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是什么?它是放大镜。通过它可以放大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认知、能力和欲望,斯大林和跟随他的那些人在这点演绎得淋漓尽致。

1919年苏共八大前,列宁、托洛茨基、斯大林、加米涅夫和布哈林构成了苏共在内战期间的政治局。列宁是党政公认领袖;托洛茨基负责军事;加米涅夫在各方面担任列宁的助手;布哈林负责出版宣传;斯大林则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列宁去世后,一直有些失意的托洛茨基发表了《论列宁》和《十月的教训》。受到攻击的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联合斯大林将托洛茨基的言论定义为“托洛茨基主义”。1925年1月,托洛茨基被解除人民军事委员会主席职务,改任电气发展局局长。

不久之后,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和斯大林的矛盾激化,二人重新联合托洛茨基和列宁的遗孀克鲁普斯卡娅共同组成“反对派联盟”,与斯大林对抗。1927年苏共十五大期间,托洛茨基、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先后被开除出党。1934年大清洗开始后,托洛茨基被驱逐出境,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被枪决。

负责出版和宣传的布哈林避开了第一轮斗争,但没能逃过30年代中期的大清洗。1934年12月,列宁格勒第一书记基洛夫被刺身亡。1937年,布哈林被开除出党,次年2月被打成“托派”,认定与暗杀基洛夫事件有关,一个月后被秘密处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内战结束后,在列宁的倡导下,苏联开始将重心转移到发展经济上。至1924~1925年度,苏联的工农业总产值恢复到一战前的71%。

1925年12月,斯大林在苏共十四次代表大会上提出经济建设的两个“一般原理”。其一是“(经济发展)不仅要在同外部资本主义国家相对立的情况下进行,还要在内部各种不同成分相对立的情况进行”。基于此“要使俄国不至于变成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附属品,不至于被卷入资本主义发展体系中去,成为它的辅助企业,而是作为独立的经济单元发展起来”。鉴于俄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应该大量输出农产品,换回工业设备,扶持工业发展。

其二是吸取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教训。