季”开幕式暨“西安石榴原创音乐季”颁奖典礼。全国参会代表还参观了陕西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展,户县农民画、蓝田扯面、千阳西秦刺绣、礼泉袁家村、潼关肉夹馍、耀州照金镇、南郑藤编、安康毛绒玩具、绥德石雕、杨凌锣鼓等10个特色文化项目进行了活态展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工作现场交流活动的成功举办,既为全国各地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提供了交流合作平台,也梳理总结了全国各地试点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发展成效,更明确了进一步深入推进试点工作的方向和重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